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陈丹

(衡阳市中心医院血透室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探析与研究对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用心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08月至2017年08月期间接收的58例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并依据掷骰子原则随机将58例患者分为28例对照组与30例实验组。将单纯予以常规护理组作为对照组,将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作为实验组。观察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两组SAS与SDS评分以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进行血液透析期的尿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例如焦虑与抑郁情绪,拉近护患关系,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SAS评分;SDS评分

作为不可逆的疾病之一,尿毒症的治疗方法中有一种被称为肾脏替代疗法,即血液透析治疗,需要给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与预后效果[1]。本文将探析与研究对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应用心理干预的护理模式所起到的临床效果与价值,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08月至2017年08月期间接收的58例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

依据掷骰子原则随机将58例患者分为28例对照组与30例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4.36±5.69)岁。实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5.47±5.98)岁。经过统计学计算,58例患者在等基础资料方面不具有较大差异且P>0.05,有对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常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血糖控制护理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1.2.1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对于初期的尿毒症患者,容易对未来的前途以及透析治疗中可以出现的危险而感到忧心忡忡,因此会陷入悲观、焦虑与紧张的情绪中。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帮助患者重新建立信心,包括健康教育尿毒症与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介绍成功案例。在护理中要注意到患者的性格变化与精神改变,例如少言寡语与性格内向患者突然多话、情绪变动甚至是语无伦次,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给予耐心的心理疏导,多跟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逐渐缓解患者的紧张与焦虑心理情绪,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

1.2.2 血液透析治疗方法健康教育

很多文化程度低与生活拮据的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性与治疗效果半信半疑,经常有患者不听取医护人员给予的正确治疗方案,而更倾向于一些所谓“名医”、“偏方”或者是中草药进行治疗,反而耽误了病情。因此医护人员要给患者讲解清楚血液透析治疗的原理、目的以及重要性,明确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有效维持患者的生命,恢复体力,从而根据病情的改善逐渐减轻患者的抗拒与恐惧心理[2]。

1.2.3 给予相应的社会支持

其实很大程度上,对于患者而言家庭与社会支持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巨大,当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中,容易承受心理、外界、以及经济等多方面的负担,患者家属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与外界的压力,如果此时家属也对治疗失去信心,那么对于患者的信心建立是百无一利的。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家属做好心理沟通与交流,每一次病情的好转都要及时告知患者,并给予患者情感上与生活上的周密支持,让患者感受到社会支持,减轻心理障碍。

1.3 护理观察指标

观察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以及两组护理满意度。SAS与SDS评分越低,代表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好[5]。采用简化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值越高,代表越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计算,计量资料(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用(±s)表示,行t检验比较;计数资料(临床疗效),用率(%)表示,卡方()检验比较。比较二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且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见表1)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SAS评分与SDS评分比较

3 讨论

心理护理干预并非是一种机械性护理任务,而是一种综合心理护理模式。护理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沟通交流与心理疏导的技巧、综合应用心理学与社会学等知识应用与心理护理[3]。

在本文研究中,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SAS、SDS评分远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如下:虽然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良好,但是需要不间断的频繁进行,患者需要承受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以及血液透析治疗所带来的诸多不良反应,容易使得患者情绪不稳定,陷入焦虑或抑郁久久不能自拔[4-5]。对于尿毒症而言,容易丧失对治疗的信心,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是十分重要,面临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建立良好的信心与乐观的心理状态对病情的好转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6]。

综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进行血液透析期的尿毒症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例如焦虑与抑郁情绪,拉近护患关系,建立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许碧琴. 中医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临床效果[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8):104-106.

[2]徐小玲.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3):212-212.

[3]叶蔚蔚,张旭珍. 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负面心理和皮肤瘙痒的影响[J]. 健康研究,2014,36(3):283-285.

[4]孟莹. 心理护理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17,30(13):144-145.

[5]陈少琼,徐丽君,杨开莲. 对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6,35(4):161-161.

[6]齐士君,刘旺兴,田小莲.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1):92-93.

论文作者:陈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6

标签:;  ;  ;  ;  ;  ;  ;  ;  

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护理的效果研究论文_陈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