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鞥里的培养论文_李从辉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鞥里的培养论文_李从辉

李从辉 湖北省巴东县信陵镇光明小学 湖北 巴东 444300)

【摘要】在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要发展,数学教师必须注重增强数学教育的实效性,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尤为关键的。就数学学科内容看,对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只有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才可以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力,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在本文研究中,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16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水平有着更高的要求。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着人才的素质能力。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成效对小学生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是重要的。由于数学学科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因而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以促使小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学习层次上,对数学教学知识内容加以俯视,减轻学习压力和提高学习效率。

一、创造轻松的数学教学氛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完成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创造轻松愉悦的数学教学氛围十分重要,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力量,也促使其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首先,数学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课堂互动,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为提高其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其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保持微笑,可缓解紧张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意识。最后,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鼓励学生扮演“小老师”的角色,为学生讲解数学问题,可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总之,在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而言,教师需在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创造条件。首先,数学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有助于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沟通。其次,教师重视课堂提问环节,无论学生回答得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为其勇气给予赞赏,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应加以循循善诱,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数学学科的奥秘,而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之门开启,由此可见,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众所周知,数学教学知识内容相对较为抽象,教师如若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能力,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首先,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联想,为培养和提升学生想象能力奠定基础。例如,在立体图形的学习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立体图形的样式,再结合具体问题而深度想象和解决问题。其次,在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小学生以直观的引导,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依据,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

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教师也必须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来开阔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多重感官的刺激,促进其创新思维发展。例如,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在开展“方向”教学时,可借助PPT教学工具,将教学知识内容呈现,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可将游戏应用于数学教学之中,如数学比赛,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奠定条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首先,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存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尊重,并为其预留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和空间。该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散思维,而且可体验学习的乐趣。其次,在数学教学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对数学问题加以深入探究,可实现互补的教学目的。只有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学生才能在无束缚的条件下开拓思维,寻找解决数学问题的创新思路,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目标。

六、创新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有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只有教师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引领学生们在这一领域开疆拓土,而且老师的创新精神会感染学生。

1.创新教学情境,对创新思维主动出击。

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多年,但是大多数教师仍旧未能扭转思路,在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中转圈圈,他们不敢将课堂交给学生,授课方式依然是讲授式,而且往往是一堂课都是自己在讲,生怕一句没说到导致孩子们在考试中出现失误。这样的做派怎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已经相当于在扼杀了。我想要想扭转这种局面,首先要从创新教学情境开始。例如,在学习“认识升与毫升”这一课的时候,通常的教学方式就是先引入概念,然后让学生记住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单位,再然后就是大量的做题巩固。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没有按常规思路出牌,而是和学生一起从家里拿来一些不同量程的量具,让学生们进行量取的操作,过程中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这项工作他们完全能够胜任。我只给学生们展示了学习这一课的大致步骤,认识不同量具的量程――量取――得出结论。学生们在自由操作和过程中,能够主动的把不同量程的量具搭配使用,单位换算很快就弄明白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同时,学生们对这种学习方式也表现出也极大的热情,思路相当的开阔。

2.创新课堂形式,还学生以自由的空间。

勿容置疑,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思维只有在宽松的环境里才能实现自由的驰骋,课堂不是束缚孩子的地方而是让孩子放飞思想的地方。教师要有这种认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不存在教师负责讲,学生只负责听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也要允许学生有随时的发言权,因为创新的火花也许转瞬就逝。所以,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自创了这样一套课堂模式:(1)课外预习,在这个大信息时代,学生的预习方法多种多样,上网搜索,和同学信息共享搭配课外学习小组,这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好主意。(2)课堂交流,每节课的前15分钟是学生交流预习结果的时间,过程中可以和自己观点相同的同学组成临时小组,以便整理对整堂的认识和理解。中间的15分钟是各小组的陈述时间,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认识进行总结,达成共识,这个过程大概用到5-10分钟。练习一律安排在课下,可以以任何方式完成――书面、网络研修等。在这样的课堂上真正突出了教师的指引者地位,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对科学的探究精神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又要重视对学生加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小学数学教育为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尤其重要。根据作者的数学教学经验,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可坚持几方面策略:一是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四是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五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此,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聂素群.数学课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沃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新课程(小学),2017,(07):198.

[2]陈先帝.扬起创新思维的风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7):85-86.

[3]李有存.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6,(24):37.

论文作者:李从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学生创新思维鞥里的培养论文_李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