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莺[1]2000年在《五彩的砂砾,凡人的传奇》文中研究说明在灿若群星的美国南方作家中,女作家尤多拉·韦尔蒂(1909-)是一颗别具光辉的恒星。直至二十世纪最后十年间,她依然受到美国国内及国际上一些重大文学奖项的垂青,声望不减。 韦尔蒂以短篇小说成功地步入文坛,继而在中篇、长篇小说及评论和散文写作中尽显其才,但她最钟情和擅长的还是短篇小说创作。她的作品题材丰富、手法不一。总体而言,多样性是韦尔蒂创作的鲜明特点。本文以韦尔蒂的短篇小说为例,分析她与南方文化的关系,对贯穿其作品的主题和方法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不尽成功之处作了简析。 韦尔蒂生长在南方,父母却是北方人。因此她既能把创作扎根于南方文化的沃土,又能客观地估价南方的历史和现状。她强调地点和环境所给予小说的真实感。她的故事必然以某一具体的地点为背景,有了这坚实的土地,她非凡的想象力才得以自由驰骋。韦尔蒂善于在她熟知的生活中获得灵感,无疑,南方生活是她灵感的源泉。早年因工作韦尔蒂走遍了家乡密西西比州的城镇和乡村,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用相机留下许多难忘的景物和动人的面孔,用心灵感受着平凡生活中的不凡意韵。正是这些体验激发了她写作的冲动。除了自身的文学素养,韦尔蒂的成功也得益于南方民间口头文学的潜移默化。她笔下的人物都是南方式的。他们的言行极富戏剧性,或夸张幽默,或粗卑不堪,读起来声情并茂,跃然纸上,作品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南方文化的一些特质,如家族观念、群体关系等在韦尔蒂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但她并不着意于描述社会的兴衰和家族的沉浮,而足以此为载体,展现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情感和矛盾,表现个体的困惑、悲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疏、离合。她以哲人的眼光洞察来源于人类心灵深处的神秘,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不为人知的痛苦、困挠和梦幻、希望,揭示复杂深奥的人生哲理;她以艺术家的想象力塑造从贵族到农大的各种人物形象,展现人对自我的探索,对爱与美的渴望,对生活意义的追求。 韦尔蒂在写作技巧方面的锐意创新是引人注目的。有评论家认为,韦尔蒂对短篇小说艺术所作的贡献主要是在小说的形式上。欣赏她的作品绝不仅限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韦尔蒂创作技巧的三个突出的方面:想象与现实的融合;象征与神话的运用;绘画与摄影技巧在写作中的体现。 想象在艺术创作中的伟大作用是无庸置疑的。韦尔蒂的杰出之处在于巧妙地让现实与幻想同时主宰读者的视野,产生亦真亦幻的效果。她的许多故事讲述的似乎是现实中平凡人的生活,但人物和事件往往有悻常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能接受其可能性。梦幻世界中的荒谬其实正是现实世界日趋荒谬的反映。韦尔蒂对神话典故的运用出神人化,、她婉约的象征手法使作品处处暗含深意.象征和神话赋予平凡的故事史诗般的传奇色彩,普通人的言行被放在宗教和文化的层面上来解读,小说的寓意更为丰富深刻,并具有古老永恒的神韵。象征的含蓄和神话的悠远也能更巧妙地表现韦尔蒂所关注的人的神秘性。韦尔蒂曾学习绘画且擅长摄影,这丰富了她的写作手法。她对大自然景物细致人微的描写使故事更为真实可信;而以光、影、色所形成的视觉效果和格调氛围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韦尔蒂值得称道的创作特色不限于此。她的缚思文彩使不起眼的砂砾变得五彩斑斓,把平淡无奇的生活演绎成精彩的传奇。她的创作既有特定的文化根基,又摆脱了许多南方作寥难以释怀的历史情结。她更关注人类的共性和叙述形式的革新,并从南方文学中解放出来,为后来者开劈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本文最后部分对韦尔蒂的创作特色作了总结,并指出她的作品中也有不甚成功之处,尤其是后期的短篇小说不乏冗长、晦涩之作。
范稳[2]2003年在《水乳大地》文中提出澜沧江大峡谷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不同民族、不同宗数间从争斗到交融的艰难历程:喇嘛、神父和东巴祭司们借助各自的神灵与“魔鬼”的交锋;土司、部落头领和纳西族盐民们的财富和生存引发的掠夺和抗争。然而仇杀难以阻隔爱情,况且纳西人的村庄里和天主教徙的家中竟寻到了活佛的转世灵童……今天,各种信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水乳交融般和平共存。
周爽[3]2013年在《人教版新课程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选文及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国作品进入我国语文教材已经有93年的历史,随着政治、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以及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外国作品也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外国作品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异域文化,通向世界的窗口,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很多一线教师和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实践研究和理论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在此基础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做了更进一步的拓展和探讨。本文以人教版新课程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选文情况、选文原则、编排体系、选文价值,指出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外国作品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对外国作品选文、编排以及教学方面的建议:拓展外国作品选文的地域、建立外国作品独立的编排体系、背景还原和多元解读教学策略等。以期为语文教材编写者编选外国作品和一线语文教师的外国作品教学提供可供深入探讨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五彩的砂砾,凡人的传奇[D]. 农文莺. 广西师范大学. 2000
[2]. 水乳大地[J]. 范稳. 中国作家. 2003
[3]. 人教版新课程中学语文教材中外国作品选文及教学研究[D]. 周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