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近几年也作了较大改动,课改教材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特点,注重学生身心发展,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自主活动。为更好地用好、教好新教材,使政治课从“枯燥教条”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大量的探索,现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教法与广大同行朋友共勉。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入,让学生在生动、快乐的情景中产生好奇感和新鲜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以歌曲的形式导入。如我在教学《走向小康》一课时,先播放《春天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是歌颂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由此引出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再如我在教学《腾飞的中华》这一课时,先播放《好日子》一曲,《好日子》唱出了人们心中的喜悦,唱出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变化,这是时代的心声,幸福时代的心声,引入《幸福时代,美好生活》主题学习。
2、巧用名言,古语,俗语、寓言导入。在教学《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一节, 我就引用了诸葛亮的《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名言和“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名言,运用这种方法导入,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课外搜集、积累名言警句,还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理解教材中的“名言集锦”栏目里的名言,更好地明白本课的一些观点。
二、指导学生自学,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新课程改革,重点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探究。针对新教材政治学科可读性强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课内自学,然后对理解有困难或疑难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通过小组或班级讨论,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然后老师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重要知识点、疑难问题的理解。如我在教学《远离不良行为》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行为,然后提出“如何改正这些不良行为”,“怎样才能做到远离不良行为”等问题,共同找出答案,从而指导学生的言行。
三、加强启发,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围绕教学重点,理顺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对学生学习有疑难的知识点和教材关键点应适当加以点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教学《科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内容时,学生对教材中“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激烈的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等观点理解不够透彻,我便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成功秘决在哪里?日本战后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何在?资本主义的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重大影响?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我们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我们应怎样应对新科技革命的挑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启发,激发学生思考,教材中的观点就自然理解了。
四、开展课堂讨论,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学习
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各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作出小结,教师加以点拨、归纳。同时,可以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社会现象进行讨论,让学生运用课本上的观点、原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讨论,有目的地拓宽教学视野,实行多渠道、开放式教学。把社会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人生课堂,让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提高学生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上《关注弱势群体》就可叫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属于弱势群体?为什么他们是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样关注他们?……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如上《保护自我》一课时,我就结合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的状况,搞了地震时该如何自救的活动。我先请同学们发言,说出自己的自救方法,接着我把同学们的发言加以总结和补充,并对地震的相关知识作了通俗的科学解释和说明,最后,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按刚才共同总结的应对方法,进行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模拟演习。我一声令下,地震来了:有的同学迅速钻到课桌下;有的用书包护住头,快速蹲在墙角下……这样就在轻松愉快中将地震时自救的知识学到了,学生也有了切身的体验,既增加了生活的经验,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新课程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加了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六、让学生广泛参与课内外实践活动,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政治课不仅仅要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书本知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懂得一些法律常识,教会学生正确做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学生的品质教育仅靠空洞的说教,收效不是很明显,可以让学生参加一些生动有趣的富有教育意义的品德。 如我在教学《生活在和睦团结的祖国大家庭》一课时,课堂上开展了“我熟悉的一个民族“为主题的故事会,让学生介绍自己熟知的一个民族的服装特色、民族风俗、风土人情,旅游景区和该民族所在地的出产、气候情况等,让不同的学生介绍不同民族的情况,从而让学生在讲故事中深入了解祖国大家庭的情况;同时还开展了以《爱我中华》为题的班级小组歌曲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歌唱比赛活动中感受祖国各民族和睦团结的气氛,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养成了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如上《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就叫学生观看了建国六十年大庆的阅兵式和游行式展览,然后根据教材内容恰到好处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如查资料、写论文、开展辩论会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实践能力。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果能切合新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大胆的探索,一定会发现许多适用、新颖的教法,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论文作者:周烈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学生论文; 政治课论文; 教材论文; 我在论文; 名言论文; 观点论文; 课时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