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居民文化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文化标志,这些隐藏在建筑中的文化标志反应着不同地域 的自然特性。本文主要研究的是鄂西北民居建筑的自然特质。
关键词:民居建筑;自然环境;兼容多元;天地人和
鄂西北是鄂与豫陕渝的毗邻地区,主要指湖北省的十堰及襄阳两市与神农架林区,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文明交相契合之区。因此鄂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具有十分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泽冉特质。
1、民居文化与地域条件的关联性
鄂西北是我国南北环境的过渡带和南北文化的交融处。鄂西北自古就有“四省通衢”的美称,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在这里法院,河南龙山文化在这里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造就了鄂西北地区灿烂的汉水文化,让鄂西北成为了华夏民族核心文化的杰出代表。
作为长江现存历史最久远的干馏,汉江广传千里,上、中、下游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浓郁文化特色。鄂西北所在的中游地区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中西部经济、军事、交流的重要集散地和主要通道。这些历史人文在鄂西北地区的建筑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鄂西北民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元素和思想元素。
2、自然环境的地域性要素
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来说,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利用对国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谐共生”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最直观的反应就是在建筑方面,比如在多雨的江南大多采用斜顶的房屋结构,在干旱的西北人们则选择窑洞作为居住场所,这一点在地貌多样、地势复杂的鄂西北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1 地理位置
鄂西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战时是流民的避难场所,尤其是流民文化为鄂西北的民居建筑带来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明朝中后期,朝廷的腐败导致农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雨水适中,气候温和,南北文化交融的鄂西北可以种水天也可以种旱地,无论南北在生活上也不存在生活差异,成为了流民们的第一选择。这样频繁的人口流动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习俗,随着时间的流失,鄂西北地区原有的文化和这些外来文化相互汲取,相互融合,包容兼并,渐渐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多元性和兼容性,民居建筑上也兼具了南方和北方的建筑特色。
鄂西北地区更接近中原,因此基本的建筑布局与北方的四合院十分相似,都是中间为主,两侧为辅”的房屋模式,但在院落型制、建筑形式、装饰风格等方面却均有较大的区别。鄂西北地区地形环境较为复杂,河谷山地均有体现,因此在建造民居时无法像北方一样自由选择地质,也没有前院、倒座等附加房间,主要采用三合院形式。一般通过房顶结构来体现房屋尊卑,正房青瓦出檐,偏房则为平房,不仅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的礼制观念,更能够在视觉上提供美的享受,相比之下更符合鄂西北的地理环境,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
2.2 水体流域
鄂西北位于汉江与多条支流的交汇处,水系发育成熟,支流众多。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和条件让鄂西北成为了中西部地区关键的水商家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极大地方便了货物运输和人流交往,使域内多个区位成为周边各省相互之间的物资人流周转的集散地。根据史料记载,鄂西北共有大小街巷70余条,钟鼓楼、会馆、戏楼、寺庙等生活和娱乐建筑排列有序,传统商业系统发达并且完善。
由于是水利枢纽,这些街巷都已码头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围扩散,形成各种功能和形态的街区。临街商铺因势而建,根据码头功能以及人员居住的需求形成了独特的“前店后宅”的形制。大多数建筑空间都呈现吕”字形布局,靠近码头和街面的空间被赋予商业功能,内部则延伸出居住单元。一般来说密集程度较高,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多个家庭单位生活在同一个街道或者同一片街区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鄂西北地区的地势变化多端,地形相对不规整,就算是同一条街道上也存在高低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主要通过台阶或者坡道将相关的街铺、院落连接起来。一般来说同一种功能的商铺或者同一家族会聚集在一起生活,随着聚集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活范围也会扩大,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特定的功能区域,不同的区域提供不同的商业内容,整个地区分工明确,相互协助。
根据史料记载以明末清初郧县的黄龙镇为例,这座被称为“小汉口”额城镇是当时鄂西北地区的商业、文化、航运重要支点。全镇分前街、后街、上街、河街四个部分,功能分区十分明确,根据环境特点、家族特征形成不同的商业群落,构成极具地域特色的黄龙古建筑群,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顺应自然的生存法则和生存智慧,
2.3 气候环境
天气条件与人们 的生产生活作息有着极大的联系,当地的民居建筑也会因气候条件不同展现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在民居建筑风格形成的过程中,地区的气温、湿度、日照、气流等因素都会对建筑风格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温度较高的南方地区,房屋一般都采用大窗宽檐的结构,房屋墙壁也比较薄;而在天气寒冷的北方地区,多见的自身小窗窄檐,墙壁厚实的建筑,鄂西北地区也是如此。
鄂西北地区以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是秦岭和大巴山脉的交汇地带。秦岭和大巴山脉的阻挡南方的暖湿气流易聚不易散,北方的干冷空气又被阻挡,冷暖气流不易交汇。这让鄂西北地区常年保持在温较高,日照充沛的气候条件中,太阳辐射量较大,大体量的集中降水比较少见。因此,鄂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在修建过程中会有意识加大院落之间的差距,采纳更多的阳光,同时少量的降水使该地区没有排水压力,屋顶可以修的比较平缓。屋顶和庭院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将冬夏太阳入射角的差别和朝夕日照阴影的变化合理的利用起来,进行阳光的采纳、吸收和遮蔽,让居住者获得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
2.4 地貌特征
地形地貌在建筑营造过程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山川地貌还是水文地貌都会对建筑结构形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地貌特征是乡土建筑得以存在的自然背景和物质依托。鄂西北地处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交替处,本身海拔地势较高,再加上山脉的交互依托,形成了较为复杂、零散的地貌特性,地貌种类较多,但所占面积不大,分布零散,不同的地形地貌相互交错,地形起伏多变。在建造民居的过程中,无法同=统一而论,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形特点来进行不同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地貌。
以院落式的房型为例,在竹山、竹溪、房县分布密集的多山地区,院落房屋楼从都比较高,地基也比较后,有的甚至会多搭一层,离开地面进行建造,这样做一是因为地形不均,无法匹配大开大罗的庭院格式,二是为了增强日照,避免室内受潮;而在山丘较少的贴近平原地带,院落式建筑则横向发展,相对较为宽大,楼层较少,窗户面积较大,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利用自然条件通风散热,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度。
同时,鄂西北地区水系众多,长时间的河沙积淀会在山前造成了地势开阔的河滩平地,这些河滩平地成为了居民建设居住的首选位置,不仅方便捕捞灌溉,经济也比较发达,与外界更容易进行沟通交流。但这样的地势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气较重,构成梁柱的木材容易受到侵蚀破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地的工匠利用河岸特有的高低落差加固建筑地基,将防水石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过提高石块门槛来防止水患,形成了当地特有的石屋建筑。
结束语
综上所述,鄂西北地区的民居建筑自然特质十分明显,地理位置、水体流域、气候环境、地貌特征都在鄂西北的民居建筑上留下来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提高居住舒适度而存在的,更是当地人文内涵的一种外在体现。只有与环境相辅相成,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造就鄂西北地区独特且灿烂的乡土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顾自强,汪周园.汉江流域水资源现状及承载力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6):54-56.
[2]谢满根,胡静,郑昭. 谈鄂西北传统民居的多样性[J]. 山西建筑,2014,40(5):103-105
论文作者:王勇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鄂西论文; 建筑论文; 民居论文; 地区论文; 地貌论文; 文化论文; 院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