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论文_朱红波

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论文_朱红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虽然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仍然暴露出了投资效益不高、投资失控的情况。在确保投资决策正确的情况下,对建设工程造价起到直接影响的便在于设计阶段。然而对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的分析可知,传统的造价控制方式还存在欠缺,因此,本文主要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对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设工程;设计阶段;BIM;造价控制

绝大多数人认为,建设工程资金投入多集中在施工阶段,而设计阶段所占比例极少,因此往往忽略了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实际上设计阶段是继投资决策之后对造价控制影响最为直接的阶段,其影响程度高达75%。这一结果表明,大多数人对于造价控制的存在错误的思想观念。此外,过去的设计阶段对造价控制存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广的缺陷,导致问题分析不够全面,造价管理效果不好。现如今,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融入了信息技术,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大大地提高了造价控制的有效性,为建设工程后续施工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指导。

一、传统的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纯图形设计

当前,大部分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采用CAD作为基础的设计软件,同时也存在更高级别的设计软件,如:Object—CAD。这些软件的应用,更多的强调数据管理及文件存储,存在较大问题,如:难以创建建设工程的具体信息,对信息的管理效果无法直观呈现出来。尽管许多设计采用了3D方式,但信息构建的不完善造成设计阶段的运算性匮乏,无法为设计人员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以便计算,对整体投资方案的制定产生影响[1]。此外,结合设计过程制定的造价预算,设计限额难以分解,而设计工作完成后,造价管理人员会结合设计方案展开概算,此时设计限额也会有所调整,势必会将设计整体性打破,从而出现限额波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信息存在割裂与残损

CAD创建的建筑设计数据并未与图形构建起相关的数据结构,没有详细的内部特征元素,所以难以对各个单元的关系进行很好的表示,难以实现工程建筑信息的共享。除此之外,数据模型也较为单一,仅仅涵盖了几何图形与数据相关的模型。其中,涉及到管理行为的模型非常少,所以设计人员难以结合建筑信息统一协调运算,在管理工作方面能够利用的数据非常少。正是因为这类问题的存在,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效果并不好。

以上两个方面的不足都表明建筑信息技术及建筑信息管理对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二、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新方式——基于BIM的造价管理

BIM即是建筑信息模型,主要基于CAD平台,同时能够在各构件中进行几何数据、物理特性、价格等各方面信息的添加,并且该资源库能够实现项目信息共享[2]。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中,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参与方都能够在BIM中进行数据信息的输入、提取、更新等,真正意义上实现协同作业及信息共享。

在建设工程设计阶段,基于BIM展开造价管理,主要通过在BIM的三维模型上添加时间维度,便可实现BIM的四维应用,比如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拟,从中去发现施工中可能暴露出的问题;在BIM四维模型中再加入成本信息,便可实现BIM的五维应用,可在任意时间段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费用情况进行查看。将BIM技术应用在设计阶段,具有明显的优点:其一,对于设计人员而言,应用BIM技术能够对建筑3D模型进行直接呈现,所有参与方都可将相关信息提交至BIM技术平台,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与真实性,同时能够尽快找到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其二,对于业主而言,设计阶段引入BIM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模拟,可对风险、人工、材料、设备等提前预知,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其三,对于造价人员而言,设计阶段应用BIM技术便可直接从BIM技术平台中将工程量与造价数据导出,大大减少了人工进行计算的计算量,也避免了人工计算可能出现的误差。

三、基于BIM造价管理的技术实现

BIM适用于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包含了各种建设工程元素信息。具体来讲,BIM可分为综合模型与分类模型,二者共用同一个数据库,通过这一模型便可保证各参与方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其中,综合模型有着完整的数据,但在实用性方面表现较弱,同时伴随着BIM模型的逐步扩大,其硬件能力方面也难以跟上,况且此类模型对设计、施工、造价的协同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同时需要专业人员具备一定的软件技术水平才能操作,可行性偏低;分类模型相较于综合模型来讲,虽然在数据完整性上有所不足,但其可行性更高,在设计与造价方面二者会因为彼此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每一次变化都需要人工输入,目前还无法实现自动化生成。

除模型之外,中间软件在BIM模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可视化,更有助于建设工程设计人员计算工程量,从而提高造价控制工作实效[3]。一般来讲,中间软件的连接会用到API,这一连接方式能够让不同软件实现直接交互,从而构建起可视化信息与建筑信息模型的关联。此外,中间软件还能够及时察觉BIM模型当中的变化,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只需要在新设计出现时做好数据信息的验证,便可进行有效的限额设计,防止出现不同专业的冲突,设计与造价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也可避免,提高了设计与施工的统一性,减少了设计变更次数,改善了返工、工期延误等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鉴于传统的造价控制方式在效果方面并不明显,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现如今我们应当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基于BIM展开建设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成效。

参考文献

[1]欧亮,黄峰.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7(18):112-113.

[2]付鸿泽.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居业,2018,No.122(03):162-163.

[3]胡颖.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8(1):118-118.

论文作者:朱红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论文_朱红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