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PICU压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杜秋香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PICU压疮管理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办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压疮几率为5%。对照组患儿的压疮几率为2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压疮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患儿管理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加强了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使其获得了更多的舒适感,最终减少了患儿压疮的几率,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PICU;压疮;管理;集束化;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216-02

在PICU室治疗的患儿病情严重,肢体功能下降,长时期使用镇静剂,身体活动不自如,很容易导致压疮。这样,不仅给患儿带来身心损害,还会引起家属不满,进而引发医疗纠纷,降低医院的声誉[1]。因此,临床上必须引起重视。近年来,在重症患儿监护中逐渐应用了集束化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针对治疗难度大的疾病,效果显著。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在PICU压疮管理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取得的效果。对我院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儿进行研究。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后,明显降低了压疮发生率,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在重症监护室治疗。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40例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在29天~14周岁。有17例为先天性心脏病,10例为脑炎,8例为药物中毒,5例为严重营养不良。在40例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为29天~14周岁岁。有16例为先天性心脏病,11例为脑炎,9例为药物中毒,4例为严重营养不良。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皮肤清洁、翻身、按摩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具体步骤为:第一,开会讨论,制定可行性的护理办法。对护理人员统一培训,保证操作正规化。第二,实施连续皮肤压疮风险评估。针对高危患儿,每班都要进行评价,直到解除风险。针对没有高危风险的患儿,在病情变化、手术后进行评价。护理人员每天为患儿擦拭皮肤,及时发现问题,促进血液循环,做好皮肤清洁工作[2]。责任护理每天检查患儿皮肤,包括皮肤受压处、引流管口、管道固定处等。第三,对高危压疮风险患儿的护理。首先,在床头悬挂警示牌。其次,给患儿皮肤上粘贴水胶体敷料。再次,每隔2小时,帮助患儿更换体位[3]。最后,无法更换体位的患儿,提供水枕、水床。为患儿放置由消毒液、营养液制成的水枕,并排放置2只,可以形成温暖的水床。最后,在整个护理的过程中认真记录相关情况。

1.3 评价指标

本组研究中选择4个等级的评价指标。Ⅰ期:皮肤完整,局部红斑,按压患处后,不褪色。Ⅱ期:表皮、真皮缺损,有破溃性血清水疱。表面有浅层开放性的粉红色创面。Ⅲ期:全层皮肤组织缺损,皮下脂肪可见,但未暴露肌肉或者肌腱。Ⅳ期:全层皮肤组织缺损,肌腱、骨骼外露。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统计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或t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上述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儿的压疮几率为5%。对照组患儿的压疮几率为20%。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压疮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所示。

3.讨论

压疮给患儿带来很大的身体损害。同时,还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并可能引起医疗纠纷,进而对医院的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除此之外,压疮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不利于实施优质护理。然而,患儿在重症监护室中,由于病情严重,侵入性管道多,镇静剂持续使用,再加上患儿皮肤本身比较娇嫩,导致压疮的可能性很高[4]。除此之外,在重症儿科监护室中,婴幼儿的比例占到一半。婴幼儿头部与下肢的比例较大,这样在仰卧位时,主要的受力点集中于头部。这样,因为下肢脂肪含量少,就会增加压疮的发生率。如果破溃,就会表现为相当表浅的Ⅲ期压疮。本组研究中,有2例对照组患儿的压疮均发生于枕部。然而,因为患儿的头部被厚实的纱布包裹,观察难度大,被护士忽略掉。

临床研究显示,引起压疮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及时评估患儿皮肤损伤的风险,或者病情严重后,未进行及时评估。第二,没有及时更换患儿体位,或者减压不及时。第三,没有应用预防压疮的专用工具。第四,患儿处于重症监护病房中,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疲于随时抢救,没有及时为患儿翻身、更换体位等。应用集束化护理后,更注重干预措施与评估的连续性。这样做,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以及早期压疮的症状[5]。整个护理的过程为:患儿进入到重症监护病房到离开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人员接班与交班,手术前与手术后。在此期间,均全面对患儿的皮肤进行了评估,没有遗漏任何环节。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合理应用了预防压疮的工具,避免了压疮。包括水胶体敷料、水床等。其中,应用水胶体敷料后,给患儿的身体增加了一道保护膜,减少了剪切力、摩擦力,缓解了对皮肤的伤害。应用水枕后,能够使压力分布的更均匀,减轻了对局部的压力。同时,水枕的流动性比较好,方便改变受压情况,避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有效预防了压疮[6]。除此之外,水枕还具有良好的按摩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后,压疮率为5%,对照组的压疮率为2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压疮几率明显降低。对比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在重症监护室患儿管理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重症监护室患儿管理中,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后,加强了对患儿病情的评估,使其获得了更多的舒适感,最终减少了患儿压疮的几率,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明慧,陈秋莲,宋丹丹,张海平.集束化护理在降低难免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18(10):43-44.

[2]叶芸,潘利飞,陈新美,周宝灵.集束化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健康研究,2014,20(06):689-690.

[3]廖瑞雪,孙雪梅.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P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45(34):215-216.

[4]毕爱萍.集束化护理策略在R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6,30(07):283-285.

[5]陈娟.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04):782-783.

[6]孔彩玲,魏春玲.集束化护理在使用有创呼吸机患儿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2015,26(01):127-128.

论文作者:杜秋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在PICU压疮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杜秋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