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中关于“激趣”与自主的思考探索论文_任清华

文言文教学中关于“激趣”与自主的思考探索论文_任清华

四川省盐亭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 激趣 自主 思考探索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熔铸人的精神,有利于青少年成为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性情中人,体现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了很多新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较现代文,文言文前进的脚步仍然迟缓,成效和付出还是很不成比例,文言文仍是广大老师头疼教而众多学子不愿学的“硬骨头”。

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与探索,结合我地教师和学生的情况,我个人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要想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领悟前人的文化及思想精髓,就必须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尤其是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运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产生“想学”的念头呢?虽然,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应该讲课堂的主权交给学生,但是初学一篇新的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还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导入新课的艺术是非常关键的。

例如《荆轲刺秦王》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政派其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葱,最后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王翦随机奉命率兵驻扎中山,准备向燕国进攻。燕国这时处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难境地。燕太子丹这时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秦军压境的危急时刻,不得不派人采取行刺这种恐怖政策。于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荆轲出现了,那么他是怎样取得秦王的信任进而接近秦王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荆轲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这样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好奇求知心里,让学生想学这篇文言文。

二、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爱学”

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轻松的教学环境,定能让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应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想学文言文。

在类似的教学中,我常常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6个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课程中,我们一般都是采取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过秦论》一文时,我们班有6个小组,每个小组一部分内容,根据分派内容的多少,确定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一般是10-15分钟,各个小组的同学聚集起来,一起学习本小组的内容,因为要评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更优秀,因此各个小组的学生都会积极地投入学习,这不仅能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文言文打瞌睡,还能激起学生争强好胜的心,从而积极认真地去学习,整个课堂民主、轻松,且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三、重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坚持学”

我们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文质兼美的传世名作,往往比现代文更具使用和欣赏价值,因此接触它们的时候先大可不必忙着去肢解,去条分缕析,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读,多读,目视其字,耳闻其音,心悟其情,从字、词、句到段、篇,从表面到深层含义,进行全面的感知。在反复诵读中,认知文字,感受声律,疏通文脉。诵读是学生的重要阅读实践,教师的任何讲解、分析,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对课文的体验、感受。现就以《师说》一文为例,简要谈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第一步粗读。首先要求每个学生在上课时要能读通课文,这时的诵读要求可以放低,以不读错读音、不读错停顿为标准。通过这一遍诵读,字音字形解决了,句子大意也基本明了,对于文章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

第二步精读。在《师说》的课堂阅读环节,我首先拿出了一、二两段,要求男生和女生作为两个团体各选一段分别朗读,这一次诵读比第一次的粗读进步不少,同学们明显的读出了一定的节奏和感情。然后我要求男女生互换段落朗读,大家兴致盎然,读的居然更好了。

第三步烂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的经验现在仍有借鉴意义,文言文要想读通读透,只靠课堂上两三遍的诵读几遍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多花时间反复吟诵并配以同步或不同步的默写,以读助写,以写促读,建立读写一体化的学习流程。当然,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下,课堂不再是枯燥无味了。

总之,学需有法教无定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恰当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可能将为正堂课堂教学做好铺垫。也只有真正地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是一种从属或者辅导的地位,学生才可能动脑筋,想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学习中的任何问题。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学生参与其间才能达成教学的根本的,否则,事倍功半甚至更差。同样,一篇文言文,学生不熟悉,甚而至于在文章的哪个地方都不清楚,你就去夸夸其谈,来一番我行我素的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论文作者:任清华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  ;  ;  ;  ;  ;  ;  ;  

文言文教学中关于“激趣”与自主的思考探索论文_任清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