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计算机网络渠道,使得电力销售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其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的增长。但是,在目前的电力营销模式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系统的的标准性较差,且对于基层过于强调,开发的难度较大,而开发的低水平建设比较严重等等。总之这种系统建设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管理机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网络和通信技术,运用量化管理,形成一种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下面,本文对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关键技术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供电企业需要加强竞争意识,转变工作重点,力求电力营销管理模式的创新,实现供电的可持续发展。
1数字化管理模式
数字化管理无疑是电力企业管理一个质的飞跃,它对推进无纸化作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借助于高科技设备,工作人员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客户的各种要求做出快速反应,提高服务质量,使得业务操作更加智能化,同时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使得电力企业内部各平台数据共享互通,为一些特殊平台以及系统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库,使得整个系统化整为一。
2电力企业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使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众多企业实现了管理工作方面的质的跨越。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数字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使电网业务的管理与分配变得更加智能化,另一方面,对于协调企业内部资源、提高各类信息在企业内各部门的传播速度和利用效率、并最终实现电力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整合、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要符合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企业发展趋势,电力企业有必要实施数字化管理。
3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
构建一个数字化管理系统,除了需要基本的硬件支持,比如高性能的计算机、顺畅的光纤电缆以及一些高集成智能化设备之外,还需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将这些设备合理的组合运用起来,才能发挥出数字化设备的优势,体现数字化管理的优越之处。结合营销系统数字化管理的工作环境、一些预见性的困难、当今主流的通信以及高智能化设备的发展方向,电力营销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可以采用多层分布式结构和网络方式构建,将所有营销系统整合到一个系统平台上运行。系统共用一个数据库,将数据存放在中心服务器上,而其他一些系统软件则分布在营销系统的各个平台上,通过中间链接平台通道,实现与各平台的交互式数据共享与数据反馈,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后台核心业务参考因特尔网页浏览技术,对一些页面应用则参考其他的一些方式。一般来说,现今的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四方面:
3.1服务系统
要科学合理地构建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需要对服务器进行优化配置。首先从可靠性出发,采用两台小型计算机互为备用的方式,一台作为主机,一台作为备用机,在主机出现故障时,备用机能及时切换并替代主机进行工作,同时发出相应告警。这样布置可以发挥小型计算机高效运行的特点。而在布置服务器本体时,要采用多台PC计算机,这主要是由于各个部门系统与平台维护数据多,需要有足够的数据存取空间,以免发生系统在读取出现卡机、死机等现象,导致系统卡死甚至瘫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组建PC系统群,实现对营销系统各个部门数据的处理与存储。
3.2建立并优化系统的体系结构
数字化管理在实际电力营销中可被分为三个管理层次,即应用表示层、业务处理层以及数据存储层。应用表示层主要负责系统对客户交互的分析和相关数据信息的表示工作,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显示数据信息进而向系统的业务处理层申请核心服务的调用与处理,并将具体的处理结果显示出来。业务处理层的主要功能则是进行营销管理中核心业务的逻辑处理工作,具体包括了服务器系统的校验、统计和分析以及系统组件的更新工作。数据存储层的主要功能是对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对数据资源的更新、调用与检索。此外,应用如上三层体系结构可以有效地将业务处理与数据表示进行分离,进而在客户端与系统服务器端之间加入应用服务器(位用服务器)。在加入这种服务器后,当系统需求改变时,相关维护人员只需要修改中间层的服务器即可满足用户的相关需求,而不必对客户端的应用程序进行大量改动,这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应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电力营销的业务效率,促进了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
3.3中间件技术
中间件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应用系统可借助它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应用中间件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节点间应用进程的关系管理、负载均衡的功能,还可以进行应用调度,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网络监控、流量控制等功能,从而构筑一个完整、可靠的应用系统运行环境。从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环境的实际情况来看,应用中间件技术进行系统构建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3.4工作流技术
工作流是指根据一定的规则实现流程自动化的过程。应用工作流平台,可以方便地定义创建)并管理工作流的执行,快速建立适合各种业务需要的计算机流程,而无需进行复杂的计算机编程。通用的工作流平台产品一般采用通用框架、组件集成的方式,通过简单的图形化定制工具,实现灵活的定义、管理和监控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每一个组件都用图形来表示,通过拖动组件并用连线把组件连接起来,就可以生成相应的业务流程。
工作流技术在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通过建立工作流平台,使系统变得十分灵巧,应用方便。我们可以根据电力营销业务的实际,抽象出各种应用模板和业务、逻辑组件,并通过工作流平台来进行配置。当业务方式变化时,只要更改相应的部分组件,而不必对应用系统进行大面积的修改,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以适应电力营销业务变化频繁、实时性高的要求。
结束语:
数字化管理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电力系统营销数字化管理模式也越来越体现出巨大的优势,然而在实际运用中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电力企业不断努力,从人员培训到物资采购以及后期的设备维护,每一环都必须做好,这样才能为电力营销数字化管理提供最基本的人员以及设备保障。电力营销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对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探讨[J].姜炜,王多祥,徐震生,吴凡,姜敏.数字通信世界.2017(11)
[2]数字化管理模式在供电企业电力营销业务中的价值探析[J].邬小可,刘敏.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7)
[3]电力营销业务数字化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技术探讨[J].王烨.硅谷.2014(17)
论文作者:赵华国,李玉,李卫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6
标签: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业务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工作流论文; 数据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