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施工中常用到的一种技术,它是各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产物。本文通过对深基坑支护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探究其在领域内的应用,旨在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 GDP 的日益增长,很多城市中一栋栋高楼大夏拔地而起,这些大型建筑不仅仅是用来居住生活的,还有很多是一些大型的商业建筑,为了满足商业建筑的需要就要在建筑的底层建设地下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质量,因此不得不将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运用到低层建筑中。在实际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为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很可能是该技术无法解决的困难,从而对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造成很大的麻烦。
1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概述
1.1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
基坑工程的概念是,在实际建筑施工开挖过程中,为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质量以及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加以保护而进行的相关措施。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基坑支护处理方案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处理方案。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深基坑工程技术,不但能够对地下工程施工的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还能够全面提升上层建筑的使用,尤其是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及实用性,实现建筑业的“上天入地”。举例来讲,对于那些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建筑选址,基坑支护的结构建设会比较容易一些,因为对于这种本身土质条件相对突出的基坑支护结构在开挖深度上不需要太大,而且还可以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放坡开挖来降低难度加大利用度。不仅如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可忽略建筑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性,他们必须考虑到实际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利用基坑支护技术给与相应的解决方案。
1.2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特点
(1)地域性特点。中国具有广阔的国土资源,地区的土壤作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求地区性深基坑支护工程务必要依托不同的土壤特点以及地区发展实际选用对应的支护方式;(2)多因素性特点。虽然目前我国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获得了迅速发展,可是由于基坑失稳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部分地区事故发生的概率甚至已经高达30%。引发失稳事故的原因来自于多方面,例如在进行施工前的探勘工作不完善、数据信息准确度不够、实际施工过程中支护设计分析不全面、施工管理和监督工作不到位以及施工质量不合格等;(3)复杂性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实施前,专业人员要对基坑工程的土质进行勘探,可是在实际勘探的时候,用于计算的土质信息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及片面性,无法全面地体现出准确的土壤性质,最终由于所得结论的保守性而降低整项工程的安全度,除此之外工作人员测量土压时,专业技术人员都会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以及库伦土压力理论,但是这些这理论虽然有相应的科学性,其建立的条件却都是一些想象性的假设。一旦实际土壤随着环境、气候以及季节等因素变化,其对应的所有信息数据也会产生相应变化。
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具体的实践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已经在建筑工程中逐渐的成熟。依据实际的地形、土壤的特征以及投入的则产等建设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机制。目前我国的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深基坑施工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选择基坑支护方法
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可以简单地分成三个方式来进行,主要是混合式、悬臂式以及重力式三种支护结构,就比如说悬挂式支护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深基坑支护技术,这种技术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且工程耗费的成本较低,施工主要分为五个重点:测量放线、桩基施工、基坑开挖、灌注桩与护壁的连接以及上下护壁的连接,只要在支护施工中抓住这几个重点,就一定能在实际施工中加快进程,保证建筑的质量。
2.2 钢板支护和土钉墙支护
钢板支护具有很好的挡水性能,钢板庄支护能够在八米以内的深基坑使用,经常是使用在软土质的建筑施工中,钢板庄支护能够进行重复性的使用。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噪音问题。土钉墙支护是十分经济的支护于段,起到保护土体的作用,土钉墙技术还可以使用在5米之内甚至于巧米左右的深坑基中,通常是与其他的支护方式一起使用,成本比较低。但是土钉墙支护技术不适用在地下水位很高的地方,并且其受到周边建筑的移动影响很大。
2.3 排桩支护和地下连接桩
排桩支护具备很强的灵活性,能够使用的范围也比较大。这项支护技术可以使用在比较软的土质中,经过对支护桩的注浆防水方式进行支护。由一定数量的挖孔桩形成的柱列式排列,可以使用在土质好且地下水位不高的地方。水泥搅拌桩能够在深基坑周边土质很软且地下水位很高的地区进行使用,能够防水的时候还能够挡土。最后就可以选用密排钻孔桩的时候,依据基坑的深度实行合理的选用。
2.4 基坑周边的保护工作
在进行前期的挖土工作时,必须要对深基坑的施工现场进行保护,以防产生破坏的问题。同时还要防止表水渗透进基坑裂缝中,避免支架的移动,从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雨季施工的时候,基坑四周的地面水必须要进行排水处理,雨季开挖土的方式要在基坑标高之上留十五到三十里面的泥土,等到天晴的时候再进行开挖工作。
2.5 深基坑监测工作
在实际的深基坑施工中的环节比较多,其中的影响因素也很多,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要使用全方位角度的监测方式进行二十四小时的监控,以便能够对维护结构、支护的沉降以及土体的变形及时发现。只要出现问题就能够快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在使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时候,其具备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其具有的特征让其成为基础工程中的关键技术,同时也保障了基础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必须加强基础工程的建设,分析工程的具体情况,确保高水平地完成基础工程。因此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发掘问题并进行持续的完善,从而发挥出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仲新,徐兴旺.简述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88-00088
[2]刘程乾.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论述[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102-00102
论文作者:季振冬,陈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土质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