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县人民医院 重庆 梁平 405200)
【摘要】目的:分析X线、CT、MRI检查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ASJL)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为ASJL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接受X线、CT及MRI检查,对比三种检查方法对于ASJL的检出率。结果:X线、CT、MRI对于ASJL的检出率分别为为94.8%、82.7%、43.1%,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可准确、清晰的反映韧带及软骨的水肿、损伤情况,对于ASJL的检出率明显优于X线、CT,在临床中更具应用优势。
【关键词】X线/CT/MRI;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352-02
研究提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和进展常常以骶髂关节病变作为病理基础,而通过X线、CT和MRI检查则能够早期发现骶髂关节及软骨的异常改变,从而为ASJL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1]。为分析X线、CT、MRI检查对于ASJL的筛查、诊断价值,特作此对比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接收的ASJL病例58例,研究对象均具有骶髂关节及脊柱僵硬、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且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证实为ASJL,强直性脊柱炎分级I~IV级,均接受X线、CT及MRI检查,所用检查设备型号、厂家相同。50例中有男36例、女22例,病程0.5年~6年,平均(3.2±1.1)年,年龄21~58岁,平均(32.6±5.4)岁。
1.2方法
由放射科医师分别根据X线、CT、MRI影像,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及检出标准对是否患有ASJL作出判断,具体的检查方法、检出标准如下。
1.2.1检查方法 (1)X线:应用南京普朗PLX8200型DR 数字化X光机对病人的盆骨正位、腰椎正位及侧位进行X线平片摄影,患者检查时应处于立位。(2)CT:检查时取仰卧位,嘱咐患者下肢尽量伸直,采用德国西门子Emotion 16螺旋CT机,从骶髂关节下缘起至脊柱上缘行薄层扫描,对扫描范围内软组织、骨骼进行摄影,扫描层厚=2mm,层距=2mm。(3)MRI:采用飞利浦1.5T磁共振系统(Achieva 1.5T SE),常规扫描骶髂关节冠状位、横轴位,选用SE序列,T2WI:TE=40ms,TR=4000ms,层厚=4mm;T1WI:TE=22ms,TR=700ms,层厚=4mm;对常规扫描未发现明显病变者10例进行MRI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0.1mmol/kg的钆喷酸葡胺。
1.2.2检出标准 若病灶符合下述影像学特征,则能确定检出ASJL。
(1)X线:图像显示患者骶髂关节间隙增大、关节软骨骨密度增加、软骨窗内出现细小、串珠状密度信号递减区域,严重者关节边缘损坏、模糊、病灶区域侵入全关节、关节间隙消失并导致骨僵直。(2)CT:关节边界模糊、关节面呈现锯齿状,并伴随囊变区、髂骨两侧和关节中下部受累明显。(3)MRI:扫描信号提示关节、软骨部位出现炎性水肿、积液、损伤情况,具体而言,T1低信号、T2高信号提示出现炎性水肿;积液发生时T1、T2信号均延长;软骨出现微小损伤时T1呈低信号、T2信号非均匀增强。
1.3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表示为比率(%)形式,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组间研究资料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结果显示,对于ASJL,MRI的检出率为94.8%,显著优于CT的82.7%(P<0.05),而CT的检出率则显著优于X线的43.1%(P<0.05)。
3.讨论
调查数据显示,强直性脊柱炎在骨科病变中的发生率约为0.1%[2],本病具有病情隐匿、致残率高、迁延难愈等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于预防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关键意义。
本文对比了X线、CT、MRI对ASJL的检出率,结果显示,MRI的检出率显著高于CT及X线(P<0.05),分析原因可知,X线、CT虽然均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病灶的关节间隙改变情况、骨密度增加情况及病灶的毛刺征、囊变征、硬化征等病理改变,但X线检查易受组织重叠因素干扰,而CT检查则难以揭示出关节周边软骨、滑骨、韧带部位等非显著性病灶,这也使X线、CT对于ASJL的诊断常常发生漏诊情况;相对而言,在准确反映关节病灶的基础上,MRI中增强扫描信号也能提示关节周边软骨组织、韧带出现的炎性水肿、积液、损伤情况,这也使MRI在ASJL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更明显的优势[3]。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X线、CT虽然在诊断准确性上不及MRI,但却各有优势,如X线检查快速、价格低廉,更适用于临床症状明显的ASJL患者的整体性筛查,而CT检查的分辨率、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同时检查费用则低于MRI,这也有利于患者根据自身治疗需求、经济条件选择合理的检查方式[4]。
【参考文献】
[1]马亚宁,朱亚男,李小民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1):3-6.
[2]梁佐堂,李继峰,董乐等.对比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2):84-87.
论文作者:郑海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关节论文; 检出论文; 软骨论文; 强直性脊柱炎论文; 病灶论文; 患者论文; 信号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