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理解论文,背景论文,关系论文,知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298(2008)05-0058-04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阅读理解的产生取决于两类信息的交互作用:一是读者头脑中的背景信息,即人脑中的信息积累和储备,也被称为世界知识或图式;一是文本所呈现的课文信息,即课文本身的意义,它来源于作者的创作,以文本的形式呈现,为读者所诠释。语文教材选文广泛,课文信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而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头脑中的背景信息则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为此,教师常常会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背景知识以弥补学生背景信息的不足。背景知识是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如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缘起及社会影响等。近年来,随着接受美学等理论的兴起,人们开始对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的引入提出质疑,阅读教学中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课文信息及阅读理解的关系成为问题的焦点。
一、背景信息和课文信息是决定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
阅读理解是背景信息和课文信息交互的结果,背景信息、课文信息是决定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
背景信息对阅读理解有重要作用,其存在是完成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其激活是完成阅读理解的充分条件。图式理论认为,阅读理解首先是输入一定的信息,然后在记忆中寻找能够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当足以说明这些信息的图式被找到或者某些图式被具体化以后,就产生了理解[1]。这里图式即是背景信息,要找到能说明新信息的背景信息,首先要有相应的信息存在。如果读者完全没有与文本有关的信息,那么文本就无法对读者产生意义。同时,大脑具备相应的背景信息只是形成知识表征、产生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倘若这些背景信息得不到激活,就无法提取出来与新的信息整合,也无法产生阅读理解。
课文信息是决定阅读理解产生的必要因素和动力源泉。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俗语非常准确、形象地展现了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的关系。缺少背景信息,课文信息对大脑的刺激好似枯井汲水,而没有课文信息,再丰富的背景信息也无用武之地,找不到与之匹配的归宿地。另外,人在阅读时,通过语言文字感知课文信息,自动地向长时记忆发送信号,激活相应的背景信息,并与之交互,阅读理解便产生。在此过程中,背景信息是被动参与,而课文信息则是主动进攻。当然在整个阅读理解中,人是操纵者、驾驭者,没有人的操纵,课文信息仅仅是一堆不确定的漂浮物,沉浸在“静静的文本”中,但没有它,人便失去操纵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课文信息是阅读理解的动力源泉。
二、背景知识是连接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的桥梁
决定阅读理解产生的必要因素是背景信息和课文信息,但当两者无法交互时,背景知识可以帮助阅读理解的产生,背景知识是连接背景信息和课文信息的桥梁。
(一)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的关系
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它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首先是二者在概念、形式上的区别。从逻辑学的角度,作为概念,背景知识和背景信息是全异关系,背景知识指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而背景信息指人脑中的信息积累和储备,两者的内涵和外延没有相同的地方。从形式上看,背景知识是外显的,以文字、语音、图画等多种形式呈现;而背景信息是内隐的,贮存在读者的头脑中。从阅读的角度看,背景知识属于新的信息,背景信息是已有的旧信息。其次是二者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所包含的意义或内容看,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有一定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实现背景知识的功能。其联系主要表现为包含、交叉和反对三种关系①。
1.包含
包含指背景信息包含背景知识,也就是说学生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与背景知识相同的信息,甚至超出了更多。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以前背景知识可能只在教学参考书或有限的图书资料中才能获得,而现在通过电视、电影和网络即可轻易获取。以《雷雨》为例:《雷雨》一剧被选入中学教材已是多年,但一般只是选段,过去考虑到学生受信息获取的限制,教师往往将整个剧情作为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而作为经典话剧,现在不仅有文本,前几年还被拍为20集的电视剧,所以学生可能在阅读教材以前通过各种途径已经了解整个剧情,且要比课堂上简短的背景介绍详细、深入得多,此时剧情这样的背景知识就已包含于学生的背景信息中。
2.交叉
交叉指两者部分重合,学生头脑中已具备一定的背景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一部分即是背景知识,而背景知识的剩余部分对学生而言则是新的信息。这种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最为常见。再以《雷雨》为例,设想这样的情形;由于看过电视剧,学生对整个剧情较为了解,也知道作者曹禺,但对于作者为什么写该剧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可能并不了解,那么,如果教师介绍的背景知识包括《雷》剧的作者介绍、写作缘起、时代背景以及该剧在当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等较为全面的内容,但不包括对整个剧情的介绍,这时背景信息与背景知识之间呈现的就是交叉关系,所交叉的部分是“作者介绍”,而“剧情”为背景信息特有,“写作缘起、时代背景和社会影响”则是背景知识的独有内容。
3.反对
反对指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阐述的是同一个大概念下的内容,但两者却是相对的。如《黄河颂》教学实录[2]:
教师教学中引入的背景知识:“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而学生从地理课获取的背景信息则是:“黄河经常给我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如决堤、泥沙淤积等”。
显然,从概念的角度,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都是有关黄河的,但从内容而言,背景知识赞美黄河,而背景信息则是质疑黄河,两者是反对关系。
当然,实际教学中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不是简单地以上述三种关系的某一种单独呈现,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拥有的背景信息千差万别,同样的背景知识对于不同学生的背景信息表现的是不同的关系,这种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
(二)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的关系
从逻辑学的角度,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也是两个独立概念,背景知识虽然是与课文信息有关的背景材料,但其本身具有独立意义;课文信息是指课文本身的意义,从概念的角度看,它与背景知识是并行的。但从内容的角度看,他们存在一致、冲突和冲突限制三种关系[3]。
1.一致
一致指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在内容上完全一致,两者没有矛盾和冲突。如下例[4]: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的背景知识:作者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朴素,描写细腻,感情真切,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他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描绘自然,他的写景散文,无不寄托着他对大自然的无限深情。
课文信息:《春》这篇优美的散文,以生花妙笔,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背景知识没有用大量的笔墨叙述朱自清的生平,而着重介绍了他的散文特点:“富有自然淳厚的美”,这与课文信息“春的生气勃发”是一致的。
2.冲突
冲突指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之间表现的内容矛盾或无关。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相矛盾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少见,较为常见的是无关情形。当与课文信息无直接关联的信息进入工作记忆以后,读者需要抵制这些信息的干扰,这样便导致其加工时间的延长,降低反应正确率,产生冲突效应。如下例[5]:
背景知识:
安徒生,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出生于贫困的家庭,十四岁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去谋生,在那里得到帮助,获得学习的机会,十七岁开始发表作品。
安徒生的创作十分丰富,最出色的是童话,他从小受民间文学的熏陶,爱唱歌,善讲故事,很受人欢迎。这同他后来献身于童话创作有很大关系。安徒生共写了一百六十八篇优美的童话。
课文信息: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
背景知识讲述的是作者安徒生的生平、经历以及文学成就等内容,而课文信息揭露的是皇帝的本质,两者毫无关联。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首先吸收背景知识,并将其暂时存储在短时记忆中,然后再去阅读课文信息。由于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无直接关系,学生要排除这些非相关信息的干扰,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对课文信息的吸收在客观上产生了冲突效应。当然,如果将这些看似无直接关联的背景知识放在课文阅读之后引入,则有可能有助于后续阅读,这里涉及到了一个位置效应问题。
3.冲突限制
冲突限制指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既一致,也冲突。这是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情况,背景知识涉及了与课文有关的各种内容,从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到写作缘起、社会影响等等,只要与课文相关的内容都被收罗进来,其中有些与课文信息无直接关联,有些与课文信息冲突,有些与课文信息一致。例如,以教材选篇《海燕》[6]为例:
背景知识:
(1)教材注释:《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笔名。他是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海燕之歌》发表后,立即引起广大读者注意,成为进行革命宣传的有力武器。列宁非常喜欢这首革命诗歌。他在1906年写的《在暴风雨来临之前》一文中,曾经引用这篇作品,并且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作结束语。
(2)教材提示:《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所爆发的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的统治。沙皇政府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镇压,俄国社会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时期,也是革命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夜。高尔基针对这种斗争形势,写下了富有象征意义的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他的末尾一章。
课文信息:《海燕》以大海为背景,着力刻画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海燕。
在上例中,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呈现冲突限制关系,冲突的部分是:“《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结尾部分,原题《海燕之歌》。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历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高尔基是笔名。他是前苏联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列宁语)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和剧本《小市民》等”。这些内容介绍了高尔基的生平和作品,还引用了列宁对高尔基的评价来说明高尔基的创作地位,这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从阅读理解的角度而言,这些内容既与课文信息无直接联系,还引入了一些更陌生的内容,比如,学生可能会提问:列宁是谁?这样就形成了冲突效应。限制的部分是:“《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一些发达国家所爆发的工业危机蔓延到了俄国。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动摇着沙皇的统治。沙皇政府对革命者进行残酷的镇压,俄国社会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时期,也是革命的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夜。高尔基针对这种斗争形势,写下了富有象征意义的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他的末尾一章”。这些内容是课文的时代背景,尤其针对“象征”二字进行解释,这就与课文信息的“象征意义”达成一致,对阅读理解有益。在阅读的过程中,所有的背景知识都会进入学生的工作记忆,包括冲突和限制两个部分,冲突的信息得到激活,虽然不利于与课文信息整合,但由于限制信息的存在,减轻了冲突效应,因而阅读理解最终得以实现。但是这个过程相对于一致关系的阅读而言,是较为漫长的,因此其抑制作用是存在的,这种抑制作用的强弱视冲突部分信息的多少而有所区别。
因此,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所有的背景知识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发学习兴趣等无疑是有好处的,但在有限的课时中,背景知识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只从与阅读理解的关系而言,那么与课文信息无关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引入课堂,因为其冲突效应会抑制阅读理解。另外,从课容量的角度考虑,过多地介绍与课文信息无关的背景知识也是不宜的。
三、背景知识与阅读理解
针对某一篇课文的阅读,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和课文信息都有关系,如果只从背景信息与背景知识的关系考虑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作用,那么课文理解在哪里?如果只从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的关系考虑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作用,那么学生在哪里?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及课文信息的关系共同影响着阅读理解,只有了解此,才能更好地利用背景知识,促进学生阅读,以下表直观呈现。
(一)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一致
当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一致时,情况较为复杂。首先,当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一致、包含于背景信息时,背景知识能刺激背景信息的恢复,从而快速完成阅读理解。虽然此时背景信息可以与课文信息直接交互,从课容量的角度而言,背景知识是多余的,但本文针对的是关系研究,故从客观的角度而言,背景知识促进阅读理解。
其次,当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一致、与背景信息交叉时,促进阅读理解。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的交叉关系决定了它可以扩充学生原有的背景信息,丰富背景信息,而且被改善的背景信息又与课文信息一致,使得它与课文信息的整合轻松快速,从而有利于阅读理解的产生。应该说这是教学的一个理想境界,既没有减少课容量,造成浪费,又保证了阅读理解的顺利产生。
最后,当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一致,但与背景信息反对时,抑制阅读理解。背景知识的作用是连接课文信息与背景信息,虽然与课文信息能保持一致,但由于与背景信息的反对关系,它首先不能与背景信息整合,反而在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中增加新的屏障,是“费力不讨好”的典型表现,也是教学中常犯的错误。
(二)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冲突
当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冲突,无论它与背景信息处于何种关系,包含、交叉或者反对,都阻碍阅读理解。课堂教学需要激活的是有用信息,不是无用信息,当背景知识包含于背景信息时,用学生头脑中本就有的、与课文信息冲突的背景信息来与课文信息整合,无疑阻碍阅读理解,教学的意义何在?当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交叉时,虽然可以扩充背景信息,但被替代的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背道而驰,越走越远,阅读理解无从产生。当背景知识与背景信息反对时,背景知识既无法与背景信息整合,也无法与课文信息整合,它严重阻碍阅读理解。
(三)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冲突限制
当背景知识与课文信息处于冲突限制关系时,抑制阅读理解。背景知识包含于背景信息,阅读理解可以产生,但速度较慢;当交叉时,情况较为复杂,如果限制信息与背景信息交叉,通达的速度稍快,但如果冲突信息与背景信息交叉,那么速度更慢;当二者反对时,无法产生阅读理解,因为本就难以通达的背景知识无法与背景信息整合。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背景知识不是阅读理解的必要条件。阅读理解的产生取决于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的交互作用而非背景知识,只有当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无法交互时,才需要引入背景知识。第二,不是所有的背景知识都能促进阅读理解,只有当背景知识既能与背景信息交互,又与课文信息一致时,才能完成其桥梁作用,连接背景信息与课文信息,促成两者的整合,形成知识表征。需要说明的是,背景知识的引入有一个位置效应问题,背景知识在课前、课中、课后引入会有不同的效果,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注释:
①这里所谓“包含、交叉、反对”借用了逻辑学的术语,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学的概念间关系,因为本文只从内容进行界定,而非概念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