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林成东

住宅工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林成东

4507031984****7536

摘要: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由于其质量好、精度高、应用方便等优势,已经逐步被认可,并在建筑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发展历史较短,技术相对还不是特别的成熟,因此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成为了推广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住宅工程;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

1 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概述

1.1 砌块建筑与板材建筑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装配式建筑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可靠的连接方式,将装配式建筑施工装配成合理的结构,完成施工。一般来说,预制结构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需要分为不同的类型。砌块主要指墙的建筑材料是通过预制块砖,使用的预制结构通常3 ~ 5层的建筑,根据块的大小将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大量的工业化程度较高,但相对缺乏灵活性,其特点体现在使用干燥的套接字构建的方式铺设砖或石头,减少建筑施工的工作负载。板式建筑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它主要根据建筑结构进行组合,并与大型内外墙板等材料组合而成。其特点一般体现为重量轻、防震。

1.2 盒式建筑与骨架板材建筑

在建筑工程中,箱式建筑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主要是由板式建筑改造而来。预制结构通常是通过将各部件的箱体抬起,连接好待使用的管道而形成的。箱式建筑具有现场安装快、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在建筑工程中,骨架板建筑是由板与预制骨架组合而成的骨架板材料。结构通常包括两种形式的承载:首先,在楼板与柱的组合下,形成较好的承重体系;二是在梁柱承重的基础上,结合楼板的内外墙,形成共同的承重体系。该建筑的特点是投资大,交通不便。

2 装配式住宅工程的施工技术

2.1 外墙施工技术

在进行装配式住宅外墙施工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施工建设要求进行。在进行装配式住宅工程设计初期,就将水准与水平的标高参数进行统一设定。因此,在现场进行施工时,建筑人员应先依照水平标高线,在楼面贴上密封条或PE棒,接着会有专业的测量人员使用水平仪对PC板的水平线进行测量,达到施工建设要求后,由建筑人员平稳的放下PC板,确保其稳定性,使用经纬仪支撑是为了确保其垂直度,最后固定其余配件。PC板组装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由建筑人员将PC板中的缝隙使用密封条或PE棒将其密封,完成二次封堵。使用无收缩性、干性防水砂浆进行室内封堵,使用硅酮密封胶进行室外封堵。外墙所使用的PC板均是由工厂统一定制加工,能够确保质量,外墙PC板构件都是由计算机进行绘制,并对其进行模拟组装,确保每一块外墙PC板的螺栓套筒位置标注详细,保证制作与组装协调统一,外墙PC板施工简单、快捷,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组装速度。

2.2 外墙节点防水技术

住宅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防水技术是整个项目最关键的一环,防水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住宅工程的使用寿命与使用功能。传统住宅工程的防水手段就是简单的堵水,将外面的水隔绝在工程外部,使水不能流入内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由各个部件构建而成,难免会存在一些拼接的缝隙,这些外墙的节点极易渗漏,所以不可以单纯的使用堵水手段进行防水。在装配式住宅工程中的外墙节点防水技术采用的是倒水、排水方式。装配式住宅工程期初进行设计时,就将方案设计为流进住宅的水能够通过排水系统将其排出,防止水渗漏到住宅内部。在装配式住宅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是PC外墙的缝隙处理,若是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建筑材料变形、干缩现象。因此,外墙节点防水在施工处理前,需要进行试验测试。装配式住宅工程外墙接缝用的密封条均采用高分子密封材料,使用PE棒对其进行填充,防止住宅外边的水流入内部。使用密封胶对两个墙体间的拐角处进行防水处理,采用无收缩、干性的水泥浆进行浇灌封堵,最大限度的确保外墙节点的防水处理效果。

2.3 预制构件吊装工程

预制构件包含干式系统、湿式系统两种系统,这两种系统的吊装步骤各有不同。干式系统的吊装程序是:进行放样;吊装全部预制构件;浇灌楼板间所有构件组装完成后吊装外墙。湿式系统的吊装程序是:进行放样;吊装全部预制构件进行浇筑;配置机电设施;浇灌楼板间。在湿式系统的组装过程中应当注意:装配式住宅工程中墙板上部结构应当使用现浇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灌,墙板下部采用铁件将其连接;墙板上部预先留出的锚筋应插在叠合的现浇层内部;墙板下部要提前留出一定的空间,防止发生地震灾害时住宅会随震波摇晃。

3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3.1 规范施工组织体系

随着建筑行业的苦熬苏发展,相关政策和法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比如出台了和预制混凝土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关于装配式构件的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也得到了重视和改进。在住宅建筑领域,可以通过优化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从而规范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管理,实现建筑一体化设计的同时,又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

3.2 加强生产质量管理

为了提高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质量,在实际构件生产中需加强质量管理,首先应该规范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在生产预制构件时必须保证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否则会对施工流程和整体施工过程效果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当出现预制构件尺寸和实际要求的平面度、保护层厚度不相符合时,若没有及时发现这些技术问题则必然影响后期工程施工的质量,甚至会给生产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其次,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必须同时做好对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避免出现各种形式的间隙和损坏,只有保证生产设备的稳定性才能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以及构件的牢固。再次要加强对预制构件生产原料的管理,合理分配原料比例,保证构件的质量。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预制构件在其生产过程中也会受到技术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而无法实现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所以在施工之前必须对预制构件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和验收,为工程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应营造良好的施工管理环境,加强对施工作业的维护,在养护时还要加强对氧化环境温湿度的控制。

3.3 加强预制构件吊装、安装和连接固定工程的监督控制

在安装预制构件时应该加强对构件的进场检验,加强对安装、固定、连接点浇筑等重点项目的重点监督。此外,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设置专门设计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完善组织结构,保证构件安装成功,在安装之前还应合理编制施工方案,在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要求。同时,安装结束后开展自检工作,及时发现不合格的构件并进行更换。最后,对构件进行加固处理,做好对构件的沉降观测、垂直度观测等。目前大多数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的连接,可实时动态监督施工现场有关施工计划实施进展、物料和机械设备使用以及人员安排等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使施工每一个环节都符合生产质量设计要求。

结束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装配式施工的初级阶段。只有不断发现和解决预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地促进我国预制施工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预制结构组件生产、运输、建筑、等,也有一定的缺点,有效地提高预制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施工单位应对入学材料进行全面检查,同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预制施工有条不紊地运行,加强机械质量和人员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庄伟豪.浅谈混凝土装配式住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J].四川水泥,2018(4):162.

[2]金波.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2017,48(4):441-443

论文作者:林成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住宅工程中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林成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