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
1预读感知,从古诗作者和背景人手,掌握诗歌语境
课前收集和了解古诗作者和背景,是教师和学生容易忽视的一步。古诗作者的身世、抱负、境遇,对人生和社会的态度以及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等,往往在古诗上深深地打上了鲜明的烙印,决定古诗鲜明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的作诗有不同的创作原则和语言表达风格,诗人有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习惯。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对整体感知古诗也很重要,如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常以香花芳草寒托物言志,以表达自己的高风亮节;李白则以名山大川来阐怀述志,以张扬自己孤傲不驯的思想个性和清新飘逸的语言风格。同是田园诗作,陶潜的质朴自然,乐中蕴含不满;王维的诗中有画,清新富含哲理。同样是《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笔下的梅花乐观开朗豁达,而陆游笔下的梅花则悲观抑郁不得志。再比如,李清照的诗词在前期作品《如梦令.常记夕亭日暮》当中写的,清丽婉约,充满少女气息,而经历了宋朝的动乱和自己的生活变故以后,后期的作品则豪迈,《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诵读古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和把握古诗作者的经历特点、古诗的背景和风格手法,以利于迅速准确地诵读古诗。
2融情阅读古诗词
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我们要对其进行通读和熟读,同样古诗词也是如此。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大意,而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然后配上课件等多媒体,使诗词意境变得更生动直观,使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记忆和理解古诗词;最后让学生齐声朗读,或者抽取一些学生朗读或者谈谈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而对于学生对古诗词的个性化理解,教师都要提出支持和表扬,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产生学习古诗词的信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应指导学生多融入情感阅读古诗词,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在阅读中培育语感,而且可以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他们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都会相应得到提升。
3以感知诗词艺术为基础,全方面理解内容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思,从古诗词的含义入手自然是最为准确的。学生应在掌握了古诗词中的诸多细节之后再进一步探究古诗词的整体含义。因此,古诗词理解应该由点到面。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琢磨诗句的含义,通过自己的努力理解古诗词。这种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掌握古诗词的方法往往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努力分析问题。
例如,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元日》,教师应该先向学生抛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学生一边朗诵古诗,一边思考这些问题。比如,诗中提到的“屠苏”是什么意思?“旧符”和“新桃”指的是什么?整首古诗读完后会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引导,学生在自学古诗时会更有针对性,更容易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从古诗词的细节入手去理解外,还要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整体层面上去思考问题,毕竟每一首古诗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比如,《元日》这首古诗充分表现出了诗人王安石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但因为作者生活的年代和我们相差较远,所以在语言习惯等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分析这些语言习惯的差异,让学生掌握古诗词理解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借助古诗的上下文理解古诗的能力,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古诗词的情感世界
诗人创作一首古诗词作品往往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尤其是流传至今的名诗、选录在教材中的作品更是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有诗人独到的见解[2]。因此,古诗词的鉴赏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古诗词表面的含义外,还要借助古诗词的含义去揣摩作者的情感,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通过简单的文字探究其中包含的丰富韵味,从而让古诗词发挥作用,传达出一种美好的精神。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既掌握古诗词的内容,又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那么,学生回过头来再理解古诗词就会容易得多。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风景的内容。这些内容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虽然两者独立表达,但却存在融合性。作者常常借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很多古诗都是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的。整首诗看起来是在描写风景,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丰富的情感。例如,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惠崇春江晚景》中充分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景,借助桃花、鸭、蒌蒿、河豚等事物描绘了春天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整首古诗又不乏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的想象正是其情感的流露——充分体现了苏轼对江南春天景色的喜悦和礼赞。古诗词的鉴赏教学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词。同时,每个人的创作风格都存在差异,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也可能会出现创作风格的变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以专题的形式了解一些重要诗人的创作风格,在小学阶段就积累一些名家的作品,那么,当他们再遇到这位诗人的作品时,就能够有方向地思考,获得与诗人在情感层面上的共鸣。
5细读古诗文,注重作品的内涵教学
每一首诗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有些借景抒情,有些借景说理。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方法。首先,要注重学生诵读训练。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如要注重诗词的声调和节奏的把握,能够通过诗词的节奏和语调感悟诗词的情感。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要引导学生诵读古诗词,让学生能够和作者建立起桥梁。教师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也要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
其次,要理解古诗词的情感。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一般都非常优美。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体会的。教师可借助诗眼引导学生体会。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诗眼是“送”字,教师应让学生发现这首古诗不仅是对西湖景色的描写,还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
再次,就是抓住古诗词中的关键词语来赏析和品位。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时,第一句中的“生”字从静态转为动态,展现出了庐山的烟雾缭绕,第二句的“挂”字形象地展现出了瀑布从高处流下的景象,又一次展现了庐山瀑布的静态之美。教师在引导学生体会这首古诗的意境时就应该注意从这些字词入手,让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最后,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还要带领学生有效练习。现阶段的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古诗词听、说、读、写的练习,通过一些古诗词拓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和作文的转化练习,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续写古诗词等。这些方法不仅能巩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结束语
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学习古诗词文化能够很好地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目前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教材中关于古诗词的内容也不断增加。为此,教学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通过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胡素琴.小学古诗词教学探究[J].江西教育,2018(09):60.
[2]姚敬侠.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艺术探微[J].小学教学研究,2018(06):6-7.
[3]王化莲.学生鉴赏古诗能力培养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5(20):46.
论文作者:赵兰英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古诗词论文; 古诗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教师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诗人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