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变革与创新研究论文_彭勇1,李玉淑2

绩效管理的变革与创新研究论文_彭勇1,李玉淑2

(1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广元供电公司 四川广元 628000;2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剑阁县供电分公司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基本的职能活动,伴随着企业经营模式和外界环境的变化,经历了从传统财务指标考核到面向客户、股东、员工发展等多维一体的战略转变。本文主要从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并对绩效管理的创新就行了研究分析,以此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电力企业;绩效管理;问题;创新

1前言

自采用科学方法探索管理实践以来,绩效便是无法绕开的话题。管理就是基于对人、财、物的协调实现既定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员工满意度的提高、财务指标的改善、产出效率的提升等等。总而言之,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业绩,而业绩目标正是所期望达到的绩效。尽管不同学者对绩效管理的解释视角有所区别,但是不同定义的核心和关键点却是一致的。首先,绩效管理是一个需要多方面配合的系统工程;其次,绩效管理必须是从对组织的目标和计划界定开始,没有目标的绩效管理活动没有意义;再次,需要定期对绩效进行衡量和评价;最后,所得的绩效评价结果要应用于下一阶段的绩效改善。

2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因素

2.1电力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

电力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能否取得成效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电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认可多劳多得、能者上庸者下、奖勤罚懒的基本价值观,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电力企业有序开展绩效管理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电力企业核心价值观对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具有深远的影响,崇尚团队合作的价值观与崇尚个人英雄主意的价值观,在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上会有很大的区别。电力企业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对绩效管理取得成效是非常重要的。电力企业发展战略诊断主要是通过与高层领导的深入沟通,判断电力企业是否有清晰的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是否明确,这个战略在目前条件下是否可行,是否有关键实施举措支持发展战略。毫无疑问,电力企业有清晰的发展战略和长短期发展目标,是实施绩效管理的前提条件。

2.2组织结构与管理控制

电力企业的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电力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这就要求其组织结构一定要与发展战略相符,且有利于电力企业有效落实以及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电力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解决组织运行效率的问题,协调和控制是组织结构设计的核心,重点是解决人、财、物、运营如何协调控制问题,实质是职责权限分配问题。解决组织结构问题,首先要解决决策层职责权限问题。由于公司管理控制模式不同,明确董事会、母公司的职责和权限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董事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职责权限,这是公司组织结构能够顺畅运转的前提。

2.3岗位管理体系

岗位管理主要是解决岗位责权匹配问题,岗位管理体系设计包括岗位序列及层级设计、工作分析与岗位设计。岗位序列和岗位层级要与公司组织结构相适应,只有这样,公司的薪酬激励体系、绩效管理体系才能发挥作用。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是在员工各司其职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每一位员工的工作任务、性质及其自身价值等都各不相同,想要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应该对此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找准每一位员工的定位,明确员工的工作职责、权利以及任职资格等,让他们在适合的岗位上“发光放热”。可以说,工作分析本质上就是每位员工特有的岗位说明书。只有工作分析的结果真实可靠,则员工才可以对自己的业务能力、工作范围、工作职责等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而电力企业也可以在招聘时根据实际需要来聘用合适的员工,或者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员工就他们的薄弱点加以培训,进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

2.4薪酬管理体系

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绩效管理的有效推进,而薪酬体系和绩效体系既是相互独立却又相互交融,完善的薪酬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感,同时也能体现内外部公平。其中,薪酬管理主要涉及到以下两方面工作,即薪酬体系设计以及薪酬日常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薪酬体系设计就是对员工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以及薪酬构成进行设计;而薪酬日常管理则是指由薪酬预算、薪酬支付以及薪酬调整组成的循环。

2.5预算核算体系与目标管理

电力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其本质上就是要确保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具体来说,电力企业要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及其取得成果进行全面细致的预测以及规划,在执行过程中时刻关注实际完成情况是否与预算目标存在差异,找出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就成策略,以此来达到有效管理电力企业和实现战略目标的目的。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驾驭市场的关键。

3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改革和创新

3.1加强培训,提高考核人员的素质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的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人才的作用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企业的考核人员在开始绩效管理工作前要对人才进行科学论证,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方案。电力企业要定期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应变能力,培养绩效管理行业的精英,从而对提高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水平。建立企业的监督制度是顺利开展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有效措施,在集思广益、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优化的监督方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若企业的监督制度不健全,企业可能会越过一些法定的实施程序,不按规章办事,对整个电力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3.2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与市场相结合

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首先要明确电力企业的目标客户群,其次,通过产品的差异化赢得客户,最后,设立专门的市场部,通过这些手段完善市场机制,促进电力企业绩效管理的创新,只有与市场相结合,才能迸发出应有的活力,从而实现电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3.3完善绩效管理机制,增强可操作性

我国的绩效管理制度不健全,与国际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某些电力企业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操作性不强。因此,我国必须健全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机制,增强可操作性,逐渐与国际接轨,不断升级,达到国际的要求。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绩效管理机制允许的范围内,创新绩效管理模式,努力实现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新突破。

3.4重视企业文化的引导作用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这种积极性是相互影响的,时间一长,整个企业就处于一种创先争优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电力企业要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只有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工作,员工才会支持企业的政策和决定,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才能得到真正落实,其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提高。

4结束语

长久以来,绩效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中使用频率最高、受众面最广的职能活动,但也常因其执行复杂、与利益挂钩等诸多现实问题而饱受诟病,成为日常管理实践中最不愿谈及的话题。有关绩效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一直围绕着如何通过绩效管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帮助企业和员工提高现有绩效水平以及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完善绩效管理制度方面展开。绩效管理的变革是长期且连贯的,而创新的优势也将在变革中不断凸显。

参考文献:

[1]运志明.扎旗电力公司绩效管理方案再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9.

[2]张丽荣.九原电力公司综合绩效管理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1.

[3]李文立.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构与实施[D].武汉大学,2003.

[4]杨跃琼,褚景春,吴良器.电力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09:226-227.

论文作者:彭勇1,李玉淑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绩效管理的变革与创新研究论文_彭勇1,李玉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