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论文_黎业余

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论文_黎业余

黎业余

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黄涛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开展课内外结合的阅读教学,更好的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紧密结合,更好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效地将课内外阅读衔接起来,是面临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课内阅读为课外阅读提供方法和习惯上的指导,课外阅读开阔课内阅读的视野,延伸课堂教学的长度,拓宽课堂教学的广度,这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基,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让学生的生命因阅读而充实,因阅读而精彩!

关键词:有效衔接 语文素养 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 阅读水平

正 文:

我们许多语文教师都有感触——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浅薄。薄薄的一本语文教科书被视为“圣经”,前后不知讲了多少遍,等遇到一篇课外的阅读篇目,学生们要么曲解中心,要么肢解其意,遇到稍微灵活一些的题目时,学生们仍旧是大面积的失分,令人烦恼。学生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表达能力弱。这仿佛已经成了当前小学生的“语文通病”。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

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如果我们仅仅将学生的阅读局限在课本中,圈定在课堂上,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甚至影响到学生终生的发展。

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可以在课内阅读的同时,让学生阅读同一作者的文章,或同一体裁的文章,同一类内容的文章,使学生在课内学习后,及时的进行同类文章的阅读比较,对课内阅读学习的阅读方法进行及时的拓展。这样的课外阅读,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训练了阅读理解,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某一类文章的阅读得到了提高。

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实验,我校在开展农村小学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总结了一些开展课内外阅读的经验方法。

一、精选阅读材料,课内外有效整合

学期初,我们对本学期的教材进行整合,依据单元教材内容,选择适合本单元课内阅读的同步阅读文章,适合本单元课外拓展阅读的文章和书籍。

(1)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2)选择与课内文体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组织学生在课后用课内阅读的方法来阅读拓展性材料。

(3)选择同类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形成鲜明的对比,运用阅读材料,把两者放在一起,更加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

(4)教材中不乏名家、名篇或名著的节选或缩写,在教学的前后,教师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使学生更立体地、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读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主题是“师恩难忘”,写了福楼拜、孔子等名师怎样教育学生,还有学生身边的老师们。为此,我们选择了魏巍的《我的老师》,鲁迅《藤野先生》,冰心《我的老师》,贾平凹的《我的老师》几篇经典文章让学生阅读。挑选了适合同步的文章、书籍,这样进行的课内外阅读的有效整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内外阅读结合,进行同步阅读

在课堂实施阶段,我们依据挑选好的同步文章、书籍,使学生在进行课内阅读的同时,及时地进行课外文章的阅读辅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前预习时,我们让学生阅读书上关于作家作品的内容,对作家及其作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建立初步印象,便于课内阅读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了课内文章后,让学生联系预习时的印象,对作家作品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

对课内课文阅读教学结束后,我们选择同步文章、书籍中与课文写作方法、内容同类的文章进行同步阅读,阅读后让学生及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阅读分析。例如读作者的同一类文章,理解作者为什么会这样理解文章的主题。读和课文同一写作对象的内容,比较两个作者写同一事物时理解的不同,写作手法的不同。读课文的续写,让学生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结尾或改编故事。读学生的同类作品是学生感触最大的,从同龄人的作品中,学生更能体会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通过当堂的比较阅读,不仅扩大了学生课堂的阅读量,又及时对课堂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了练习,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的内容。

三、加强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水平。

1.学生自主阅读

(1)设计“阅读摘录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阅读摘录,并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旨在监控阅读过程,保证课外阅读的质和量,养成习惯。

(2)定时定量地阅读。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阅读,在学习实践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在校期间,固定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早晨定时阅读,每周专设一节语文课用于课外阅读。学生每天放学后进行休闲读,双休日、节假日随意阅读,但要有合适的阅读量;完成摘录也要有一定量,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3)提倡亲子读。家长的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大力提倡亲子共读,家长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需要家长做阅读的领路人。

(4)师生共读。在学生的读书兴趣和习惯没有养成之前,读书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枯燥的工作”。抓住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和模仿的心理,在校期间,教师以身示范,组织、带领学生阅读时,自己也拿起课外书来读,或者与学生共读一本书,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增进,有利于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这样坚持,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成长的需要。

2.教师阅读指导

(1)课外阅读指导。小学生对字词理解较差,这对学习语文形成了一定的障碍。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疑难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解决不了的摘记在“摘录本”中,与同伴或教师进行交流。经过教师的检查、抽查后,提取共性的东西,再在课堂中进行交流,共同解决、释疑。

(2)课堂教学指导。小学生阅读能力尚在形成阶段,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为他们创造自学条件;教会预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教会学生提出问题,提高思维能力;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哪些是应该精读的,哪些是应该略读的,哪些内容应该摘笔记,哪些写法是可以迁移的。在单元授课的同时,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与本单元同类的文章或书籍。在本单元课程结束后,学生完成课外的群文阅读,我会用一节课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学生能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分析。课外阅读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和交流兴趣。比如,在学习了《三打白骨精》和课外相关的《西游记》阅读结束后,就可以开展一次“读后感交流活动”或“人物形象分析交流活动”。再如,学习了有关科普文章和课外相关的科学书籍阅读结束后,就可以开展一次“科学知识小讲座”活动。总之,老师要因课而异组织好读书交流活动。

经过一个学期的阅读训练,我们的学生比之前多阅读了近两百篇的文章,多读了四五本课外书,在阅读量上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越。学生的阅读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样的成果令老师家长欣喜,更令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孩子们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老师们指导学生读书的目的是一致的,要让学生读好书,多读书,从读书中得到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灵魂的升华,全面的提高写作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适合学生,能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就是好方法。

论文作者:黎业余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9

标签:;  ;  ;  ;  ;  ;  ;  ;  

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论文_黎业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