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调查_流行语论文

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流行语论文,北京高校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流行语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广为流传的语汇,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的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它具有新颖性、生动性、简洁性等特点。流行语经常表达人们在特定时期的新观念、新感觉,或社会生活中冒出的新事物。如80年代的“下海”,90年代的“上网”。一批“数字族”、“字母族”的出现,如"886"、"584"、"TMD"、"BBS"也反映了流行语新颖的表达形式。再如“恐龙”这种形容人非常丑的说法,十分生动夸张,把人与恐龙联系,讽刺效果非常强。此外,流行语的字数大都在4个字以内,且多为一个词语,如“灌水”、“恐龙”、“牲口”等。

流行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变化,折射出当下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态。高校流行语作为社会流行语的一个重要表征,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独特的社会文化心态。为了搞清流行语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使用状况,笔者于2002年1月对北京一些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与访谈。

北京高校流行语的调查结果及主要发现

本次调查的范围限于北京部分高校,调查对象为1998级至2001级的在校本科生。高校涉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14所。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兼顾男女性别差异、文理科专业差异和年级高低差异。被调查者1998级32人、1999级30人、2000级49人、2001级39人。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34份,回收率为95.7%。调查内容主要为:(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学校、专业等;(2)选出高校“十大流行语”;(3)使用流行语的情况,包括使用的频率、原因、场合等;(4)对“高校流行语”的看法。

1、北京高校“十大流行语”及其内含的信息与情绪

被调查者每人写出十个高校流行语,范围任意。经统计,得出高校“十大流行语”。其结果与排位如下(见表1):

[表1]北京高校“十大流行语”排位

排位

 高校流行语 人数

 百分比

1 郁闷7455.2

2 靠

5238.8

3 Faint

4835.8

4 酷

2921.6

5 牛

2417.9

6 Shit

2417.9

7 变态

2317.2

8 考研、考G、考托

1611.9

9 去死(吧)

1511.2

10 上网

13

9.7

其他流行语还有:傻B、MM(美眉)、TMD(他妈的)、白痴、I服了You、QQ、大虾(大侠)、BBS(电子公告牌)、星际(电脑游戏)、puke(呕吐)、流星花园(台湾电视剧名)、886(拜拜了)等等。

根据调查得出的“十大流行语”所包含的内容及表达的感情,笔者大致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类:表达消极情绪,词语有“郁闷”、"Faint"。

选择“郁闷”一词的人数比例超过了50%,这似乎是高校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反映出部分高校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受到的压抑。社会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学生压力增大,烦恼增多,需要发泄,“郁闷”一词在此情况下频频出现。它既表达了一些大学生心中的忧郁、烦闷,又体现了高校某种特有的文化氛围。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么一个文绉绉的书面语,倒反而增添了几分对现实生活的讽刺味道。

"Faint"英文单词意为:“虚弱、晕倒”。此词在清华大学尤为流行,在调查中有近60%的清华学生将其列入“高校流行语”的范畴。众所周知,清华学生学习压力大、课程紧,他们整天奔波于教室与宿舍之间,几尽晕厥,"Faint"便成为他们发泄的词语。不说“忙晕”了,却说洋文"Faint",倒别有一番情趣。它既新颖,又能表达心情,还能化解某种现实生活中的压力。

第二类:表达愤怒情绪,词语有“我靠”、“变态”、“去死(吧)”。

调查显示,“我靠”、"Shit"、“变态”、“去死(吧)”此类粗俗语言,在高校流行语中占有较大比重。其选择者有男生也有女生,且男生远多于女生,分别为73.6%比15.8%。但“靠”与"Shit"这两个词男女比例大体相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靠”是由“操”演变过来的,隐藏粗俗色彩,变得较中性,使女生也可借以发泄,适应“文明”与发泄的双重需要。

"Shit"在英文中是“该死”的意思。用"Shit"来表达汉语的意思,既听不出粗俗,又发泄了情绪,这也是其受到多数学生“垂青”的原因。

从情感表达角度而言,"Shit"与“变态”、“去死(吧)”原为说话者生气、愤怒时使用的词语,但现在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语气词在使用,表达一种不如意的心情。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大,不如意的事接踵而至,部分大学生的心理也变得焦躁不安,甚至出现生理、心理变态的现象。

现代社会人的生死观已发生巨大变化。“死”不再可怕,人们更多地把“死”挂在嘴边。当然,“去死(吧)”不是真让人去结束生命,只是不愿见到某种人和事物,表达某种憎恶感,有时甚至连憎恶也谈不上,只是一种发泄。

第三类:表达惊叹情绪,带有称赞的意味,词语有“酷”、“牛”。

“酷”源于英文的"Cool",它有几种含义:(1)形容人冷峻、严肃、气度非凡。通常用于男性。外表英俊冷漠、坚毅果敢、内涵不露的青年男性被称为“酷哥”。如:“吸引她的反而是那股冷眼的气息,加上那种天塌下来也与他无关的酷样,好想特别讨厌理会别人,只差没贴个‘生人勿近’的牌子了。”(《这个男人有点酷》,于晴)(2)形容事物非常好,而且很有特色、别树一帜。如:“现在风靡世界的康柏要和你玩3局很酷的游戏。”(《北京青年报》1998.7.29)

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发现,“酷”还有其他含义。如:形容衣服款式新颖;形容人的行为怪癖、夸张;有名车;自由自在;生活在网络中;携带笔记本电脑等。由于这种多义性,“酷”的含义就只能在具体语境中理解。“酷”只有一个字,却传递了很多信息,是个很有特色的流行语。

“牛”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出版社1996年版)中解释为:“比喻固执或骄傲”。“牛”是“牛气”的缩略形式,“牛气”的意思为:“形容自高自大的骄傲神气”。人们用这个词形容一个人很有本事。

第四类:反映新事物、新现象,词语有“考研、考G、考托”、“上网”。

“考研、考G、考托”、“上网”反映的是新事物、新现象。当代社会已不满足于大学本科学历。大学生为将来有好的工作,在本科毕业后,更多选择的是“考研”或出国留学。其相关考试如GRE、“托福”也就跟着热起来,由此成为大学生谈不完的话题。“考研、考G、考托”给大学生带来压力的背后,是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的日益提高。

“上网”反映了新的通信手段的优势。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最大的方便。网络以其丰富多彩性、快捷互动性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上网”也成为大学生获取新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

2、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接受度

笔者为测试被调查者对于高校流行语的态度,列出“较能接受”、“不太能接受”、“无所谓”三项让被试者做出惟一选择,调查结果如下(见表2):

[表2]不同年级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态度

在表2的基础上又从男女生的性别差异的角度,对以上三项做了人数和百分比的统计,结果如下(见表3):

[表3]不同性别大学生对流行语的态度

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流行语并不持排斥态度;对于这一语言现象,男女生均表示理解。在调查中,只有10.4%的人对流行语表示不能接受。如果将“无所谓”看作是认同的范畴,则认可流行语的人数比例达到89.6%。由此可见,高校流行语还是有相当广泛的接受主体的。此外,从各年级对流行语接受程度的差异来看,大学四年级学生表示接受态度的人数比例较其他年级多。这是因为大四学生面对更多压力,他们更希望一种轻松的环境,调节一下紧张的生活。有位大四的学生认为,流行语毕竟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且流行语以其轻松活泼的形式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此外,男女生对流行语的态度差别不大。可见,流行语作为一种现象已被青年男女大学生广为接受。

3、高校流行语的传播媒介

调查显示,有71.6%的学生认为,网络是流行语影响最大、传播效应最强的媒介;影视次之(64.9%)。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流行语的传播,如生活中人们相互间的语言交流。在调查中,有62.7%的人是从周围人获知流行语的。可见流行语的另一大传播途径是学生间的口耳相传。尤其在高校生活中,同学学习、饮食、起居都在一起,更为高校流行语的流行与传播创造了条件。调查还显示,被调查者认为,港台、国外语言对流行语的形成与传播也有一定影响(分别占43.5%和23.1%)。

这里我们要着重讨论一下网络语言对流行语的影响问题。在高校流行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网络流行语,如"MM"、“BT(变态)”、"886"、"TMD"、“大虾”等。流行语现象作为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的一个方面,在网络时代体现出其独有的特色。网络文化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包括青年共同的语言,所认同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审美情绪等。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也表现出对青年人的消极影响。其中一点就是道德感的弱化。网络流行语中粗话很多,网络的虚拟性在某种程度上易使一部分人产生“游戏式”的欺骗心理,从而易使道德感、责任感弱化。这需要我们加强网上伦理道德教育,提高网络文化素养。这也是网络时代青年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4、高校流行语的使用场合

调查发现,有94.8%的人认为,流行语的使用是在校园。由于校园是学生云集之地,学生对生活学习的压力有着共同的感受,又同处一个校园文化的氛围中,自然有着共同的话语。高校学生间接触频繁,流行语的传播速度也随之加快。调查显示,流行语在家中的使用比例仅占3.7%,大大低于预想。高校学生渴求新鲜事物,他们的观念在不断更新;而父辈们却早已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远低于子辈,传统文化在他们脑中积淀已很深,语言的更新更是件难事。因此,流行语这类时代感很强的“新新语言”,不太能参与学生与家长间的交流。

由于流行语轻松、活泼、生动,使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其形式也短小,精简,更适合日常生活轻松、活泼的气氛。所以,有92.5%的人认为,流行语是在日常生活场合中使用。而与之相比的正式场合,由于严肃、庄重的氛围,对语言的使用形式有着限定,不适合轻松、活泼的话语,所以被调查者对此选项的选择率仅为0.7%。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大学生所认为的“流行语”多是轻松、诙谐的语汇。其实有些流行语是可以进入正式场合的,如WTO。但人们更多的是处在日常生活中,平时更愿提及的是身边有趣的事物,所以不会在正式场合过多地使用流行语。

5、对于高校流行语中脏话的态度

流行语中的脏话被广泛使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经统计,被调查者对流行语中脏话的态度如下(见表4):

[表4]不同性别大学生对流行语中脏话的态度

从表4可以看出,男女生在此问题上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男生持赞同意见的比例占17.1%,而女生只为3.7%。持反对意见者,男生较少,占8.2%;而女生更多倾向反对,为23.1%。认为“无所谓”的占到多数,男女生均为23.9%。

男生较之女生更多的不拘小节,说话言语无所顾忌,以显得洒脱,似乎具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概。而且男生也很容易“扎堆”,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更大。他们更侧重于将不满情绪发泄出来,而不像女生有较多的顾忌。自古以来的道德标准是:女孩要持重,不能沾染坏习气。男孩说脏话似乎习以为常,而女孩则会被更多地视为没有教养。但随着男女的日趋平等、心理趋同,女生说脏话现象也较之以前增多,所以仍会有3.7%的人赞同流行语里有脏话。

此外,对流行语中的脏话抱有“无所谓”态度的人占多数。他们中有些人认为,说脏话只是一种发泄,不一定是教养不佳的表现。我们认为,发泄类词语不等于粗话,可能更多表达的是人们日常的某种心情;而对于十分粗鄙的脏话,大学生则应该杜绝。作为社会精英的高校学生,自身素质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今后中国社会的整体素质,因此应该自觉抵制“脏话现象”。

对高校流行语几个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1、对流行语之“流行”的理解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观点,人们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都会自发和产生一种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表现出的现象之一就是“流行”。笔者认为,“流行语”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变革方面的原因。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其性质和发达程度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即由社会生产力发达程度所决定。只有当人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基本上满足了低层次的物质需要之后,才有可能去追求“流行”。比如对个性文化的理解,人们满足了吃饱、穿暖、住好之后,才渴望追求自由、新颖、独特的个性。社会人之间日益频繁的接触,使这种求新心理得到共鸣,从而满足了人们普遍的共同的心理要求。于是人们(主要指青年)纷纷追求“酷”,“酷”便成了一种时尚。

二是传播模式和手段方面的原因。某一内容或行为之所以能在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广为流传,主要是依靠了不同传播媒介的传播,使个别的心理与行为流传开来。如一部分的社会流行语可以直接通过口耳相传,而一些网络流行语则一般通过网络来传达或表示。

三是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追逐“流行”是满足人们心理需要的一种方式,而流行语则是一种能满足人们心理某种需要的工具。如一些开心好玩的流行语,可以让那些拥有郁闷、恐惧等人的心情放松,而网络流行语则可以让所有网友彼此更加贴近或可爱。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有时候往往以几何速度增长,是因为许多人使用流行语是为了满足一种趋赶时髦的心理需要,从众心理会使流行语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某一区域达到普及的地步。

2、对“酷”的理解

青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模式即意味着影响了未来的社会。“酷”由"Cool"演变而来,自港台传进内地后,现已成为年轻人品评某一事物的常用词语。由于其特有的表现力及亲和力,它已是当今青年最常用的流行语之一,并已成为分析当代青年社会文化心态的一个最佳切入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涨。经过20多年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洗礼,当代青年的思维模式已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父辈,很大程度上已从单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模式中解放出来,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已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第一要素,凸显着追求个性与独立意识的大势。

肯定自我价值,使人们的创造性和开拓性得到极大的发挥,这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表现。但我们也不能对此盲目乐观。因为青年人的自由观、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片面性。他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缺乏对其本质的深入思考。大众文化的世俗性又影响了他们对信仰的追求,独立的人格在其中被渐渐忽视和消解了,随之而来的是思维的单一、雷同和想象力的匮乏。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警惕。

3、西方文化对高校流行语的影响

在被评出的“高校流行语”中,有一些是非汉字形态的,如:"MM"、“BT(变态)”、"Faint"。其中"MM"、"BT"都是汉语拼音首字母的缩写,这一方面受英语首字母缩写的影响,可以看出英语的普及和汉语对英语的借鉴吸收;另一方面体现人们追求语言表达新颖、简捷的趋势,尤其像"MM"、"BT"源于网络语言,适应了网络这一快速的传播媒介的要求。语言的混合使用,如“I服了YOU”,也显得生动有趣,反映了中外文化在语言层面的融合。

另外,在此次调查得出的“高校流行语”中,也有如“上网”、“笔记本”之类的词语。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外先进技术对国人学习、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另一面也要看到,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也确实丢失了中国一些值得延续的传统。一份资料对比了20世纪我国每20年流行的事物,其中青年喜爱的书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到《青春之歌》再到“网络小说”;娱乐方式由“大合唱”到看电影、读小说再到“泡网吧”。虽然形式在不断变得“先进”,但一些需要理性思考的东西少了,显得人生与生活的厚度不如以前了。当代中国正处社会的转型阶段,需要大量引入西方的先进文化与新的科学技术。如何做到摆脱陈旧的传统束缚,更好地吸收新的文化与技术,同时又不丢弃传统中有用的东西,把西方的文化、科技换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交流中产生新生力量,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当代青年尤其是高校学子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高校流行语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这一现象不能做简单的判断。高校流行语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同时也离不开社会的文化背景。它既受社会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社会。高校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高校流行语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青年人独立意识的觉醒,也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发扬其创新独立的精神,同时抵制其不良因素,加强道德教育,提高文化素养,努力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健康的社会文化。

标签:;  ;  ;  ;  

2002年北京高校流行语调查_流行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