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建筑工程需求日益增加,建筑材料种类及其施工技术、工艺不断地推陈出新,建筑工程防水材料类型逐渐增加,相应的施工技术与工艺也随之完善。现阶段建筑工程新材料、新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不适应目前整体的建筑技术发展,同样也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本文就建筑工程防水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技术;新材料;应用;探究
当前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新型防水材料种类较多,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相关的防水材料,尤其应明确不同新型防水材料性能及施工技术,根据实际施工要求采取针对性施工技术方法。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督促施工人员认真落实相关施工细节,保证各项施工参数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为新型防水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更好的应用做好铺垫。
1新型防水材料种类
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新型防水材料有沥青卷材、密封材料、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不同的防水材料又被细分为多个小类。例如,防水型卷材以高分子材料为制造原料,如聚氯乙烯防水卷材、三元乙丙片材等,其中橡胶共混防水卷材由聚录乙烯制作而成,是当前较为新型的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较高应用率,包括改性沥青类涂料、沥青基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类防水涂料等,其中改性沥青应用时间较早,有聚氯乙烯弹性防水涂料、水性聚氯乙烯焦油防水涂料之分。密封材料中氯磺化聚乙烯、氯丁胶、聚氨酯等较为常用,其中沥青油膏、PVC塑性油膏是较新的产品。沥青卷材有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SBS卷材、APP卷材等。
2建筑工程防水技术与应用
2.1合理选择材料
对于建筑工程的防水工作,要遵循“迎水面设防”“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的设计原则,灵活选材,在不同的施工地点,要充分考虑工程的环境,保证综合防治的手段能够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防水材料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较多,主要从防水工程的部位、工程建设环境、防水的等级要求和建筑工程的实际功能等几个方面出发,来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
①屋面。由于屋面主要暴露在阳光、雨雪之下,因此,受环境影响非常大。同时季节的不同、温度的差异和昼夜的交替都会导致屋面板产生伸缩的效应,因此,此处的防水材料要求延展性好,耐热、耐老化。常用的材料有PVC防水卷材、聚脂胎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
②地下。地下的环境比较潮湿,但是温差较小,因此在选择防水材料时,应该选择耐腐蚀的柔性材料,比如说玻纤胎、聚脂胎改性沥青卷材等。
③厕所。厕所内的穿楼板管道非常多,如果通过应用防水卷材进行防水工作,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这种部位施工应用的防水材料主要是防水涂料,它的优点是施工简便,同时有较高的防水性能,常用的防水涂料包括改性沥青涂料、聚氨脂防水涂料等。
2.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做足
①重视基层施工。基层是防水层依附的主要结构,想要保证防水层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增加对基层施工的重视。对于基层施工的要求是:阴角的直径要大于50mm,阳角直径要大于10mm,同时要保证最大粒径小于30mm。在进行涂刷基层处理剂的工作时,要严格把控处理时间,一般保证12h。对于基层的表面,一定要做到平整、坚实,为后续的施工工作打好基础。
②重视防水材料的准备。要想让建筑工程的防水技术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应用质量过关的防水材料是前提条件。在选择防水材料厂家时,要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同时对于材料的来源要进行严格的登记管理,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将责任追究到个人。材料购置时,要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测,保证材料的质量、强度、延展性等能够符合规范的要求,为防水工程的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和前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保证技术交底工作的彻底性。在进行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施工人员对于工程的技术和特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保证交底工作的彻底性。施工前还要进行样板施工,这样能够让施工人员对于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更加熟悉,在施工之前便能够发现相关的问题,保证施工过程能够顺利地展开。
④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要求来执行。在制定施工技术的管理制度时,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并且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行业技术规范来作为制定的依据。要完善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作业指导书,这样在工程中出现问题时,才能有章可循,提高工作的效率。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时,要严格地落实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工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工作的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看工作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现象要给予及时纠正,一旦存在较大的问题,立即叫停施工。对于工程的进度,施工的条件、技术、物资、人力和组织等方面要进行严格的统筹和把关,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施工过程能够连续地、均衡地进行,使得工程能够按照预定的日期顺利交付并且使用。让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不但获得较好的质量标准,还能够最大化地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的盈利。
⑤重视防水工作的细节。两个防水基本原理(90%/1%原理及99%原理):在防水工作展开中,必须足够重视包括后浇带、变形缝、阴阳角、穿墙、楼板的管根或洞口等细节区的处理。这些细节区是防水工作的薄弱环节,数量多、难度大,如果在防水施工中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极易发生渗漏事故。在进行施工时,要依据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2J301》等方面的要求,并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做好防水工作,来保证细节区不成为防水工作的疏漏点和短板,保证工程投入使用后能够持久地使用。下面,笔者通过一个典型的例子,来介绍如何重视防水工作的细节。
对于底板和侧墙交接部位,因为两者的浇筑时间是不同步的,因此极易发生渗透现象。对于这类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应用砌筑永久墙的方法来提高防水材料之间的满粘性。保证结构底板超出卷材接茬处至少300mm,同时使用覆土的方法来保护防水卷材。在底板的施工完成后,要及时对底板进行清理,再进行防水卷材搭接的工作。
⑥严格检查防水层的质量。对于防水层的质量检测,要严格按照质量检测的步骤和规定,高度重视质量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将防水工程的疏漏做好补救,将损失降到最低。
2.3重视维护保养、确定主体责任
现实中,大部分建筑工程在移交后,遭受人为破坏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规定的使用年限或出现渗漏,很难找出主要责任者,并往往引起相关单位之间互相扯皮和推诿现象,因此为保护用户利益,就必须明确落实工程质量的最终责任者或主要责任者,积极推行防水工程资料保证期制度,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3小结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建筑防水工程不仅在防水材料的应用上有了很大进步,在防水技术上也有了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努力吸取国外优秀的防水经验以及防水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将防水新技术合理的应用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莫林浩.试论建筑防水材料在建筑漏水工程中的技术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0:59+67.
[2]史从德.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材料及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13:67+72.
[3]韦军民.浅谈建筑工程中防水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18:114+118.
[4]姚卓.建筑防水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5,07:143.
[5]李涤飞.浅谈建筑防水材料及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5,10:141.
论文作者:刘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卷材论文; 防水材料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材料论文; 防水涂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