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_利益关系论文

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_利益关系论文

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演变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共产党论文,社会论文,新时期论文,利益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利益关系在新时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出现了利益格局的历史性调整,这是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的结果。它既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劲动力,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丰沛源泉。当然,其前提是执政党能够有效地进行社会治理。伴随着利益关系的演变,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建设的理论也不断与时俱进。本文主要是考察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理论创新的历程,试图从一个侧面进一步认识“中国经验”的价值和意义。

一、单一型利益关系的松动与社会利益关系新课题的提出

早在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就预见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他相信:“随着经济的发展,路子会越走越宽,人们会各得其所。”①在他的讲话中,“切身利益”、“各得其所”等词语已经指明了之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一些特征和取向。

中国社会原来是一种“单一、平均和纵向权威式的利益关系”②。这种利益关系是我国一大二公体制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反映,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根本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的利益长期得不到满足,因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在社会政治松动之际表现了出来。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还是应当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中央开始注意到认真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及新的社会矛盾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概括三中全会以来新道路时指出:“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加以解决,否则也会危害社会的安定团结。”③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要妥善处理包括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军民之间、先进后进之间、较富裕者与较困难者之间、买方卖方之间、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等在内的人民内部的关系问题。④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重大变化。全面改革启动以后,承包经营责任制从农村进入城市,激发了人民群众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的积极性。在生产能力不足和消费品短缺的情况下,社会出现了一股经商热。一部分人也因此先富起来。当然,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不正之风”。社会利益关系开始复杂化。198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改革的过程中,“有一个人们普遍关心和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问题,这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问题。随着新老经济体制的逐步转换,各方面利益关系必然要作相应的调整和发生新的变化”。“从总的发展趋向来看,各方面的经济利益都将随着改革的进展而得到增加……但是,人们利益的增加不可能齐头并进,必然有先有后,有多有少,甚至有些方面的利益还会暂时受到某些损失。……这种利益关系的复杂变化,往往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改革的态度。”⑤

在此基础上,十三大第一次在党代会上提出一个重要命题:“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一个重大课题。”⑥这表明经过近10年的改革开放,单一型社会结构开始松动,社会利益关系及矛盾出现复杂化倾向。这些变化引起了执政党的高度重视。针对这一课题,十三大提出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及时通畅、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程度,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经人民讨论。”⑦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把“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作为今后工作中最值得认真吸取的五条经验中的一条重要经验。⑧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在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逐步理顺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理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⑨。

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主要做法是放权让利。于是,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城市以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利改税、个体私营经济开始创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深圳及沿海地区以积极引进外资和发展三资企业为主要内容的开放,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与此同时,城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兴起以及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在三资企业从事经营管理的中国人和先富起来人群的出现等,开始冲击原有的社会结构,使单一型的社会结构开始松动。“我国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的局面。”⑩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央才正式提出了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不同的社会利益和矛盾的重大政治课题。

二、多种所有制、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新社会阶层等理论观点的概括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解决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这场改革“必然要改变旧体制固有的和体制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不合理的利益格局,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阻力。必须从总体上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11)。这是中央第一次正式提出“不合理的利益格局”的概念,表明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总体提高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利益关系的不合理现象,影响了中国的进一步发展。

1993年9月,邓小平说:“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12)江泽民认为:“现在,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比我们党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错综复杂得多了。”(13)1994年1月,他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提出:“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向,特别是要注意在深化改革中由于进一步进行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必要调整,而可能引发的新矛盾新问题,千万不可疏忽大意。”(14)1996年8月,江泽民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指出:“必须看到,贫富差距扩大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明,社会成员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过大,就会引发民族矛盾、地区矛盾、阶级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就会出大乱子。”(15)他指出:“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16)为此,全国社会发展会议1994年10月20—23日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务院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1996年至2010年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17)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由于分配制度等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社会的利益关系及其格局出现了某些不合理变化,社会矛盾在个别地区甚至有激化的迹象。先富者由80年代那种个别性和零散性,到90年代则变成了群体性和区域性,突出的表现是部分社会群体和少数地区先富起来,导致社会成员之间、地区之间贫富差距愈来愈大,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出现了“社会结构的断裂”现象。(18)改革开放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促使中央政府提出了社会多样化论、新社会阶层论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论等重要理论观点。

在庆祝政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这些新情况带来了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对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必须高度重视并正确处理,以防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19)这是社会多样化论提出的开始。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其表述不断地补充和调整,最后在2001年7月形成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样完整的概括。

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新社会阶层论。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而且,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这种变化还会继续下去。”(20)

在社会多样化论、新社会阶层论等提出的同时,江泽民深入思考了执政党建设问题,特别是如何“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的课题,提出并阐述了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论等重要思想。他提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全党同志按照党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来行动,维护和加强党的坚强团结与高度统一,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21)他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22)

社会多样化论、新社会阶层论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论等新的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表明了中央对这一变化的认可和重视,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整合多样化社会的历史任务和根本政治原则。

三、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形成

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23)新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24)。十六大提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目标。胡锦涛指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25)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以后,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愈益加快,利益关系及其格局的变动愈益深刻,阶层之间、劳资之间、干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等各种社会矛盾增多。“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26)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讲话指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27)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局面,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勇于创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28)。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200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他深刻指出:“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他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9)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整合社会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目的就是在协调和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中国社会各个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大的“社会利益共同体”。(30)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全党的行动纲领。《决定》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31)《决定》认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32)并提出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33)在此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3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是在认真考察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深刻变化,认真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利益关系及矛盾演变的认识历程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变革和基本国情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这对在关键时期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关于社会利益关系及矛盾重大政治课题的提出,经过社会多样化、新社会阶层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代表等理论观点的概括,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这一思想发展的轨迹,鲜明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利益关系及矛盾演变的认识历程。这一认识历程,一方面深刻揭示了新时期中国社会由单一型利益关系的松动、经过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基础上社会多样化的演变、到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动这样一个转型过程;另一方面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3页。

②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41页。

④同上书,第1043页。

⑤同上书,第1334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⑦同上书,第43—44页。

⑧同上书,第145—146页。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历次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⑩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第293页。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47页。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4页。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27页。

(14)《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363页。

(15)《江泽民文选》第1卷第543页。

(16)《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262页。

(17)《中国共产党编年史(1994-1995)》第10册,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38页。

(18)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3页。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6页。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138—1139页。

(22)同上书,第1139页。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24)同上书,第11—12页。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95—696页。

(2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49页。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61页。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465页。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697、706页。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648页。

(31)同上书,第648页。

(32)同上书,第650页。

(33)同上书,第664页。

(3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标签:;  ;  ;  ;  ;  ;  ;  ;  ;  ;  ;  ;  ;  ;  

新时期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_利益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