农科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研究论文

农科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研究论文

农科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研究

陈为峰,董元杰,朱西存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

摘 要: 基于联合基地与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新趋势,也是农科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的保障。当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实践中存在“有名无实、有合无作、有联无果”的现象,影响了联合培养基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功能的发挥。运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理论,通过打造校地创新联盟共同体,探索以实质性科技项目及合作团队为载体和着力点,以校企双导师驱动,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农科专硕培养模式,是农科高校专硕教育事业进一步持续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 农科专硕;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实践为导向,毕业生主要是从事特定职业领域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工作[1],其培养模式更加突出地体现了“实践性”的特点[2]。但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整体上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3],缺乏可借鉴的系统成功经验,培养模式的创新是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基于联合培养基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成为新的趋势。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各种配套设施的保障。很多学校实验室较少,难以支撑实验实训课程的开设,只能做些简单的模拟训练,影响实践教学质量;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多为理论型人才,具有实践能力和经验的教师数量较少,很多实践课程出现无人可带的局面;实践教学缺乏资金支持,学生外出实习和校内实验实训的经费紧张,难以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校企合作流于表面,旅游企业往往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存在,难以真正融入到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

一 基于实践基地的联合培养是农科专业硕士培养质量提升的保障

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层次,农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对农业科技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4],其中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直接面向“三农”领域的实际应用型人才,但当前我国在农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受目前培养体系不健全、教学观念和方法落后、实践环节有效性低及社会支持不足等多因素制约,严重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社会对农科类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求更加旺盛,农科专硕教育已经成为成为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领域的关注热点。农业作为技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本身就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农科类专硕的培养更具有偏重实践环节的教育特征,改革创新传统的农业高校研究生教育模式,也是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是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是全面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再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面向“三农”,联合涉农企业,共同建立农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校企各方培养积极性,对于促进教育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非常必要,意义重大。

二 当前研究生培养联合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联合培养基地有“名”无“实”

在诸多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很多联合培养基地合作企业仍关注企业的短期利润,经营管理者大多希望通过与高校师生的合作,立竿见影,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完成部分技术攻关项目或实现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的转化,对于参与实践的研究生在基地的校外实践活动基本规律和人才培养效果并不关注;还有相当的企业没有正确认知参与联合培养硕士的社会意义和目标,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能否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有些甚至视研究生为廉价高级劳动力[5]。由于企业、研究生和高校三方在利益诉求上的不同,并普遍缺乏项目的联系和驱动,对人才培养成效的认知不匹配,使得企业和高校对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并不高,最后导致研究生也不愿意去联合基地开展专业实践学习和相关科学研究项目,进而使联合培养基地逐渐虚化,合作结构相对松散,最后有“名”无“实”。

(二)联合培养基地有“合”无“作”

诸多联合基地的建设以后,高校和校外实践基地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互动性不强,互相不能准确地了解对方的优势和资源,虽然高校与企业名义上是联合建立了实践培养基地,但高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合作与交流沟通机制,仍然没有摆脱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所谓双导师制也仅仅是“挂名”,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双导师的联合培养优势。由于遴选机制不合适,在一些聘请的所谓企业导师看来,高校聘任的“导师”资格往往被视做一种头衔、一种荣誉,且他们的职称、福利待遇与“导师”资格没有关系,因而并没有负责任地把自己看作是研究生真正的“导师”[6],因此企业导师多忙于自身岗位工作,在研究生论文撰写、培养方案设置及学生个人培养计划制订等方面不提供建设性指导意见[7]。校外导师应负责的研究生实践经验的传授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环节缺失,进而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造成了影响。

烟气中SO2排放是《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严控指标。2017年3月~2018年4月排放尾气中SO2浓度变化如图3所示。在改造前,从2017年3月~2017年10月,SO2排放浓度在130~199mg/m3;在改造后,从2017年11月~2018年4月,SO2排放浓度在25~52mg/m3,低于要求排放标准100mg/m3以下。

(三)联合培养基地有“联”无“果”

联合培养基地出现上述有“名”无“实”、有“合”无“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联合单位没有基于实质性“研发项目”的合作,从顶层设计中就存在问题。学校和合作企业并无达成实质性的科技需求联系,缺乏校企合作项目依托,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导师缺乏合作抓手,缺乏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氛围,联合培养并没有真正实现,作为培养客体的研究生的创造热情和成就感难以激发,最终也导致虽然联合建设基地多年,但却没有任何合作成果产出。

专硕的培养,不同于学硕培养,特别注重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硕士导师是培养研究生的主体,建立一支由校内和企业联合组成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培养导师团队是非常重要的。共建实践性师资队伍,负责研究生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产学研互动,使“产”、“学”、“研”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环节的各项任务,多元密切协同,人才聚焦培养,共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联合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标准。

三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探索

(一)打造校地创新联盟共同体,促进实践基地求实化

在企业导师的选择上,要注意遴选那些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掌握行业技术前言,研发经验丰富、操作技能强、管理水平高,勇于担当、热心于为社会和自身企业培养人才的企业骨干;在校内硕士导师选择上,一般应有与地方企业有合作项目的专家教授组成。联合培养导师团队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地化高效快速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兼顾了学术性、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特色要求,显著提升了专硕的培养质量。

(二) 建立基地专硕联合导师组,实行全方位高效快速培养

海洋公园是海洋特别保护区的一种类型,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景观,发挥其生态旅游功能,在特殊海洋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迹、独特地质地貌景观及其周边海域划定的区域[2]。在选择和确定海洋公园时,海洋公园评价标准判断其优劣、取舍以及保护价值、等级。国家级海洋公园研究报道常见,如评审标准[3]、制度建设研究[4]、生态保护目标[5]等,而针对省级海洋公园尚少。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突出和体现省级海洋公园特色,确保新建和晋级省级海洋公园质量,参考国家级海洋公园[3]、自然保护区[6,7]、国家地质公园[8]等标准体系,进行省级海洋公园评价标准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产学研用合作的校企联合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人才培养的落脚点就是社会需求,选择的企业应是地方农业行业龙头或技术型代表性前沿企业,存在技术创新的迫切需求,研究生培养以需求为导向,实现针对化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社会契合度;同时最好与地方科研平台、中心联合,具备较好的科研基础条件和项目,激发学生科研与创新兴趣,使学生能住得下、干起来,确保每位研究生在实践培养基地近1年的时间真正从事实际项目科技开发工作,而不是培养高职生,使培养过程和目标进一步清晰。

(三)稳定的项目及其经费支持是真正实现联合培养模式构建的有效保证

实践证明,在实践创新基地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并完成毕业论文是培养专业研究生的最好途径。通过高校和企业开展实质性的合作,发起联合攻关研发项目,并以此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载体,才能真正实现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有效融合。因此,在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对象上,学校应注重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研发基础、乐于创新、社会责任心较强的科技型企业作为联合培养基地;同时高校在安排研究生开展项目实施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项目能否满足企业的长期和近期技术需求,能否有助于解决企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共同设计科研项目,开展协同创新,为学术研究提供方向和研究经费。通过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最终建立以联合研究项目为培养载体和创新驱动专业硕士培养创新模式,进而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在项目实践中学习,项目又在学生实践中完成,实现了研究生学习者和工作者两种角色的完美融合[8]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基地从事的研究工作和论文设计来源于课题项目,由于学制的限制,应注意选择那些在1年内能快速完成并能取得有效进展和成果的课题任务内容,使研究生在短时间内能快速系统地掌握有关专业技能和锻炼,实现人才培养的快速化。

四 结语

农科专硕的重点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强调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振兴提供技术型和应用型高级人才。尽管目前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理念、技术水平和实践应用能力。注重运用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理论,以地方需求指导学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可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探索结合创建专业加行业的联盟式校地共同体实践示范基地,强化联合培养模式,可解决培养何种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怎样快速成才的问题;同时构建以项目为纽带、以学生为中心、符合我国国情的农科专硕培养模式,形成校企“相互开放、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规划建设,共同组织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的合作框架,是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罗泽意,宁芳艳,刘晓光.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异同研究—创新能力开发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43-46.

[2]张东海.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及其成效研究—基于传统研究生院高校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17,(6):82-89.

[3]桑冬平.基于TQM理论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3,(11):105-107.

[4]周剑锋,孙伟,陈晗,等.高等农业院校农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高等农业教育,2014,(2):101-104.

[5]李勇,陈艳慧,李博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研究,2013,(9):238.

[6]谢卫华,吴苏芳.药学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度设计研究——基于项目协同模式视角[J].教育现代化,2017,(51):1-2.

[7]钟央文,陈烨,何标.“申硕”地方本科院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的价值研究[J].价值工程,2010,(14):145-146.

[8]张永泽,刘晓光 ,董维春.专业学位研究生基于项目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2014,(6):12-1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Joint Training Base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Degree

CHEN Wei-feng,DONG Yuan-jie,ZHU Xi-cu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Shandong)

Abstract: Cooperative cultivation based on joint base and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is a new trend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mode, and also a guarante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master cultivation. At present, in the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oint training base for postgraduates, there exists the phenomenon of “unreal, no cooperation, no joint effect”, which affects the function of the joint training base to train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Applying the supply-side reform theory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rough building the community of schoolland innovation alliance, exploring the innovative mode of cultivating agricultural postgraduates with professional degree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ich is driven by both school-enterprise tutors and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with substantiv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jects and cooperative teams as the carrier and focus, is the guarante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agricultural postgraduates.

Key words: Graduate Students of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Degree;Joint training;Base construction base; Training mode

本文引用格式: 陈为峰,等.农科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2):1-3.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2.001

基金项目: 2017年山东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DYJD17047)。

作者简介: 陈为峰,山东省日照市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生态修复。

标签:;  ;  ;  ;  ;  

农科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模式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