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杜林理论中的认识论辩证法_反杜林论论文

论反杜林理论中的认识论辩证法_反杜林论论文

论《反杜林论》中认识论的辩证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识论论文,辩证法论文,杜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反杜林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它不仅在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上占居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在此部著作中首次集中论述了关于认识的辩证法问题。针对杜林所宣扬的形而上学的真理观——“永恒真理”的谬论,恩格斯着重论述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恩格斯指出:人类认识运动是一个矛盾过程,即人类认识运动是一个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运动过程。认识过程本身的这种矛盾,决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成果,即真理与谬误也是相矛盾的。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同时由于这个矛盾又引申出了真理自身的矛盾,即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自身的矛盾,决定了真理是发展的,同时认识过程本身的矛盾,也决定了真理是个不断地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不断地向前发展的。

一、认识过程本身的矛盾决定认识成果的矛盾

首先,认识过程本身就是矛盾的。杜林之所以追求“终极真理”的体系,是因为他不懂得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基于实践基础上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否承认认识是个过程,而且是个矛盾的过程,这是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根本分歧,也是恩格斯和杜林的根本分歧。恩格斯针对杜林的错误,着重论述了人类认识过程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运动,阐述了认识过程的矛盾运动。“一方面,要毫无遗漏地从所有的联系中去认识世界;另一方面,无论是人们的本性或世界体系的本性来说,这个任务都是永远不能完全解决的。”〔1〕因此,认识中的矛盾, 是由认识的主客体所决定的。从认识的客体——世界的本性来看,它是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统一,这是认识过程矛盾性的客观基础。从认识的主体——人的因素来看,人的思维、人的认识的辩证本性,就是客观世界发展过程的辩证本性的反映。恩格斯正是科学地分析了认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本性,从而揭示出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的认识过程是有限与无限矛盾展开的过程。“这个矛盾不仅存在于世界和人这两个因素的本性中,而且还是所有智力进步的主要杠杆。”〔2 〕恩格斯肯定了认识过程中有限与无限的作用,同时也发现了人类认识又是遵循个别——一般——个别这个秩序的,即在认识秩序中存在着一般与个别的矛盾。这是由于客观事物本身就是个别与一般的矛盾统一体,在个别事物中都重演着一般的规律,只有通过个别才能认识一般。人们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观察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再来指导具体事物,这就是个别——一般——个别。

其次,由于认识过程本身就是矛盾的,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成果必然也是矛盾的。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真理与谬误的矛盾,同时由于这个矛盾又引申出了真理自身的矛盾,即真理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由此可以看出,在认识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基本矛盾:真理与谬误的矛盾,真理自身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矛盾。在这两对矛盾的推动下,认识不断完善,真理不断发展,即真理不断地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这是真理自身的矛盾运动。真理同谬误在认识过程中既对立又统一,它们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因此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构成了认识中的基本矛盾。但对于二者的关系,在我国哲学界一直是很有争议的,表现为包含论和不包含论两大派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真理的界限问题明确指出:“真理和谬误,正如在一切两极对立中运动的逻辑范畴一样,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3 〕“只要我们在上面指出的狭窄的领域之外应用真理和谬误的对立,这种对立就变成相对的。”〔4 〕就是说真理与谬误在确定的范围内,二者有着严格的界线,不可混淆。同时又要看到,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并不是象杜林所说的那样,是绝对对立的,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二者的对立才具有绝对意义。正因为二者的对立是有条件的,所以当二者的条件发生变化时,二者的对立就具有了相对性。“如果我们企图在这一领域之外把这种对立当作绝对有效的东西来应用,那我们就完全遭到失败;对立的两极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5〕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可变的, 才使得真理与谬误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再次,认识运动本身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也决定了正确的认识也有相对与绝对之分。因此,认识过程中的另一对矛盾是真理自身的矛盾:即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矛盾,它反映着认识中的正确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表明了真理的两重性: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并且这种正确认识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因而是绝对的;另一方面任何真理又都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的一定层次、一定范围、一定过程的正确认识,它不是对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的最终最完全的认识,因而它又是相对的。因此,恩格斯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和先前的一切阶段一样地都不是最后的。”〔6〕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正确认识, 都是不够完善的,具有相对性。这是由认识过程的矛盾所决定的;一方面人们不可能穷尽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而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类或个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有限的,因此一定阶段的人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有思维的不至上性和有限性;另一方面从整个人类认识能力来讲,整个人类的思维则是无限的、至上的,因为人类本身是要不断地延续下去的,他们认识真理的能力也是要无限地发展下去的,“一方面,人的思维的性质必然被看作是绝对的。”〔7 〕这就是说整个人类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又不是脱离非至上性的至上性,而是包含着非至上性的矛盾的至上性,至上性是通过非至上性实现的,”只有辩证地看待思维的至上性和不至上性的关系,才能正确地理解真理是通过思维的不至上性来实现的,才使得一定历史阶段的认识成果和真理具有了相对性,同时还由于思维的至上性的实现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在至少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才能得到解决。”〔8〕 要达到全彻底地认识整个客观世界,不是一代人或几代人所能完成的。认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真理由相对走向绝对这个过程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只要客观世界在发展,人类在延续,人类认识运动就永远也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而达到杜林所谓最后的、永恒的真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他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9 〕恩格斯巧妙地运用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关系,很有说服力地论证了真理的相对性。

客观世界的无限发展性决定了对它的反映的无限发展性,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的认识的深化,那些被认为始终正确的、最后的终极真理变得越来越罕见了,这种情况不只是在数学领域,在其它领域亦是如此。真理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止,它的发展是由相对真理而逐渐接近绝对真理的过程,只要客观世界的发展不会终止,人们对它的认识就永远也不会终止。人们每获得一个具体真理,都是对特定历史阶段的一定深度、广度及一定层次的正确认识,我们就是这样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认识而日趋向绝对真理接近。即“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是在一系列相对谬误中实现的。”〔10〕并且它“只有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绝对真理不能脱离相对真理而存在,它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同样相对真理也不可能不包含绝对真理的成份。因此,离开了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和不包含绝对真理的相对真理,都是不存在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一方面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它具有条件性,因而它是相对的;另一方面任何真理又都是绝对的,因为它总是人们在特定的条件下对事物作出的正确反映,它的内容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不是作为两种独立的真理存在着,而是作为真理的两重性存在于真理之中的。

最后,我们看到恩格斯把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作为认识成果的一对基本矛盾,并通过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性的关系论述了真理的相对性,说明了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并没有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恩格斯指出:如果有人喜欢对极简单的事务使用大字眼,那么也可以说是存在“永恒真理”、“终极真理”的,比如,巴黎在法国,人不吃饭就会饿死等等。但是这种作法却是对科学和真理的庸俗化,真理绝不是对极简单的事务的记录,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揭示。恩格斯着重论述相对真理的目的,是针对杜林所宣扬的他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能够达到最后的永恒的真理而阐述的,是为了说明真理是发展的,它的发展是随客观世界的无限发展及人类的无限延续而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它将不断地向绝对真理接近。

总之,恩格斯论述了认识过程本身的矛盾——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决定了认识过程中的矛盾,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真理与谬误的矛盾,而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矛盾则是认识中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即正确认识方面。这两对矛盾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这两对矛盾可以看出,真理在横向上在相对与绝对的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地向前发展,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在纵向上在真理与谬误这对矛盾的推动下,真理不断地战胜谬误认识不断向前发展。从它们的联系看它们都是认识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矛盾,都是主观与客观这对矛盾的表现。从它们的区别来看,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是整个认识中的基本矛盾,而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矛盾,则是这个基本矛盾的一个方面,即正确认识方面的矛盾。这就同一般的认识区别开来,排除了其中错误的认识。

二、实践是认识及真理辩证运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基础

认识过程有限与无限展开的过程,决定了认识过程的辩证运动,特别是真理自身的辩证运动,而这一认识运动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是能够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社会实践的不断向前发展,推动人们的认识不断进步,从而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恩格斯通过对自由与必然辩证关系的论述,说明了社会实践在认识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飞跃的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从前实践这个飞跃的桥梁和客观基础,只能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实践。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11〕“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做出决定的那种能力。”〔12〕这就是说在自由与必然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们通过实践,一旦认识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盲目的必然性”就转化成“为我的必然性”,人们就获得了自由,这就间接地说明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们的认识由不知到知,由低级到高级,由相对到绝对发展过程的客观基础和中间桥梁。恩格斯指出:“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和外部自然界。”〔13〕对于自由来说,认识客观规律虽然是必须的,但还是不够的,自由是以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为基础的社会实践,从而去支配自然界。恩格斯强调对客观世界的支配,这就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中来了,所谓对外部自然界的支配,也就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世界发展的必然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支配和改造世界。恩格斯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4〕火和蒸气机在社会领域中实现了巨大的解放性的变革——这一变革还没完成一半。”〔15〕因此,人类自由王国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人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获得的自由只具有相对的意义。它将随着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而不断发展。并且人类的需要也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人们永远也不会满足于自己已达到的水平,不会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自由,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创造、再探索。无论是人类个体还是人类整体,都是向未知领域前进,向必然王国探索,而这个探索过程,也就是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只要人类犹存,人类把必然王国改变为自由王国的活动就不会停止,人们不断地由必然走向自由,而这一过程的基础是实践。每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都承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随着人类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实践的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类认识也将随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真理同谬误在不断地斗争着,二者的对立统一推动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同时真理自身也不断地进行着矛盾运动,即真理自身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统一,使得真理不断地由相对走向绝对。使认识不断发展,真理不断完善的客观基础只能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即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了人类的认识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三、认识论的辩证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意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关于认识论辩证法的思想,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对加深和推进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恩格斯阐述了认识及真理的发展是个过程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即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必然是一个过程。这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即合乎真理性的认识,自然也是个过程。只要社会主义这一过程没有结束,人们对它的认识就不会完结。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以来,在人类历史上相继诞生了一些社会主义新政权,我国社会主义走过近48年的历程并获得了一些对社会主义真理性的认识,然而,今天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仍在继续深入,我们仍处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再认识的过程中,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和再探索。社会主义的实践在不断向前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它向人们不断提出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新课题,我们只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才能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继续、不断发展。这就说明了人类认识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同样,真理的发展也是一个由相对走向绝对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一个曲折的历史过程。以前由于我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验不足,由于长期以来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形成了若干不适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一段弯路,影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特别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我们原来的社会主义观念、理论、政策、模式进行了重新探讨,大胆地破除了一些旧观念,提出了一系列合乎实际的改革措施,并收到了显著的成效。首先在农村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此基础上改革的重点又转向了城市,并且城市的改革也正在探索中,因此我们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有着重大的意义。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需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这就说明了随着社会及实践的发展,我们的认识也必将随之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就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成果,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加深了社会主义的认识。然而,这些成果的取得,是离不开实践这个客观基础的,这是我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认识的不断发展,真理的不断完善是通过实践来完成的。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继续,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将不断加深,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将沿着健康正确的轨道前进。

注释:

〔1〕〔2〕《反杜林论》第34页。

〔3〕〔4〕〔5〕〔6〕《反杜林论》第88页。

〔7〕〔8〕〔9〕《反杜林论》第84页。

〔10〕《反杜林论》第83—84页。

〔11〕〔12〕《反杜林论》第111页。

〔13〕〔14〕〔15〕《反杜林论》第112页。

标签:;  ;  ;  ;  ;  

论反杜林理论中的认识论辩证法_反杜林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