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应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论文_涂一瑜

新生儿黄疸应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论文_涂一瑜

瑞安市人民医院;浙江瑞安 325200

摘要:近年来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中普遍采用蓝光照射,通过光照的作用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但传统长时间的蓝光照射容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临床上关于蓝光照射治疗的时间与次数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本研究选取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对比观察传统连续蓝光照射和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血清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为新生儿红细胞发生破裂形成大量胆红素,而且因为新生患儿在肝功能生长发育方面并未完善,对胆红素的转运过程无良好功能,极易发生黄疸。胆红素浓度的上升现象往往导致患儿机体及生命安全受到严重不良影响。蓝光照射疗法对新生儿黄疸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长时间蓝光照射,使用较为简便,实用性高,但极易导致患儿产生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均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到海南省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断标准,经患者家属同意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30d,平均年龄为(12.5±2.3)d。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5~28.5d,平均年龄为(9.1±1.8)d。两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前对所有患儿进行葡萄糖补液,纠正患儿的酸中毒等,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的患儿,给予及时的吸氧避免缺氧或者窒息,进行其他的对症处理。本组研究中所采用的XHZ型新生儿黄疸治疗箱由武汉华兴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给予长时间蓝光照射治疗,治疗前使用黑色的布将患儿的双眼、生殖部位遮盖,暴露其他部位,将患儿放置在蓝光治疗箱中进行蓝光照射,距离灯光35cm左右,照射时间持续16h,每天1次,定期为患儿翻身,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组:给予短时间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照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照射时间为8h/次,间隔4h后进行第2次照射,每天2次,坚持治疗1周。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①治疗一周后的临床疗效;②平均住院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③血清胆红素水平;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胆红素浓度采用由北京奕瑞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O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1.4疗效评价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儿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在80μmol/L以下;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与治疗前下降90μmol/L左右;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的改变,血清总胆红素含量没有明显的改变且有上升的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临床疗效采用例数(%)表示,两组治疗指标及血清胆红素水平采用均数±标准差(珋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儿治疗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的变化,观察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正常,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中有2例患儿出现轻度的腹泻(4.0%),停止照射后症状消失。

3讨论

新生儿黄疸作为儿科常见病,常伴有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新生儿黄疸出现在新生儿出生28天内新生儿体内胆红素肝细胞摄取能力差,并且由于器官发育的新生儿不成熟、不在肠道建立正常菌群,很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是非常快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疾病,如果不及时降低体内的胆红素,可导致新生儿脑细胞损伤。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不能有效地防止患者大脑中过量的胆红素,一旦大量胆红素进入病人的大脑,会导致患者严重的神经和听力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新生儿胆红素升高对黄疸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目前在治疗新生儿黄疸上普遍使用蓝光照射,近年来,蓝光照射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光照治疗的临床机制在于胆红素能够吸收光线,受光照射的胆红素将被分解为异构体,将新生儿体内非结合胆红素通过氧化以及异构化作用转化成尿液排出体外。但是有关蓝光照射时间在临床疗效的表现上呈现不同看法,持续性蓝光照射不仅可以明显改善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加快促进患儿病情痊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快速促进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且副作用少。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黄疸持续长时间蓝光照射会出现腹泻反应,提示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会给新生儿带来一定的损伤。并且采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较长时间蓝光照射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浓度,有助于患儿早期康复,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与谷湘晖的临床研究结果相一致。

4结论

综上所述,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改善血清胆红素浓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杨丽清,江英.冷光源蓝光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746-2747.

[2]黄艳春,彭曙辉.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5):3944-3946.

[3]杨春鸿,金晓秋.蓝光间歇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3):3799-3800.

论文作者:涂一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  ;  ;  ;  ;  ;  ;  ;  

新生儿黄疸应用多次短时蓝光照射对其血清胆红素浓度及不良反应的改善作用论文_涂一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