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行各业在改革春风的沐浴下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其中建筑工程行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且近些年以来,可以明显的看出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公司和开发商要想在建筑行业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严格管理建筑施工的造价问题,尤其是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的管理方法。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概述为首要出发点,论述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管理的特征,并且针对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前、施工过程中以及施工后等三个阶段的造价管理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管理方法
前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项目投资建设的一个关键部分,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工期长,涉及面广泛,意外风险未知,所以导致工程造价预算未知因素难以准确预测,因此工程造价整个过程的合理管理和控制对投资项目而言相当重要。所以,对地基基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进行研究并掌握造价预算进行合理控制的方法,成为时下建筑施工的重要关注点。尤其是近些年,能够看到很多的建筑工程在不断崛起,并且以极高的效率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建筑物,因此,建筑公司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对地基基础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严格的管理,对预算进行一个很好的预算。由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对建筑工程成本有着整体把控的作用,随着建筑工程的整体项目的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也慢慢变成建筑企业领导人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不仅建筑企业领导大多认为这一环节是企业投资的重要根据,更关系着企业是否获得利润,该项建筑工程是否能够盈利,所以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预算的准确率。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造价,从字面意思看是指项目建设工程所需的总费用,详细来讲包括财务费、预备金额、工程建设金额、机械设备金额、以及其他金额等。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则是指采取相应合理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以明确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分配好管理任务为基础,系统地控制和管理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项目建设收益,提高工程建设水平质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主要形式是货币形式,是一种货币体现,其反映了整个工程建设所需要的整体费用。换句话说,任何一件工程的实施和管理,都离不开对这项工程进行预算的规划和管理,建筑行业进行工程造价预算,这在大学里设有专门的课程,就是工程造价,并且对整个工程实施进行一个宏观和微观的分析。从图纸的设计、材料的选择、施工的方法再到整个工程的具体施工等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预算控制,本着节能高效的施工原则,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进行周密的筹划。这种预算控制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工程建设能正常运作,顺利完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无法将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落实到位,轻则导致预算费用超支,重则损害建设投资双方的关系,甚至导致整个项目延期。
二、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的特征
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系统性
无论是对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每一个工艺流程的造价管理,还是针对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的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以及决算管理等等,都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因为对地基基础的建筑施工造价,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而且建筑行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工期比较长,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再加上每个建筑工程都会包含很多个施工项目,因此地基基础建筑施工的造价管理具有系统性的特征。
2.2多阶段性
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还具有多阶段性的特征,这和系统性特征不同,多阶段性主要是指在整个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施工中,包含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等三个阶段,并且针对每个阶段,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有不同的造价管理方法,从造价评估到预决算阶段,都体现出地基基础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多阶段性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多主体性
地基基础建筑施工不是单独存在的,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物体都能找到与之关联的主体,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也不例外,而且与之关联的主体还不止一个,例如施工单位、开发商、投资商、监理部门、造价管理部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等等,因此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还具有多主体性的特征。
2.4动态性
除此之外,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还具体动态性的特征,所谓动态性,是指建筑行业在社会市场中本身就具有动态性,而且会随着市场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另外,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还会受到当地社会习惯、环境因素、风土人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都会对地基基础建筑施工的造价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整体运作过程中,地基基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与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完工有着直接的联系,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
地基基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如果预算管理出现在建造过程中时,可能会导致很多不可控的场面出现,有时还会出现返工现象,甚至变更设计方案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原造价增加,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例如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就需要对整个材料的选择、施工的工艺流程选择等很多方面进行预算分析,从而决定这个建筑工程总体上大概需要的预算是多少,从而进行合理的拨款,当然也需要考虑到由于材料或者是方法不当引起的资源浪费,从而增加了整个工程的预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有对整个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预算管理方法进行合理的分析,才能够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3.2是实现工程最大效益的主要方式
地基基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还是实现工程最大效益的主要方式。只有在对工程建设预算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才能确定在可操作的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最优惠投资,才能将在建筑工程实施的整个期间的消耗成本降至最低,从而进一步实现成本最小化,并且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最大效益。
四、强化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的方法
4.1施工前的造价管理
在进行地基基础建筑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招标以及投标环节的造价进行严格的管理,并且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竞标的原则,选择出合适的施工单位。其次为了达到对地基基础工程造价预算合理进行管控,就需要合理管控预算控制人员,在进行预算管控之前,就必须切实地对施工图纸有深刻的了解,熟记于心,准确掌握工程设计人员的真正目的,及时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注重控制施工设计图纸不合理的方面。预算控制人员能够合理地应对设计图纸的变更,从而很好地预防造价预算超支的现象。
4.2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
在进行地基基础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造价管理,建筑施工尤其工期长、耗费资源多,所以对施工进度的造价需要进行准确把握,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建筑施工的质量,减少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带来的成本损失。
4.3施工后的造价管理
在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完工阶段,需要对整个施工的预决算的造价进行分析,包括施工各个阶段的合同、成本管理资料等等,从而使得整个地基基础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更加准确,同时还应该考虑到成本的消耗问题,并且分析每一个工程项目成本损失的原因,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效益最大化。
结语
本文通过对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造价管理方法进行具体分析可以看出,在现代化社会建筑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地基基础建筑施工的造价管理,并且制定一系列的造价管理方法,从而更好的保证地基基础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吕贵猛.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2017.
[2]侯谕论. 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 门窗,2017.
[3]杨建良. 钢管桩基础托换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7.
论文作者:姚伟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建筑施工论文; 地基基础论文; 预算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