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政治课参与式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式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上划、课后背的做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课学习中。
所谓积极参与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将书本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本人紧密结合起来,使政治课教学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
1.让学生走进教材,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向书本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学习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通过自我归纳、提炼、相互研究讨论及教师的点拨,完成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他们逐步学会自我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采用定向自读法,教师给出阅读提纲或思考题,使学生按要求提出教材中的问题并做出答案;采用归纳自读法,要求学生广泛研读教材,找出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及自己思考的结论与疑点。
如在学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一节时,教师导入新课后给学生10分钟时间通读教材,然后要求学生自己找问题,提出问题,把发言权交给学生。经过广泛发言,学生归纳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时间、地点、主要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标志等。这样通过学生读教材,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积极培养学生自悟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把结论直接告诉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逐层分析,不断探索和联想,结合自己的体验,通过自悟来发现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如:在学习《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一节时,学生读教材后,教师提出:“什么是环境问题?”——“表现方式是什么?”——“请你举一例具体分析说明。”这一连串的问题,挖掘出问题的实质,并通过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该怎样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以例说法”的针对性原则,起到了加强思想教育的作用。
3.注重社会生活的引导,提高学生健康行为的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课不仅是一门进行完美人格塑造的思想教育课,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如在讲《法律严禁扰乱公共秩序》一节课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在你生活周围看到过哪些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现象?你对这种事情有哪些看法?有个同学说有一次他与另一同学打赌,看谁敢拨打“119”,他逞强好胜,就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拨了“119”,谎报自家房屋着火,不多时消防车急速赶到,发现是学生假报火警,消防队员狠狠地批评了他俩,家长也受到了批评和警告。他说这件事给了他深刻的教训,认识到他的行为扰乱了消防队的正常工作,应该受到处罚,并表示再也不做这种事情了……。然后教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分析产生的严重后果,说明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是法律禁止的行为,因此要提倡做一个维护公共秩序的好公民。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课的教学,提高思想政治课的主动性
目前新编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增加了活动课这一教学内容,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好内容,可以说活动课是政治课教学的更高层次。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如在安排初二第六课活动“六·一”演讲《假如我是……》这节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的内容收集有关资料。课上教师一边放《步步高》乐曲,一边板书演讲题目。然后要求学生自拟题目,15分钟准备文字材料,余下30分钟进行演讲。演讲时学生表现得非常投入,内容各不相同,如:《假如我是村长》《假如我是县长》《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假如我是城市规划者》等,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辩证地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办法,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比较好地达到了活动课的教学目的。
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参与,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必须挖掘学生的潜力,并且要多创设教学情境,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思想品德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