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探索经营城市的新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莫斯科论文,新方法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俄罗斯也不例外,目前俄罗斯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73.1%。在俄罗斯的城市化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首都莫斯科,莫斯科市面积为1091平方公里,人口853.8万。2000年,莫斯科在俄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3.5%,上交财政收入的数额占全俄财政收入的40%,已成为俄罗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载体。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莫斯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合理使用土地、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基金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莫斯科在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莫斯科市政府推出了一些经营城市的新方法。
置换第二第三产业
商业、手工业和行政中心曾经是促使莫斯科兴起的三个主要因素,但最近几十年来,轻工、机械制造、金属加工、金融、科学研究和教育成了莫斯科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莫斯科市内有汽车制造厂、飞机修理厂等许多超大型传统工业企业,现在,这些传统工业企业大多都亏损,对莫斯科的经济发展贡献逐渐减少,而且占地多,污染环境。为了使有限的土地产生更多的经济收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莫斯科市政府于前两年开始实施置换第二、第三产业的计划,将市区的一些传统工业企业分批分期地迁到城郊的卫星城,腾出地方来发展金融业、信息业,旅馆、饭店、商场、高级写字楼等第三产业;或辟为绿地,改善城市中心区的微观生态环境。2000年,莫斯科已将市中心的冷冻设备厂等10家工业企业迁出,腾出了13公顷的土地,计划到2020年共迁出94家工业企业,腾出土地300多公顷,使工业企业在市中心区土地占有率从10.1%减少到5.6%。
现在,金融、电子信息、科技和商业等第三产业已逐渐成为莫斯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2000年,莫斯科聚集的国内资金已占全俄的60%,吸引外资占全俄的55%,外汇交易量已占全俄的80%,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企业已占全俄的60%,商业零售额占全俄的29%,服务业收入占全俄的28%,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达125万人,占莫斯科就业总人数的23%。
土地房屋市场运作
为了增加市政府的财政收入,莫斯科实施了土地出租,办公用房及居民住宅出售和出租制度,并不断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的城市管理方法,使城市的土地房屋管理进一步市场化。2000年,莫斯科市政府出租的非住宅建筑已超过1400万平方米,年收入达1亿多美元,三分之二的商业用房已经私有化,进入纯市场管理机制。莫斯科已经允许外国公司购买和经营不动产,租用土地,独资兴建各类不动产。
住宅建设方面也逐步摆脱了政府出资的局面。按计划,2000年至2003年,莫斯科要新建住房1500万平方米,2000年已建成370万平方米,其中三分之一是私人投资兴建,三分之一是本国和外国投资商兴建,三分之一是市政府融资兴建,由市政府出售或出租。去年,莫斯科还推出了抵押贷款建住房的新措施,第一期抵押贷款住房建设面积为50万平方米,市民可以通过抵押各类私有财产,请储蓄银行作担保,获取期限25年的贷款,建设自己的住房,这种措施一出台就获得了中高档收入市民的欢迎,措施公布的当月就有2500多人参加了抵押贷款建住房计划。现在,莫斯科人均住房面积已达21平方米,计划到2020年达到35平方米。
“旁本兼治”改善交通
在世界各大都市中,莫斯科的交通算是比较发达的,有6个民用机场,62条航线,年旅客运量1694万人次;有9个火车站,郊区火车线长509公里,年旅客运量5.31亿人次;有11条地铁线,地铁线路总长262公里,车站161个,年旅客运量32亿人次;公共汽车、无轨和有轨电车线路总长6400多公里,年旅客运量达50多亿人次。
但是,面对日益发展的城市,现在莫斯科的交通状况也亟待改善。莫斯科人口约854万,每天的外来流动人口达550万。今年8月底的统计表明,莫斯科每天上路的汽车约300多万辆,私人汽车的拥有量还在不断增加。莫斯科市的街道是放射型的,越到市中心,建筑就越密集,街道就越狭窄,现在,早晚高峰时间莫斯科市中心主要街道每小时车速只有12公里左右,交通拥挤和汽车尾气污染环境的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城市化造成的“城市病”,莫斯科市政府提出一个“旁本兼治”的办法。
“旁治”方案是建立一个新的现代化市中心,以减少对老市中心的依赖,从而减轻老市中心的交通拥挤状况。新莫斯科中心在“国际贸易中心”不远的莫斯科河畔,距莫斯科主要交通干线库图佐夫大街仅一河之隔,总投资100亿美元,主要依靠非政府资金和外资。这个新的市中心有数座百层摩天大楼和数十座现代化的高层写字楼、旅馆、饭店、商场及综合性服务楼,是莫斯科未来的金融、信息和国际机构办公中心。现在已建成了连接新市中心和库图佐夫大街的封闭式商业性自动人行桥和一座新的立体公路桥,数十层的桥头写字楼也基本完工,新中心计划10年后建成。
“本治”的方案是:新建一些郊区火车和地铁线;增加街道的长度,争取在2004年使市区每平方公里的街道长度达到9.7公里;合理组织公交车的线路,鼓励市民使用地铁和公交车;将市中心的一些街道改为单行线,增加车辆的行驶速度。今年9月初,俄政府已批准莫斯科市政府兴建市中心至“谢列梅捷沃国际机场”的电气火车线路计划,这条火车线和即将新建的“谢列梅捷沃3号国际机场”,是莫斯科市交通“本治”方案的一个主要项目。另一个主要项目是在市内二环公路外新建一条长55公里8车道全密封环线高速公路,今年将建成近三分之一的路段。此外,莫斯科还将在2010年前建成一条55公里的环城轻轨铁路。
综合治理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是莫斯科城市化进程中一个最为头疼的问题。为了医治这个“城市病”,莫斯科市政府推出了综合治理措施:将市中心的工业企业,首先是有污染的企业迁出城区,在市区内禁止使用煤炭,全部使用天然气和电能,争取到2004年将污染物质排放量从现在的5650吨减少到2300吨。
将市区迁出企业腾出的部分土地建成街头公园和绿地,到2004年,市区人均占有绿地面积将从现在的10平方米增加到12平方米。
在四环路(大环路)外建9万个车位的停车场,外地到莫斯科的汽车都要停在这些停车场,货车在夜间才能进入市区,同时鼓励本市市民乘坐地铁和公交车,减少私人汽车在市内的使用量,降低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在一些公路的两旁建噪音隔离墙,将个别的火车站向城外迁移,2004年使市区的噪音污染减少51%。
增加下水管道的长度,严格禁止市区企业排放污水,兴建污水处理厂,争取在2002年将市区的污水排放量减少2100万立方米。莫斯科有半年是寒季,年均降雪总量约为3600万立方米,为了清除市区道路的冰雪,每年要使用500多吨工业盐,这不仅严重地污染了市区的土壤和水质,也影响了人体健康和树木花草的生长,因此,莫斯科市政府决定,从今年冬天开始,用新型的氯化钙溶液、醋酸钾和醋酸铵制剂,以及由尿素、硝酸钙和硝酸镁制成的制剂取代工业盐,融化市区道路的冰雪,同时,严禁将冰雪倒入市区的河流和湖塘中,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标签:莫斯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