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没必要大包大揽——我国中长期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包大揽论文,结构调整论文,没必要论文,财政支出论文,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杠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今后财政支出政策的核心是本着支出结构优化、效率提高的思路,着力解决财政支出的“越位”和“缺位”问题,这对于我国未来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合理确定财政支出范围,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
1994年以来,随着公共财政为基础框架的财政改革的推进,我国财政在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改革,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效果显著,但是财政在“越位”的问题上尚未彻底解决,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完善。合理确定财政的支出范围,将应由市场和社会负担的部分从财政支出中分离出去,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强化财政支出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优化财政分配结构、强化重点建设事业发展,改善财政运行状况的重要条件。这方面应主要解决如下问题:
——国家财政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要逐步退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财政投资的基本政策取向必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就是要科学界定财政投资的范围,改变财政投资包揽过多的弊端,逐步减少和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以集中财力确保国家的重投资点。关于竞争性领域的财政投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政策理论问题,在不同的国家及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界定。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财政投资只能是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而对于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等重点竞争性领域,政府及财政投资还不能过早地退出,应当采取扶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
——对国有企业的补贴政策应适时调整。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一直由财政承担,不仅加重了财政负担,而且影响国有经济的效率。今后对一些特殊行业(如属于社会公共领域的水、电、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等)的价格和收费仍需要由国家进行管理,还有一部分企业承担着政府特殊的责任,由此产生的亏损仍由财政予以补贴,其他大多数属于竞争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其亏损补贴则应该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逐步取消。
——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控制和压缩行政性财政支出。确保政府机器的正常运转是财政分配最基本的职责,但是由于政府机器隶属于上层建筑,纯粹属于非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因此,无论是政府机器本身还是经费的供给,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总量控制。一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凡是能由市场调节的事务坚决让位于市场,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特别要在简化政府层次上寻找突破。三是通过推进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控制政府行政经费支出。
——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范围。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事业单位并不都具有公共需要的性质,财政不可能也不应该对其经费开支进行统包统揽,而应针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办法。一般地讲,事业单位按其服务性质可以分为公益性的、准公益性的和经营性的三大类。今后财政应主要为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和部分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提供经费,而对于大部分准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和经营性的事业单位,财政不再提供经费,至少不再全额提供经费,使其成为市场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主体。这样,不仅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范围,也有利于压缩财政的一般性支出,以确保重点支出。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财政需要着力强化社会公共性开支
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的面很宽,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从当今世界范围看,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长,西方工业国普遍强化了社会公共性的开支,政府总支出中社会公共性支出的比重出现了日益上升的趋势,这对于调节社会经济运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过去长期以来财政预算安排中属于社会公共性的支出预算不尽人意。在传统体制下,虽然国家财力比重较高,但财力分配的大头用于经济建设,社会公共性支出比重较低、社会发展的欠账较多。改革以来,随着国家财力的大量分散,不仅导致财政投资急剧下降,而且连社会公共性支出的最低需求也难以保证。这种状况如果继续维持下去,最终对经济发展也将会形成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将是一句空话。因此,从宏观角度考虑,今后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必须切实强化社会公共性开支。当然,应该看到,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工业国相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实力及财政实力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未来强化社会公共性支出也有一个量力而行的问题,不能超过国力的承受能力。
注重发挥财政投资作用,增强国民经济发展后劲
我国未来财政支出政策,仅仅重视社会公共性支出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政府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揭示投资与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同时,还深刻地论述了政府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特点和作用。首先,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如社会基础设施等,能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第二,政府资本雄厚,而且资金来源一般是无偿的,可以从事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的投资。第三,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这说明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政府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仍是一个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工业化任务十分艰巨。一方面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起点低,负担重,另一方面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改革的飞速发展。如果没有政府统一的工业化战略规划和强有力的政府投入,要顺利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国际经验表明,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日渐增强,而财政投资是实现国家政策意图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这是银行信贷政策所不能代替的。因此,今后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保持必要的财政投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投资政策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
今后的财政投资应改变过去“撒糊椒面”的做法,集中财力,用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最急需的方面。
要继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人类生产与生活提供服务不可或缺的物质载体和基本要素,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产业地位和战略地位。国际经验表明,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特别是在工业化初期,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基础产业,更是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主动力。从我国实践看,国家财政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既能有效刺激国内需求,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又能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调整改善投资与经济结构,而且投资风险小,长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能为闲散资金找到出路,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城乡居民消费,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借鉴国际经验,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当前内需不足、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总体落后的现实情况,国家财政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无疑是一项符合国情的正确选择。
国家财力分配政策要切实有效地向“三农”倾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至关重要。为此,应该从其结构性矛盾的根源入手,通过调整和完善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确保国家财力能够真正地向“三农”倾斜。可以把对农民粮食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按人口或土地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要解决好财政资金的投入范围和投入程度的问题,同时处理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支农方面的权责关系;要根据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农资金结构,重点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要以市场和资源为基点,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公共投资、转移支付、经济刺激、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援助农业;此外,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应当根据财力的可能,逐步建立起日益完善的农业救助性支持体系,包括农业灾害补助体系,农产品市场风险补助制度、农村困难群体粮食补助制度、特殊困难农民生产补助制度等,这也是政府支持农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措施。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作用。国有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实现我国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能力的主要力量,因此支持国有经济发展是国家财政义不容辞的职责。过去几年国家运用财政贴息政策支持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效果相当明显。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坚持这一做法,这对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财政还应支持国有经济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这同样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