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齐抓共管 沈阳市沈河区全方位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沈阳市论文,齐抓共管论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论文,工作论文,沈河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注重拓宽阵地,构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
1.构筑学校教育平台,开展特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和文明意识。全区各中小学以特色德育展室及德育走廊为载体,积极开发德育课程,把爱国主义、传统美德、生态环保、生活实践等内容纳入教育教学之中,并积极开展“文明班级”评比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健康向上的浓厚氛围。各中小学校还相继开展了诚实守信教育和志愿奉献教育,采取互评、自评、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未成年人个人诚信档案系统,坚持开展学校与社区间的“结队共建”活动,教师和学生志愿者注册率超过90%。
2.构筑社区教育平台,填补学校教育空缺,增强服务学生能力。沈河区率先在全市成立了“青少年社区教育工作团”,实施了“百名教师进社区”工程。现在全区108个社区全部建立了社区学校,真正做到“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有效地解决了未成年人寒暑假节日期间的学习教育问题。
3.构筑家庭教育平台,全面提高家长素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以家庭为阵地,加强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养教星”“和睦星”“守法星”的创建相结合,教育孩子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典范。沈河区还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展了诸如“母亲是孩子的人生航标灯”“增强亲子沟通”“健康知识讲座”等100余场知识讲座。
二、注重资源整合,激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活力
1.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主题教育结合起来。围绕传承红色经典,在区委宣传部创新开展的“红诗沈河”活动中,全区各中小学纷纷开展“诵读红色经典,展露少年风采”“民族团结进步在校园”等红诗咏诵活动,巧施德育,凝塑灵魂,使广大学生在不断提高红诗鉴赏和创作水平的同时,着力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围绕“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各中小学校先后举办“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主题升旗仪式和“争做文明小天使”主题班会等活动,着力强化他们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的理念。
2.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环境净化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秩序清理规范行动,大力整治学校周边交通环境。6年来,共处罚接纳未成年人网吧100余家。在校园周边交通环境整治方面,区政法委与区交警大队联合行动,通过施划临时停车泊位、增派警力、建议相邻学校错时放学及护送学生过街等措施,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现象,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周边交通环境。
3.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沈河区在全市建立第一所“教育实践中心”,开设木工制作、金工工艺、茶艺、花艺、摄影、摄像编辑、计算机等课程,已接纳全区中小学生学习实践近10万人次。同时,还建立了10个区级、15个街道级以及115个社区级实践基地,做到每个街道、社区、学校都有自己的学雷锋、学工、学农、学军以及科普实践基地,使中小学生每年至少有3至5次机会到社会实践基地参加活动。通过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极大强化了学生们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动手实践能力。
三、注重学树典型,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特色
1.评选学生先进典型,让“身边典型”激励人、带动人。全区开展的争做“校园STAR”实践活动,评选表彰了百名沈河区“校园之星”;每年表彰的“十佳少先队员”“优秀共青团员”,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未成年人先进典型——二经二校学生于烁还获得辽宁省“道德小模范”荣誉称号。
2.树立成人先进楷模,让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沈河区定期开展全体居民参与的“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杰出青年”“文明市民”“文明家庭”“感动沈河人物”等评选活动。由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辽宁省道德模范、沈河区房产报修中心主任夏云龙所做的“道德模范巡讲社区行”报告会,在包括未成人在内的社区居民中产生强烈反响。
3.宣扬英模先进事迹,让青少年自觉树立奉献意识、培养爱国情操。沈河区在原有“十老百人”报告团的基础上,又成立了“抗美援朝英雄事迹”报告团,深入社区、学校宣传英模事迹。利用寒暑假和重要纪念日开展“不忘革命史、扬我中华魂”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标签:多措并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