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德育中陶冶教育法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论文_汪杭

浅析小学德育中陶冶教育法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论文_汪杭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北碚 400700)

摘要:随着新课改在现代教学中不断深化,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小学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前沿阵地,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有多种途径和方法,陶冶教育法则是小学德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本文中,通过对陶冶教育法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意义的阐述,结合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小学德育陶冶教育法教学应用策略,推动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陶冶教育法;小学德育;道德素质;环境熏陶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工作被摆在开展教学的首要位置。在小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开展思想品德课程来进行德育,而单一的课程远远不能达到德育教学目标。陶冶教育法主要是通过情感的无意识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并且不易产生抵抗心理。了解它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掌握正确的应用策略,对于小学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具有借鉴性。

一、陶冶教育法概念

陶冶教育法就是教育者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气氛和审美活动等各种情境中的教育因素或教育者自觉的创设一定的教育情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使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感化其心灵和培养他们品德情感的一种方法。

二、陶冶教育法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性

运用陶冶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道德教育中知与行的统一、环境与生长的统一、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

学校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学生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言行不一的现象。陶冶教育着眼于在对人的熏陶感染中实现对崇高精神的弘扬,不是灌输、控制,而是启发和引导,在民主平等开放的教育情境中提高个体的参与意识,凸显学生的价值与尊严,从而主动地用正确的道德认知指导自身的道德行为,最终成为知行同一、有德有行之人。

陶冶教育旨在为道德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文化环境等。在陶冶教育所营造的道德环境中,往往能够给学生以积极有益的影响,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学生成长在真善美的氛围中,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就这样,在陶冶教育中,学生和环境相互影响、促进,最终实现环境与生长的统一。

在陶治教育所营造的环境中,学生更多的是自己去体验、领悟、践行及建构自己的道德人格。教师不再是道德权威和道德灌输者,而成为实施道德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道德教育的重点从强调教育、培养、塑造,走向强调道德学习、自我建构,在价值的引导中,与个体价值建构形成统一。

三、应用策略

王逢贤先生曾指出:“在优良的活动情境中,具有陶冶价值的诱因是极为丰富的。诸如:教育、爱、以身作则、传统和舆论、榜样的力量、讲故事、游戏和兴趣活动、艺术角色和职责、同学朋友和不分辈分之间的交往、委托和信任、优美宜人的景色等等。”

陶冶教育法的方式是多样的,但对小学生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种类型,即人格感化、环境熏陶和艺术感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人格感化

所谓人格感化就是教育者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对学生真挚的、无私的爱和深切的希望来触动、感化学生。它是陶教育冶法取得成效的基础,是教师感染学生性情的媒介。教师的威望越高,对学生的关怀和爱越真挚,对学生人格感化的力量就越大。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给学生带来安慰和鼓舞。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把自己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到整个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在爱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

(二)环境熏陶

环境熏陶是指教育者创造和利用良好的环境来教育学生的方法。它是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常年累月、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感情,它是一种以隐形教育为主的间接教育法。一般来说,影响学生情感的环境因素可由客观存在着的事物构成,也可由语言构成,还可由集体舆论,人际关系等构成。

良好的校风、班风对学生的道德行为的制约作用是很大的。因此教育者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有意识的精心创设教育环境,自觉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如美观清洁的校园、朴实庄重的校舍、明亮整齐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学校软环境、班风与校风、集体舆论和人际关系等,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使学生自然的受到熏陶。

(三)艺术感染

艺术感染就是教师运用文学、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陶冶学生情操的方法。好的艺术作品寓意深刻,生动感人,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即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能熏陶他们的性情,净化他们的心灵,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陶冶。

四、运用陶冶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1.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教育者要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建设。

3.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4.教育者应自觉、经常地用自身的人格、情感等去感化学生。

五、结束语

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作为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在小学德育阶段利用陶冶教育法对学生开展合理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师利用陶冶教育法时,要注意相关要求,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利用环境、气氛和审美活动等各种情境中的有利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化和熏陶使其耳濡目染,实现陶冶教育法作用发挥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李雪,梁馨元.怎样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 [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张玉璠,赵冬.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宁兴校.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探究[J].学周刊B版,2014(11):58.

[4]谢桂新.论陶冶教育的作用与功能 [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09):20.

论文作者:汪杭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德育中陶冶教育法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论文_汪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