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珍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人民医院 甘肃高台 734300)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抑郁症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治疗的6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抑郁症患者,然后将其分为了例数相同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前者行护理干预,后者按常规方法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ADL评分及MMSE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有利于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效果显著。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抑郁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2-0223-02
Analysis of the combined impa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Zeng Guangjian, Lu Guangren,Liu Zhuomin, Xinhua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Huadu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Xinhua Hospital )5108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nd the effect of depression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method of randomly selected hospital in October 2013 ~ October 2015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and 66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then divided into the same number of case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former lin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latter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care,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study group ADL score and MMS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nursing satisfaction higher,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mpared to. Conclusions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us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help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the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gina; Depres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尤以中老年人为高发人群,心绞痛是常见的并发症。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心理承受力较差,受多种因素影响极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最终又反作用于病情,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发抑郁症患者,认真做好护理干预工作,改善其心理状态。以下主要对我院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情况作具体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本组66例患者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58~80岁,平均年龄65.3±3.7岁;抑郁症病程5个月~3年,平均1.2±0.4年;心绞痛病程4个月~15年,平均6.7±1.5年。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的人数刚好为33例。两组在一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不明显,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耐心为其介绍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治疗及应注意的事项等知识,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安慰,消除其内心疑虑,减轻其心理负担,使其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同时,鼓励患者家属或亲人多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浓厚的人文关怀,从而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1.2.2生活干预 冠心病的病程较长,需长期用药。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遵义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用。叮嘱患者保证休息与睡眠的充足。保持病房的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愉悦的休息场所,注意室内通风透气,合理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在患者同意情况下,可在病房内播放一些轻音乐。
1.2.3辅助干预 为了改善患者抑郁的状态,可定期组织患者聚会,让患者对各自的病情、治疗经验、思想状态等进行交流,可每周举行1至2次。护理人员还可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如热身操、散步等,既能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又能增强体质。
1.3 观察项目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了解患者护理前后的精神状态。分值越高,日常生活质量更佳,精神状态越好。同时,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的满意度,共10个项目,满分100分。
1.4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可将疗效评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级别。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超过90%,抑郁症状消失,即为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幅度为50%~90%,抑郁症状明显减轻,即为有效;未达到上述任一标准,即为无效[2]。其中,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满意度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分数在80分以上;基本满意:分数在60~79分之间;不满意:分数不超过60分[3]。
2.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2.3 两组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的满意度为90.91%(30/33),18例满意,12例基本满意,3例不满意。对照组的满意度为66.67%(22/33),13例满意,9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两组的满意度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χ2=5.802,P=0.016<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发病与环境、遗传、社会等因素有关[4]。然而,由于疾病本身、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患者极易发生抑郁症,这对治疗效果及预后非常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必须从心理、生活等多个角度进行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依从性与配合程度。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对研究组进行了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行常规护理。从表1中可看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78.79%)明显高出对照组(54.55%),两组的检验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护理干预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轻其抑郁症程度。从表2中可得知,研究组的ADL及MMSE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护理前及同期的对照组。这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从结果2.3中可得知,研究组的满意度高达90.91%,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差异较显著。这表明,护理干预的实施,由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程度提高,抑郁症状及日常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患者较满意,给予了较高评价。有文献[5]报道,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并抑郁症患者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模式,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日常生活质量得到了有效改善,满意度可达90.55%。本文结果与文献所述基本一致,这进一步说明了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由上述可知,对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大大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症状与日常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吴艳玲.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1):33,35.
[2]郑晖.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8):3760-3761.
[3]印章.心理干预改善冠心病病人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4,68(54):123-125.
[4]邓志云,马忠金,王利春,戈美芹,石风霞,王宁宁.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36(10):1557-1559.
[5]任古松.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3,31(14):626-627.
论文作者:段玉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抑郁症论文; 老年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