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建设阶段,大坝填筑是一项关键性施工内容,其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实际操作存在较大难度。大坝施工效果较好,那么将会使水利工程的整体性能得到提高,使用年限也会延长,反之,则会对水利工程产生不良影响。在实际大坝填筑过程中,采取规范的施工管理措施,有助于推动施工任务的顺利开展,优化施工效果。基于此,文章将围绕大坝填筑施工管理工作展开讨论,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填筑;施工管理
引言:水利工程中的大坝填筑施工属于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施工内容,在水利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实际开挖作业量比较大,并且施工阶段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样对其施工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保障大坝填筑的整体效果,需要施工管理人员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注重各环节的管理控制,这样才能使管理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一、水利工程中大坝填筑的概述
1、大坝填筑内容与目的
水利工程大坝填筑主要指的是对大坝坝体、坝基和岸坡进行的一系列土石方或混凝土等水利工程材料填筑(对土砂石等天然建筑材料进行开采、装料、运输、卸料、铺散、压实的工程。水利工程中,土石方建筑主要用于修筑渠堤、堤防、土石围堰、土石坝等建筑物。其主要的目的在于保证大坝的稳固性)、防渗漏填筑(防止在大坝投入使用后,库水通过坝体和坝基向下游区位渗透而引起库水的渗漏和阿坝因渗透而变形的情况发生,防止坝体在自重和水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沉降和不均匀变形,进行填筑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水库的正常运行和大坝使用的安全性)和过滤及反过滤填筑(主要是为了防止填筑材料的流失,保障填筑的质和量)。
2、水利工程做好大坝填筑的意义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水利工程中的大坝,也称为水坝,一般是指水库中用来挡水的坝体,其作用有挡水、发电、通航、泄流.水坝挡水是必须的。大坝填筑是大坝修建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水利工程发挥作用的不可或缺的存在。
二、水利工程大坝填筑的施工管理对策
1、工程案例
某水库的总库容量为4.19亿m3,河道长度为20.9km,水库主要用途是灌溉、供水、防洪等。大坝属于黏土斜心墙堆石坝,坝体填筑主要有过渡料、反滤料、黏土斜心墙、上游坝坡底部的沙砾垫层、下游坝坡干砌石底部沙砾垫层、上游坝壳堆石料和下游坝坡堆石料组成。
2、管理堆石料
大坝填筑施工阶段,堆石料属于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方需要将堆石料放置在填筑施工场地内,以便于填筑作业的进行,进行铺筑和碾压处理,当施工完成后进行取样。对于堆石料的管理,主要任务是对大坝填料的铺设、压实以及取样方面进行管理,在实际选择堆石料时,可以采取爆破开挖的途径,利用车辆将堆石料运送到大坝的施工现场,如果堆石料爆破现场的颗粒直径相对较大,就要先采取处理后再安排运输。堆石料铺筑时,厚度要小于规定厚度的9%,铺筑后期,利用碾压机压实铺筑层,沿着坝体轴线的方向,实现平行的碾压,搭接宽度的范围是1.1~1.6m。堆石料管理的过程中,禁止出现不压实、直径大或架空的问题,一旦出现此类现象,就要安排挖掘机分散处理,适度的降低铺设材料的实际厚度,改用规模较小的碾压机。堆石料的管理过程中,选择分段分期的施工方法,防止大坝整体上出现纵向、横向的裂缝,大坝对接缝处理上,每一层都要预留1.1~1.6m的平台,保持相同的高度,借助振动平碾的方式,有效对接缝隙。堆石料在雨季、冬季等特殊环境中的管理,不能随时添加水分,维护填筑工程的规范性,如堆石料上层有积雪,还需做好清理的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过渡料、反滤料填筑施工管理
在水库过渡层和堆石料底部下游的坝壳处分别设置一层过渡层和反滤层,其中过渡层的厚度为0.5m,反滤层的厚度为0.7m。使用分段分层铺料的方法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将铺筑面碾平压实。过渡层填筑坝上游和黏土斜心墙上下游的反滤层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先将土料铺筑完成后,才可以铺筑反滤料,在下游施工的过程中,应先铺设反滤料然后才铺筑土料。
待铺筑处理结束后,应当对铺筑面实施碾压。反滤料铺筑结束后,应当防止反滤料受到污染,禁止车辆经过反滤料填筑层,如若土料混入至反滤料当中,应当及时将其清除。在对界面的过渡料和反滤料进行铺筑的过程中,界面要保持清晰,同时宽度要符合设计标准。一般情况下,反滤料和填土相互交叉的区域宽度要低于土层厚度的1.4倍。如果在界面上出现了颗粒直接比较大的石块颗粒,要使用挖掘机把石块移动到坝壳堆石区或者邻近的粗料区。
当处于雨季阶段开展反滤料填筑施工时,要尽量防止轮胎把泥沙带入至填筑料当中,避免填筑料受到污染,为避免路面遭到损坏,要杜绝重量大的车辆在路面上行驶。填筑阶段,反滤料的含水量应当小于3.50%,,最好使用高温季节储存的砂砾料或者地下水位以上的砂砾料进行填筑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允许掺入水分。
3、坝壳渣施工管理
坝壳渣施工时,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检测工作:(1)检查碾压设备的质量和规格、振动碾的振动力和振动频率;(2)检查填筑位置坝料的质量以及边界的控制情况,检查反滤料和防渗体坝壳料之间的平起关系;(3)检查碾压参数和铺料厚度;(4)检查填筑料中是否存在夹泥和大直径石粒集中的情况。在坝壳渣石料填筑施工时,重点做好压实参数的控制工作,并根据规定要求取样检测级配和干密度,并做好记录工作。使用挖坑灌水法检测坝壳渣石料填筑现场的施工密度,检测后要求试坑直径是坝料最大颗粒直径的两倍以上。
三、水利工程大坝填筑施工管理的注意事项
1、确保施工安全
大坝填筑处理具有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在整个填筑处理阶段,都存在着施工安全隐患。为此,在管理时务必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不仅要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应当保证大坝工程的安全,此外,也要避免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影响。
2.保证大坝填筑的技术标准
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国内建设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工艺与理念被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新型的机械设备的运用对施工效率的提高产生着积极地影响,现代大坝填筑施工要在标准化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保证大坝填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定期排查
水利工程大坝填筑的施工管理中,采取定期排查的方式,有效控制施工的过程,重点排查填筑施工中的材料、设备以及人力资源,以免影响填筑施工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利用排查控制,实现大坝填筑施工的规范性,规避潜在的施工风险。
结语:水利大坝填筑作业阶段,应当采取规范的管理措施。由于大坝填筑过程十分繁琐,在操作时务必要按照流程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做好各项阶段的管理工作,确保为施工任务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坝的最终施工效果,为此,想要提升水利大坝的整体性能,必须要保证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除此之外,也要控制施工安全与技术,并定期开展排查工作,确保整个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欧丽香.水利工程大坝填筑的施工管理措施[J].建设科技,2015,09:118-119.
[2]蒋丽.水利工程中大坝填筑的施工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6:113-114.
[3]刘魏.水利工程建设中大坝填筑的施工管理措施[J].水利技术监督,2014,01:30-32
论文作者:郑魁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大坝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石料论文; 滤料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厚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