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榛子早期高产栽培技术_榛子论文

杂交榛子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榛子论文,栽培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杂交榛子是平榛与欧洲榛种间远缘杂交获得的优良品种。桓仁县榛子果品生产基地于2003年引进并进行早期丰产栽培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设在五里甸子镇老黑山村果品生产基地,总面积8.07,土壤为沙壤土,pH值6.9。当地年平均气温7.2℃,年降水量950mm,无霜期150d。供试品种以‘平欧33’‘平欧21’‘平欧29’3个品种为主,授粉品种为‘达维’‘玉坠’等,配置比例8:1。

定植后第3~第5年平均每公顷产量分别为750、1612.5、1650kg,平均单果重4g,最大4.6g。2003~2005年市场售价分别为30、40、50元/kg,每公顷产值分别为1.815万元、5.203万元、6.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2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2.1 定植

2003年4月份定植,苗木为2年生,平均株高80cm,株行距3m×3m,定植株数为74株/666.7。定植前挖直径80cm、深60cm的穴,每穴施有机肥15~20kg,回填20cm的表土,栽后浇水定干,并用地膜覆盖树盘。

2.2 土肥水管理

每年施肥2次,第1次在5月下旬~6月上旬,第2次在7月上中旬。在株丛(灌丛)下均匀撒施有机肥或化肥,然后浅翻入土。1~3年生每株榛树施粪肥10~20kg,4~5年生株施30~40kg。幼龄榛园的追肥,按肥料的有效成分计算,每666.7施氮肥4kg,磷肥8kg,钾肥8kg;成龄榛园每666.7施氮肥8kg,磷肥12kg,钾肥4kg。复合肥(含氮磷钾三元素)全年施用量,1年生株施0.1kg,2年生0.15kg,3~5年生0.3~0.5kg。

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榛子是浅根性树种,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下30cm以内,不耐干旱,适时灌水是保证树体正常发育与结实的必须条件。新定植的苗木,必须及时灌水。发芽后灌1次水,以保证当年产量。7月份以后进入雨季,要注意排水。土壤封冻前灌1次封冻水。

2.3 整形修剪

杂交榛园采用丛状树形,定植后按不同方向选三四个健壮枝作主枝,对主枝进行中度短截,剪留1/2,其余基生枝一律从基部剪除。第3年,继续短截已选留主枝的延长枝,形成开心形树冠。内膛枝一般不剪,注意及时除去萌蘖枝。

幼树修剪以扩大树冠为主,调整开张角度。对主侧枝延长枝短截,剪去1/3。对过长延长枝要中度短截,以防止出现“光杆”现象。内膛小枝不剪。

进入结果期后,对主侧枝延长枝短截1/3~1/2,促发新枝。内膛小枝一般不剪,力求培养成为结果母枝,但弱、病枝及下垂枝要剪除。进入盛果期后,为了减少结果,促进强壮枝生长,恢复树势,应重剪发育枝。在主枝确定后,每年除需繁苗外,要除萌蘖枝二三次。

2.4 花果管理

由于榛树为单性花,受栽培条件、气候条件的影响,容易产生雌雄异熟现象,授粉不良。因此,在配置授粉树的基础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提高坐果率。

榛树为开花早的树种,最易受晚霜危害。如花期遇低温,花期延迟,0℃以下低温雌花易受冻,所以花期要注意防霜冻。

2.5 病虫害防治

杂交榛子病害主要是白粉病,虫害主要有榛实象鼻虫、榛褐卷叶蛾、蒙古灰象甲、金龟子等。定植后前3年,只有少量病虫发生,每年对症喷药二三次。盛果期每年喷药四五次,并与人工防治相结合。5月中旬~7月上旬喷布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库龙1500倍液,防治榛实象鼻虫;幼虫脱果前及时采收,集中堆放在水泥地面上,幼虫脱果后集中消灭。生长后期视病虫害发生情况,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白粉病。

联系电话:0417-7033159

标签:;  ;  ;  ;  ;  

杂交榛子早期高产栽培技术_榛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