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引模式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引模式论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引模式

卫爱国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摘 要]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战略性的指导意见。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一方面是对支农政策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对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教育和指导,加固政策支持平台,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大学生;返乡创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大学生农村创业,创新农村经济组织类型,促进乡村产业转型与升级,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和农民一起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列,可以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此外,鼓励大学生归乡创业对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促成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时解决了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的问题。

1 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战略性意义

近年来,创新创业成为当代大学毕业生的重要就业途径之一,而大学生返乡创业既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鼓励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自身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能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为了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仍是亟待加以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后,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创业素养,同时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乡村产品种植、开发和营销等多方面的弱势已经消除。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拥有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对于城市地区的先进经济文化有相对全面的认识和独到的理解,通过将其在高等院校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社会经验带回乡村,能转化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大学生归乡创业,使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领军人物,在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环境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影响。

2 大学生涉农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建议

2.1 高校积极开拓涉农创新创业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成倍激增,高校毕业生出现了局部性和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现象,就业形势严峻。为此,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为农村农业培养一线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已成为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平台,农业也正在成为特有奔头的新兴产业之一。高等院校应主动为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给予援助。高校在完善毕业生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并鼓励毕业生到农村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更要培养好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高校要迎合城乡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巩固浇筑素质教育“地基”的同时,争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靶心,面向无限,分工分材实施教学,结合专业,强化践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开展返乡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要谨遵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不仅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阵地作用,还要加强实践训练。

2.2 教师主动提升涉农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学校教育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应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使大学生的就业意识渗透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简单地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几门通识课程,其师资主要是由一些兼职教师及辅导员承担,这些兼职教师及辅导员有一定的书本理论知识,却并不了解农业发展现状,对当代农业发展常识了解甚少。因此,组建较强的农业涉农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激发学生学农、热爱农学的兴趣,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切实开展指导帮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发展,让大学生能主动到偏远地区工作,将艰苦的工作和祖国的需要视作自己的奋斗目标。

2.3 成立专门组织机构加强涉农专业性训练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激发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愿望,而如何留住高素质的大学生创业者成为当地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应进行充分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建适应“三农”需要的职业机构服务机制,以支持大学生“三农”创业成功为目标,使得大学生对“三农”创业的服务能力得到极速提升,高效率地提升高校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另外,应加强大学生“三农”主题的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开展“三农”主题类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尽快适应并融入当地的创新创业项目中,并在创新创业项目中给自己做出更好的定位。当地政府在强化与涉农企业的校内外项目合作时,可鼓励实习期的大学生深入参加涉农企业的营销,如参与农产品的营销策划,可以建设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园区),引入涉农创业导师参与讨论指导大学生农村创业,加深大学生对于乡村创业的了解。

许多大学生返乡就业或创业岗位并不是社会所急需的高热度专业,他们返乡后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专业没有多大关系,影响了他们创业的热情。高校没有整体性的创业教育体系,也没有从返乡大学生创业体在资源、技术和方法等层次的差异点出发,会削弱返乡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创业场所的正常运转,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场所和孵化服务。

3 影响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给大学生归乡创业带来了大量的机遇和挑战。但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导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遇到了多重障碍。

3.1 返乡大学生创业政策落地存在壁垒

4.1.1 涉农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堂。在校大学生在学好本校、本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应为自己创新创业打下基础。大学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只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灌输,也不应只是单纯的通识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只是公共基础课程,应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资源的基本情况辐射讲解,让大学生了解当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状况,选择特色的诸如种植业经营管理、畜牧业经济管理、现代休闲农业等作为专题进行讲解,为创业的通识理论找好实践素材。除了在通识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外,还应建立融合性的专业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素质和能力等因素融入与农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业评价等诸多环节中,潜移默化地使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其创新创业素质,巩固其创新创业能力[1]。另外,对于希望能回农村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还应学习经济学知识和法律类知识。掌握经济类知识,有利于创业者对日常生活中经济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在日常的市场经济“轨道”中发现不平常的商业“流星”;而充分掌握法律法规,则能让创业者在市场机会中避免面临市场风险。

3.2 返乡大学生易陷入理想化创业误区

4.1.2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门组织机构。从社会更深层次来解析,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吸引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因而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创业在推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上意义很大。而创业是具有创业精神的创业者、商业机会、组织及技术、资源、人力资本等交互作用、互为配置,进而创造产品和服务的动态过程。政府和高校应整合更多社会资源,成立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实践园区,成立大学生“三农”创业的专门组织机构,为大学生在乡村进行创业提供数据库帮助。同时,沟通创新创业导师,提供乡村创新创业信息,强化提升对大学生“三农”创业的服务能力,提供财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金融与投资服务等,从而高效率地提升高校学生乡村创业能力[2]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隐形资源。为此,我们大力建设绿色校园、书香校园,结合民普合校办学的特色,精选藏汉文化名人、格言书法作品,巧布文明行为提示语,使每面墙壁、每根柱子“开口说话”,始终让学生在幽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习得文明规范的行为,感受高雅文化的气息,获得情操的陶冶。例如,我们在楼层文化布置中突出传统文化特色与藏族民族特色,收到了极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

3.3 返乡大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现状差异性

枸橼酸莫沙比利原料药(武汉顶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60526,纯度:>99%);十八醇(无锡海硕生物有限公司,批号:20150902);丙烯酸树脂(德国Rohm公司,批号:20160318);碳酸氢钠(批号:20151024)、滑石粉(批号:20160116)均购自重庆川江化学试剂厂;微晶纤维素(MCC,杭州高成生物营养技术有限公司,批号:20160318);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批号:20160312];柠檬酸三乙酯(潍坊迪蒙化工有限公司,批号:20160112);其余试剂均为化学纯,水为去离子水。

综上可知,在不控制情境的前提下,大班幼儿有很多种同伴交往策略。并且不难看出,以上归类的策略是很多具体交往策略的概括。大班幼儿在进入人际互动时,交往技能还不是很成熟,一些生硬、直接的同伴交往策略的种类还是比较多的,大班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同时使用几种策略对同一事件做出反应。如:面对同伴的拉扯,他边使劲推开同伴,边大声指责:“你干嘛,走开”。很明显,他在面对同伴的拉扯时,采用了个人攻击、指责和指令策略。

4 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引模式的构建建议

4.1 高校针对性对返乡涉农学生进行引导

为支持高校学生创业,国务院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为鼓励高校学生返乡创业,各级政府可主动贴合国家政策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得返乡大学生的创业门槛得以降低,也为大学生创业婴儿期减少了成本负担。但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情况来看,政策的落地和配套还存在壁垒,从而影响返乡高校学生的创业激情。

大学生在高校学习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相应的专业技能,跨出校门走向广阔的农村,意气风发准备大干一场。这种激情非常可贵,但由于归乡大学生创业实践不足,尤其是对农村创业环境和资源与城市创业认识不足,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理想化创业误区。如凭个人爱好将创业内容以吸引处界目光为出发点的猎奇式创业,因没有对乡情进行深入分析而以失败告终。再如在创业过程中死板地以国家政策支持作为出发点,但创业项目缺少长远规划脱离市场和消费者的应景式创业。另外,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大学时光基本都是在城市中度过的,大学时光里所建立的社会网络系统不同于回乡后所面对的乡村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城乡的环境、交通、教育、医疗和保险等公共资源也存在差距。

4.2 多种举措构建返乡大学生培养机制

4.2.2 以乡土情节留住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有些农村籍的大学生在城市中缺少社会资源,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就业创业。这些学生熟悉并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家乡丰富多彩的自然物质资源,这就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寻求商机,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特色去发展如养殖业、畜牧业、水产业、旅游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

4.2.1 以政策资金为基础吸引大学生归乡创业。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和鼓励的,地方政府在明确这些政策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做好落实工作。首先,地方政府在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落实返乡创业大学生政治待遇的同时,要重视制定完善的财政制度。要结合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实际和大学生的知识能力,重新塑造完美的开发与规划方案,确保大学生更好地创业,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其次,地方政府应制定落实创业场地制度。再次,可以为返乡创业大学生制定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快速提高信贷管理效率,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更广的融资渠道。最后,需要通过税收优化、行政审批程序简化等,营造全社会支持大学生乡村创新创业的春风般氛围[3]

凡选购至臻天文台表的消费者,均可通过欧米茄官方网站或手机应用,查看所购买腕表的至臻天文台认证结果。这一结果向消费者清晰地展现了欧米茄至臻天文台表精准卓越的品质。

4.2.3 以多元发展为方向培养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要培养新时代的农村人才,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应以多元发展为方向进行培养。首先应建立经验丰富、技能强、知识广的专业培训队伍,从专业、技能、个性特长等方面为归乡大学生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可选方向[4]。其次,根据当地的农村情况开展各类农村创业专题培训,让返乡大学生参与其中。

4.2.4 乡镇企业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对于刚走出校门打算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当地的乡镇企业是极佳的合作伙伴。乡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为农村的建设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农村现代化有力的推动者。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乡镇企业发展越来越强大,有的乡镇企业发展越来越保守。政府可以将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返乡创业大学生的发展相结合,发展好的乡镇企业可以引入大学生创业项目[5]

欲正其皇冠,必先承其重。在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征程上,实现人生价值的大学生是实践者,高校、地方政府及社会力量是守护的摇篮。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应立足解决“三农”问题,顺应国家战略布局安排,群策群力,迸发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推进力,探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路径。

作为企业家,杨宗祥在追求企业经济利益的同时,在新农村建设、社会福利、抗震救灾等诸多领域无私奉献,把公益作为企业与个人的社会职责。多年来,他为社会各界捐物捐资达1600万余元,企业共吸收下岗赋闲人员300多人,解决了大中专毕业生、乡村充裕劳动力1600多人的就业问题。也因此,他多次荣获“云南省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张晓辉.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19(16):135,184.

[2]梁书瀚,傅琳.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与新农村建设[J].农业经济,2019(1):122-124.

[3]王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提升途径[J].乡村科技,2018(32):47-48.

[4]孙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二代大学生创业指导模式构建研究[J].农业经济,2018(10):121-123.

[5]陈欢.江西大学生就业需求促进政策研究[D].南昌:华东交通大学,2015.

[中图分类号] F27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30-13-3

基金项目: 2019年度盐城市政府社科奖励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盐城市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研究”(19szfsk155);2019年盐城工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地方性文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与实践”(SZ201924)。

作者简介: 卫爱国(197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高校大学生就创业。

标签:;  ;  ;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返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引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