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数量以及规模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建筑工程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管理人员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控制因素的强化措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进度控制措施,然后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及其强化措施进行科学解析,以期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控制因素;强化措施;质量管理
一般来说,提高施工过程的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能为企业树立良好行业信誉形象,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
1 建筑工程管理进度控制措施
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需要企业对工程进度实施科学控制,而建筑工程管理进度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下列3点:首先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其主要考虑工程投资、设备材料以及场地布置等多种因素。其次对建设项目进展的全过程进行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比较,当发现偏离控制目标则需坚决纠正。最后进度协调主要针对安装、土建等施工单位、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之间的进度搭接,其主要保障工程正常施工秩序。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及其强化措施解析
2.1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作为现场质量控制的核心要求,其实际影响因素分为人员、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材料以及环境[1]。实际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人员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要求,并且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工作。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查转化为施工过程、工序质量检查,同时强化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从而将相关经验用于下一阶段质量管理方面,这样有利于提升质量水平。对于事前控制来说,质量管理人员应对于施工的重点位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一些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难点以及潜在的质量问题均需制定出具体的处理方法,如人力、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方案等,这样有助于施工前期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制定阶段,技术人员应及时向施工人员进行具体技术交底工作,,从而明确相关要求以及责任以及做好施工准备过程检查。
2.2 控制工程成本,提升建筑工程效益
实际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阶段,首先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合同强化企业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和使用计划工作,并且认真合理规划资金支出以及保证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控制质量。相关人员需要对招标文件相关条款进行科学研究,从而实现对投标成本合理预测和控制,并且编写高质量的标书对索赔以及有利的合同条件进行基础保障。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应使用新技术、新方案降低施工成本,从而实现施工方案优化的目的。同时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人工费以及机械使用费实施合理控制,并且保证施工完成后的成本核算工作质量,从而防止出现经费的多支、乱支情况[2]。
2.3 制定进度计划
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计划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工作、施工流程、施工过程衔接以及工程物资和人力资源协调配合,通过进度计划合理分配劳动力和物资,并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平衡工期时间分布情况,进而避免出现窝工现象以及资源浪费。质量管理人员可以使用动态跟踪和动态检查方法对工程施工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检查,进而降低施工拖延产生的经济损失[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做好各个环节的技术交底工作,并委派专门人员进行跟踪负责,对违章作业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理,从而有效消除不安全因素以及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一般来说,技术人员应当重点做好下列具体措施[4]。
首先依次做好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层层把关工作,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其次检查和督促施工企业完善安全生产以及相应的教育培训制度,并且制定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从而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对于一些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以及责任不明确的施工企业,应当要求限期落实整改。
再次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专项经费,应当做到专款专用,并且制定相应的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使用行政手段收取风险抵押金。对于单列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专项经费来说,其需设立独立资金账户,报建阶段进行统一收取。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应根据各阶段施工安全评价的达标情况进行分阶段拨付,这样可以保证专项费用的正常使用,从而防止出现违规挪用或不投入的情况。
接下来根据施工情况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档案库。针对建设各方单位违规和不良行为,应当进行记载建档和公布,并在有关单位资质审查、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审查、项目经理及其它相关资格人的资格审核等方面,依法进行行政处罚,这样可以有效规范行为的良性循环、良性发展。
最后制定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制度,还需建立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同时根据不同施工要求制定应急救援预案。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本地建筑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增强本地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的抢险救援能力。
2.5 提升质量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一般来说,建筑企业应当认真做好人才的储备和吸收工作,这样有利于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可为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建筑企业需要采用多种形式强化企业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侧重人员实践技能培训,并且加强理论知识教育,从而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员工的质量意识。对于建筑企业员工来说,其需不断更新自身的技能和知识,进而提高专业技能水平,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工程质量管理质量。
2.6 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工程建设过程需要的设备、人员、物质、施工材料和其他物资,其中相关施工材料应根据实际施工要求进行选择,其不仅需要保证材料供应较为充足,并且还应避免出现偷工减料、贪污腐败等问题。相关人员组织阶段需要基于择优录取的基本原则,并且保证办事人员诚实负责的工作态度,其需要相关人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同时材料使用方面需要保持和项目规划的一致性,并且保证质量检测人员严格检测合格后才可施工使用,如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应禁止其进入施工区域。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数量相对较多,这就要求全体工程工作人员认真做好各个控制因素的强化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3.
[2]王丹.浅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1):231.
[3]帅欢喜.刍议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J].民营科技,2011,(07):213.
[4]杜薇.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控制因素分析[J].门窗,2014,(06):77.
论文作者:张继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进度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