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绿色制度创新模式_制度创新论文

论企业绿色制度创新模式_制度创新论文

论企业绿色制度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度创新论文,模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绿色制度的内涵极其丰富,这种制度是指围绕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各种制度安排,研究企业绿色制度实质上是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制度创新是指对绿色制度因素进行新的组合或搭配使之较原有组合能创造更多的产出(价值)。这一概念强调两点:一是有效组织;二是经济效益,即能够使创新者或组织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有效组织应能保证创新者预期纯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减少个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激励组织或个人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发展,因此绿色制度创新对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绿色制度创新的目的在于建立现代绿色制度。实践表明,以“末端控制”为指导思想所实施的一系列绿色制度是失效的,必须转变思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实行全程控制。所谓全程控制有二层含义:一是在社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再生产各环节之间都必须综合考虑现实和潜在的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二是在各个具体环节中的全程控制问题,如生产过程的控制。据此,模式创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生产模式创新,新产品开发模式创新,消费模式创新,现简述如下:

一、生产模式创新

生产模式创新涉及到二个问题:一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重新界定;二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1.产品生命周期界定 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PLC)理论, 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界定是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目前国内外对产品生产周期的表述,特别是营销学的解释都是指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产品从进入市场生命周期开始到退出市场生命周期结束,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可称之为四阶段论,是目前最流行的理论经。有人也意识到生命周期是产品从开始构思,因此产品生命周期应在介绍期之前还有一个开发期,即所谓五阶段论。国外对PLC的传统界定大致如此。应该指出,上述PLC理论,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企业经营销售活动起了很大作用,但这种理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因此四阶段论仅考虑企业各阶段产品销售额和利润额的变化,没有考虑这几个阶段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种理论将产品的设计、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品的消费和处置排除在外,而这三个方面正是企业绿色制度创新的重点。

(1)从产品的设计看,应强调产品的生态设计(绿色设计), 这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产品设计领域提出的新要求。这种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应从设计开始,在传统的产品设计原则(即费用最低、利润最大的费用原则;满足各项使用功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功能原则;符合消费者审美情趣的美学原则)中增加环境原则,并将其列为优先考虑的原则。这种原则的主要内容是降低物料消耗、降低能耗、减少废料产生、减少健康安全风险、生态降解等。

(2)从生产过程看, 由于传统绿色制度的着眼点在于产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未注重生产过程,因此未端控制论是很自然的。实践表明,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危害更大,处理得好能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生有利影响。

(3)产品的处置包括二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品对人身安全和健康带来的影响,这涉及到产品本身的质量;二是产品处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产品包装的处置是个关键,因此产品包装的创新就成为企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大问题。从国外做法看,其具体的内容可概括为包装的4R战略。第一,减少使用包装材料(Reduction), 这可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即降低成本,减轻消费者负担,有利环境保护;第二,包装材料的回收(Reclaim),改废弃为回收, 可实施各种制度安排(规定),如强制实施回收定额、回收押金制等;第三, 包装的复用(Reuse),改一次使用为多次使用,鼓励顾客使用尼龙购物袋,少用塑料袋;第四,包装材料的再循环(Recycle)使用。

产品的消费涉及到产品的使用过程,在这方面汽车尾气和氯氟烃(CFC),氟里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最突出。

综上所述,产品生命周期必须重新界定,它应该由三大模块即生态设计模块、生产过程模块、消费和处置模块组成。

2.清洁生产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走技术进步之路。传统绿色制度将环境保护侧重点放在生产活动与环境的交互界面上未抓住根本,事实上,生产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贯穿生产和消费的全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终端”问题。清洁生产又称绿色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二层含义。前者要求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后者要求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损害。传统生产模式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废弃物多、污染严重,这种工业发展模式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必须更换思路另辟蹊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清洁生产实质上是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否定与创新,这种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潮流,因此对传统生产模式的变革就成为企业绿色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

清洁生产作为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证和手段,必须以一定标准为基础,因为环境管理的实质就是标准的执行。清洁生产与标准密切相关。标准作为保护环境的手段,世界上任何国家概莫能外。标准一般可分为环境标准和排放标准(或产品标准)。环境标准是指对所要控制的环境介质规定一个极限值,超过该值即认为是污染。但这种标准,一般而言对污染者无约束力,事实上各国制定的环境标准仅是一种政策目标,即努力的方向。

排放标准是对某一污染源在单位时间内的排出物中所含的污染物规定了允许含量(排放浓度),产品标准规定了产品物理的乃至化学的性能以及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排出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这两种标准与上述的环境标准的性质完全不同,它们是有约束力的,可以强制执行,因而是一种政策手段。

排放标准、产品标准和环境标准的关系,实际上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排放标准或产品标准是为了达到环境标准而制定和实施的。为了防止污染,一国通常在国家一级制定环境标准,这种标准一般要考虑区域、行业差别,地方政府制定排放标准,由行业制定产品标准。排放标准和产品标准应以国家标准为准,起码要达到国家最低标准。

目前有些国家混淆这两种标准的界限,将环境标准作为环境管制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手段,这是不妥当的。

二、新产品开发模式创新

战后以来,在新产品开发的指导思想上,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开发模式,即技术导向型、成本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技术导向型新产品开发是战后初期居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以技术为中心,以技术进步和自主开发为主要手段,同时具有专利保护,开发出的新产品竞争能力强,因此受到许多国家青睐。但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负面效应开始展现。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技术的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从环保角度看,技术可分为“有害环境技术”和“无害环境技术”。向“无害环境技术”的转变。

由于技术导向型模式需要资金充裕,技术力量强等条件,一些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的中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往往采取仿制、引进、购买专利的方式进行新产品开发,所以就形成了成本导向型的新产品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或由于本身技术起点低,配套不及时;或受制于人,影响开发速度而往往效果不佳。但成本导向型模式仍会在一些企业得以实施。

所谓市场导向型模式,是指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以市场需求、消费者期望作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模式,即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研究开发→满足需求。这种开发模式战后以来倍受推崇,在西方十分流行,80年代以来在我国亦渐受重视,特别是一些三资企业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十分注重这种模式的开发,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种开发模式由于是“市场拉动”型,目标明确,成功率高,但其前提条件是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目前消费需求已由数量、质量、情感需求向生态需求转变,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导向型模式将被生态导向型新产品开发模式替代。

三、消费模式创新

资源的过渡消耗和三废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生态危机,标志着传统的工业和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模式)走到了尽头。可持续发展理论不仅要求生产模式的创新,而且要求消费模式的创新。在一定的意义上讲,消费模式的创新更为重要,因为消费者行为会从根本上影响或制约生产者行为。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化,消费者行为理论中的人发生了从经济人到社会人再到生态人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人类的进步。所谓经济人是指理性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人,这是传统经济理论的一块基石,亦是消费理论的一块基石,是导致不合理消费方式的理论基础,这个基础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产生了动摇。所谓社会人,是指负有社会责任,能为社会福利作出贡献的人。所谓生态人是指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人。目前社会人和生态人不仅成为各国立法的理论基础,而且日益成为消费行为的理论基础,他们对消费模式和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绿色制度的创新必须适应这种理论发展的要求。

消费模式创新就是要使消费者认识到:消费行为或方式并不是个人的事,要受到社会的制约。环境标志是指导消费的一种手段,应该是这种创新的一个重要目标。所谓环境标志(Environment labelling —ELJ)是指施加于产品或包装, 表明产品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没有产生不利影响,由权威第三方确认授予的一种标志。

标签:;  ;  ;  ;  

论企业绿色制度创新模式_制度创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