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学生为本,尊重、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是我们上好课的一个重要原则,既让学生在锻炼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又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本阶段是中学生心理和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强调教师教学手段多样性,注重教学效果评价的灵活性,以“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和体育学习的实践性,确立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体育教学体素,创建多样的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建立完善的体育锻炼评价体系。增加学生的锻炼兴趣。
【关键词】健康体育 学生 以生为本 新课改兴趣
一、研究目的
1、 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实验及其效果实践、总结,创编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趣味性、安全性、实用性的活动内容、形式,开发出新的体育课程资源。
2、使体育教师观念更新,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3、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到两项健身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身心得到调节,提高学习效率,还学生一个美好,快乐的中学时代和—个健康的体魄。
4、 通过开展阳光体育与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将有助于学生树立在生活中进行健康体育的观念;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使体育教师良性发展;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国青少年学生部分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不断增加,视力不良,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为青年一代更好的健康成长,全国体育工作者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共同决定在全国大、中、小学生当中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各级给类学校中掀起全员参与的体育锻炼热潮,也同时反映出各级领导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也把这种健康意识传播到学生当中。
二、研究方法
针对加强青少年体能和心理健康锻炼,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关心的问题,但这一切都要归纳到实际行动中去,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校教育总体和体育课程的滋生规律,在体育课内容设置时,应把“以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不但要考虑学生在校学习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适应社会需要。
1、课改来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
课程改革并不是不假思索地将传统教学内容全盘否定,而传统教学内容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几代人实践总结出的结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以传统的教材为框架,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取舍、优化、组合,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教学思想。
2、对现有的教学内容的联想、创造,使创新教育具体化;
没有联想,就没有发现和创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鲁班发明锯子是从树叶的形状联想到的;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苹果落地联想到的,而体育学科是以“技艺性”为主,技艺思维就不一样,它是以求异思维为主联想动作变化,创编新的方法。
3、课外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形式多样化。
课外体育活动能很好地弥补课堂在时间和空间的不足,为了推动阳光体育的开展,让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掀起全体学生运动高潮。学校应做到,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并逐渐形成制度,每天锻炼一小时,在课外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兴趣爱好,探索学生感兴趣、有民族特色、学校特色的学生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锻炼的热情,督促那些意识差的学生投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中去,使上课内容的消化理解在课外得以实现,真正实现课外一体化。发挥学生体育社团协会功能,吸收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各项目体育协会是由具体有相同,体育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成的群众性业余团体,它以共同的观念、追求目标为基础,种类、内容、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
三、结果与分析
1、加强教师自身建设,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程度。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艺术性,必须不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不断摸索教学规律,能将自己的教学意图,通过巧妙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另外, 体育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 提高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一位好的教师还应具备有相当的可塑性,善于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类型的学生以及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体育中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感情交流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友爱、尊师爱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老师言行不检点、不慎重、不文明、不诚恳,甚至粗暴、训斥、体罚学生,将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和怨恨感,丧失学习的信心,悲观失望,形成逆反心理。相反,如果教师真诚热爱学生,以理晓人,以情感人,那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有了威信,学生也乐意接受老师的指导, 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这样, 才能收到“爱屋及乌”的教学效果。这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2、课改后,新教材与实际相结合
了更为广阔的空课程改革为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提供空间,在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的前提下,加强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与教育诸方面的有机结合, ,创新教育途径、是实施新课程体育背景下,达到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3、体育课程的弊端对学生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中小学的普通体育课均以运动成绩为教学和考核的主要依据,把高不可攀,脱离社会需要的运动记忆和成绩作为考核学生体育的唯一标准。忽视大部分学生体质增强、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治、健身习惯的养成。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的在于, 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以生为本”的本质意义在于,把学生当作具有主动性的“人”而非“物”看待,强调学生的主体需要和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以生为本”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了解他们的兴趣、特点、差别及需要;所以只有坚持“以生为本”,我们才能真正把“阳光体育”推行到学生中去。
论文作者:翟德宝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2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课外论文; 为本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教师论文; 体育活动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