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拥有着千年历史的伟大民族,我们的祖先用智慧以及汗水创造了太多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其中文物建筑当属先祖遗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物质财富。在众多的文物建筑中,砖木结构的文物建筑由于建设年代久远,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风雨的侵蚀,大部分均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因此文章重点就砖木结构文物建筑的修缮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砖木结构;文物建筑;修缮
中国古代建筑群星璀璨,屹立于世界建筑文化之林,彰显中华民族五千年恢弘历史的博大精深,是历史文脉的物化形式。古代建筑所凝聚着的中华文化精髓,所承载着的社会变迁轨迹,所折射出的地域民俗风情,所反映出的人类文明进程,构成一幅幅不可多得的历史画卷,是一座座充满东方色彩的艺术殿堂。在我国的文物建筑中,木结构和砖木结构偏多,因此探究砖木结构文物建筑的修缮,有助于更好的保护我国目前遗留的文物建筑。
一、砖木结构建筑概述
砖木结构主要指的是以砖作为外墙,木质门窗、屋顶、梁、柱和楼板构成的单层以及多层的房屋。该种类型建筑结构的主要特点为:多为可燃空心隔墙、木地板建筑毗连、通道狭小、楼梯陡、走廊窄。此类建筑的构架大多数为木结构,这是因为木材很容易加工,因而成为人类使用的最古老建筑材料之一。但它的致命缺点又在于它是一种生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因素影响使材质变质,强度下降,结构破坏,这也是古建筑维修中面临的很大问题。
二、砖木结构建筑的修缮方法和措施
(一)基础及其加固
基础的破坏对砖木结构建筑最为危险。由于地下水位变化而使局部地下下沉和开裂,整体地基变动等造成基础破坏加固基础的方法有打木桩法、化学灌浆法、局部顶升法和外围加固法等。
(二)墙柱部分
墙体最常见的破坏是裂缝和倾斜,裂缝维修方法通常采用注浆补裂法。墙体倾斜可用加固扶正、支撑法等方法,并可采用提高砂浆标号或在墙体中适当增加抗震钢筋或钢筋水泥砂浆面层等方法加固墙体。柱体、柱子受潮或屋顶荷载的影响,柱子往往有劈裂、槽朽现象,尤其是包在墙内的柱子,缺乏有效的防潮措施。有时整根柱子腐朽严重影响其承重能力。柱子的损害情况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局部腐朽的柱子,一般尚未影响立柱的承载力可采用挖补和包镶的做法。细小轻微的裂缝,可采用嵌补法修复,用环氧树脂腻子封阻,并做好裂缝处防腐处理;当裂缝宽度在3mm- 30mm之间时用同种木质嵌补后进行表面修补与原木纹相符;当裂缝宽度超过30mm时,可采用嵌补加箍法。当槽朽程度严重、裂缝过大时,可考虑更换新柱。柱子部分腐朽的可采接手法更换柱子腐朽部分,全部腐朽的可采用“打华拔正”,即用简立华件顶住梁架,以升高梁位来更换和扶正柱子。
(三)梁架构件
梁架构件主要承受屋顶的重量,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承载能力逐渐减退梁架构件会发生变形、下沉、腐朽、破损等现象。梁架构件通常采用禅卯结合,往往由于年久失修,受各种因素影响构件常伴有松散、拔禅、滚动等现象,可采用拨正紧固的方法,如加箍法、螺栓加固法、拉杆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梁架构件中梁、杨、析等受弯构件由于槽朽、风化、虫蛀等原因会出现弯曲、裂缝、断裂等现象,需作加固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加箍法、钢加固法、局部更换等。梁架构件中的角梁因所处位置在建筑物的角部易受风雨浸蚀易发生腐朽和开裂造成檐头沉陷、角梁尾部翘起或向下溜窜等现象。加固修补方法是将翘起或下窜的角梁随着整个梁架拨正时重新归位安好,在老角梁端部底下加一根柱子支撑新加柱子要做外观处理。
(四)椽子与飞缘
由于屋面漏雨等原因椽子也很容易发生腐朽、劈裂和折断。通常采用回附椽子的方法做加固处理。当如椽子腐朽、折断过多应考虑挑修屋面普遍更换椽子。飞缘由于所处位置易受侵蚀也是很容易腐朽的构件。维修实践证明往往是在椽子尚大多完好的情况下几缘却已成严重腐朽需要更换。
(五)木质构件的三防措施
文物建筑的梁架构件大多数为木结构木材的致命缺点在于它是一种生物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因素影响,使材质变质,强度下降,结构破坏在维修过程中要采取措施加强木材的防火、防虫和防腐处理。在文物建筑区域增设防火墙、消防栓木材表面刷涂防火涂料,以降低木材表面燃烧性能保证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安全。为了防止白蚁等虫害维修时采可采用喷、撒、埋、浸等方式使用药物对木构件进行处理;为防患于未然也可对建筑死角进行跟踪式防治,在维修的同时随即放置药物。为避免木材受损,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次数根据木材的不同含水率情况以及文物建筑维修规范的相关规定可采用涂刷法、浸泡法、喷淋等方法对木材进行防腐和化学加固。
(六)专瓦维护
砖木类文物建筑大量采用的粘土砖一般不抗冻。大部分砖木结构不设防潮层,仅在地面位置设置嗓石或锁口石,地基会不断向上部砖砌体供水,如果没有防水层或保温效果差,砖就会受冻破坏并不断出现剥落。在维护或维修时可抹无色的防水涂料或增加外墙防水砂浆,并定期进行维护,可以减轻砖遭受冰冻的影响。暴露在外的青砖砖体极易风化受损,可采取传统的抹面或剔补等保护措施。砖木结构文物建筑维修和保护过程中还涉及屋面瓦的修缮工作。瓦顶状况良好、几无损伤时应定期清扫瓦拢和天沟、筒板瓦顶的瓦顶并及时修剪妨害文物建筑瓦顶的树枝。当瓦顶漏雨严重或大木结构需要落架重修时,必须先揭除瓦顶,修好大木结构并做好防水层施工后再按原做法恢复。
综上所述,文物建筑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宝贵物质财富,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是十分必要的。在具体修缮过程中,需要结合文物建筑的实际状况,努力做到保持现状和恢复原状的统一,合理运用多种修缮手段,确保文物建筑能够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童乔慧,杜娅薇.福主庙万年台修缮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2015,33(08)
[2]田承尧.历史私家宅第保护与修缮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
[3]李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广州市沙面北街43号主楼修缮工程[J].广东建材,2012,28(09)
[4]李文鹏.基于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原真性”原则的成都市金牛宾馆张大千故居修缮研究[D].西华大学,2014
[5]赵育科,陈佩杭,石坚韧.浙江地域文物建筑修缮技术实践——以宁波庆安会馆工程为例[J].浙江建筑,2010,27(03)
论文作者:吴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建筑论文; 文物论文; 柱子论文; 椽子论文; 裂缝论文; 砖木结构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