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中医医院;646300)
【摘要】目的 评价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68例。其中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的为参照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急救效率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急救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指标皆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讨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护理过程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升急救效率,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预后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脑梗死;急救效率;生活质量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153-01
急性脑梗死占所有脑卒中病例一半以上,急性脑梗死是一组疾病总的称呼,不单指某一疾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通常是由梗死灶大小及位置所决定[1]。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有平衡障碍、偏瘫、共济失调以及言语障碍等。对患者的脑部供氧进行快速有效的恢复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所在,因此优质、科学化的急诊护理在抢救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院开展了此次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剖析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68例。其中参照组男女病患分别为41人和27人;年龄在40-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23±4.57)岁。研究组男女病患分别为39人和29人;年龄在4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12±4.16)岁。两组患者以上基础资料的比较上没有明显区别(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予以健康宣教、心电监护以及常规病情评估等常规护理流程。
1.2.2研究组则以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开展护理,主要有:(1)分诊及病情评估。预检台护士在接诊三分钟内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快速评估,以后挂号先抢救的原则快速进行分诊,同时将应急溶栓治疗流程快速启动,尽快将患者样本采集完毕,护送其进行MRI或者CT检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实施溶栓治疗或者介入治疗;(2)急救中护理。首先对抢救患者实施吸氧治疗以及心电监护,并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五分钟内完成心电图检测及静脉血标本的采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病史、身体状况,对患者进行鼓励,稳定其情绪,促使其治疗依从性的有效提升。将影像检查结果及时呈报主治医师,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3)急诊治疗后护理。对患者实施进一步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协助其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加强心电图机血压监测,维持生命体征平衡。
1.3观察指标
1.3.1对两组急救效率进行比较,包括总抢救时间、分诊时间及梗死复发率。
1.3.2 运用MESS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运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生活质量与评分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急救效率
研究组的急诊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 1 两组的急救效率对比(n,)
2.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MES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研究组治疗前的MES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23.25±2.78)分、(82.68±20.07)分,参照组分别为(24.47±2.28)分、(83.64±22.57)分,两组治疗前的MES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ES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34±3.47)分、(145.81±25.49)分,参照组分别为(19.77±4.65)分、(104.66±23.52)分,研究组治疗后的MES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主要诱因有血管畸形、动脉硬化以及心源性疾病等,该病的高发人群为中老年人,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治疗该病的首要原则是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尽快恢复其脑部供氧,溶栓治疗以及早期介入治疗为治疗该病并减少病后后遗症的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护理流程与治疗措施的顺利开展与否甚至是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联系[2]。
规范、合理、科学的急诊护理流程,能够进一步明确不同护理人员各自职责,增加其责任感,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有效减少了分诊、检查、转运时间,为患者争取了更多宝贵的治疗时间[3]。同时护理过程中适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MES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34±3.47)分、(145.81±25.49)分,参照组分别为(19.77±4.65)分、(104.66±23.52)分,研究组治疗后的MESS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的急诊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护理措施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治疗过程中,能够显著缩短分诊时间、抢救时间,降低梗死复发率,对于患者预后改善有着重大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曹美芹.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6):33-35.
[2] 吕晓.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3):237-238.
[3] 邹宇虹, 王珩.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J]. 医学信息, 2016, 29(35):139-140.
论文作者:朱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评分论文; 效率论文; 流程论文; 脑梗死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