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_图书馆论文

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论文,图书馆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法分类号]G252

1 当代图书馆服务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图书馆服务正在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图书馆正在失去读者

当前,读者到馆率下降现象应当引起重视。在国外,据统计,英国公共图书馆到馆人数,1997-1998年是355973677人,2002-2003年是323048108人。大英图书馆到馆人数1997-1998年是430887人,2002-2003年是407729人。

在我国,2000年11月30日,《中国文化报》上《大众读书状况调查问卷抽样统计》提示:当今每百人中,经常去图书馆的仅20人,很少去或从来不去图书馆的80人,占调查人数80%。据统计,东北地区部分省级高校馆持证读者的到馆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00%下降到现在的42.7%,读者满足率已由原来的63%下降到现在的23.4%[1]。国家图书馆到馆人数2006年到馆人数比2005年减少55万人,2006年到馆人数比2002年减少100万人。

图书馆读者的大量流失,使图书馆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以致于“图书馆消亡”论开始复活。《西安晚报》2005年12月26日就发了一篇文章《明天还有图书馆吗》。

1.2 阅读发生深刻变化

一方面,传统阅读减少,网络阅读增长。由传统阅读构成的国民阅读率从1999年首次调查的60.4%下降到2005年的48.7%。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加,已经从1999年的3.7%增长到2005年的27.8%,另一方面,学习和求知不再主要依靠阅读,图书馆不再是人们读书学习的首要去处。在我国澳门,网民上网最主要的目的是透过互联网获取资讯,其次主要是与人沟通、阅读新闻和消闲娱乐,这些分别占66.6%、47.9%、39.2%和38.4%。75%的网民表示有使用互联网查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的习惯,网民亦会使用互联网寻找事实及寻找某字定义,这些分别占71%和61%[2]。

近几年来,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反映了我国网络使用发展与网络对学习的影响,见表1。

据CNNIC统计,1999年12月,我国网民数只有890万人,而2007年12月达到2.1亿,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预计在2008年初将成为全球网民规模最大的国家。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达16.2小时,网民对互联网有了一定的依赖性。网民对互联网的正面作用评价很高,认为“一天不上网就会觉得缺少了什么”的比例是38.3%。互联网已经凸显出重要作用。

网民选择在公共图书馆上网的:第11次调查是0.6%;第13次调查是0.5%;第14次调查是1.8%;第15次调查是0.4%。与同期的学校上网、网吧上网有很大的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的借阅怎么办?是以不变应阅读万变,以被动应变,还是积极主动应变?阅读指导成为新的问题。

1.3 服务替代增强

服务替代让我们想起了“奶酪”原理。是谁动了图书馆的“奶酪”?谁抢了图书馆的读者与阅读市场?分析原因,主要来自相关行业的竞争。

其一,网络挑战图书馆服务。

网络不仅抢占服务,也抢占资源。它以其新的技术、及时的服务、便捷的使用方式“抢走”了图书馆的大量用户。Google建立数字图书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Google于2004年12月首次公布了数字图书馆计划,其中包括扫描牛津、哈佛、斯坦福和密歇根等四所大学以及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数百万本图书,并将它们放到网上。欧洲大陆一向将好莱坞电影视为美国文化入侵,并敬而远之。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又引起了欧洲人的忧虑,他们担心欧洲大陆对人类历史的贡献会被Google抹杀,以美国为中心的英美文化将会垄断整个世界。为了应对Google数字图书馆计划,欧洲六个国家提出了联合创建欧洲数字图书馆的建议,并提交欧盟讨论。倡导欧洲数字图书馆计划的六个国家分别为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和匈牙利。来自这些国家的代表认为:“如果欧洲数字图书馆计划不能尽快实施,未来欧洲大陆将无法在人类知识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版图。”法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让诺尔-杰恩尼(Jean-Noel Jeanneney)本周出版了一本名为《当Google挑战世界》的书,在书中他详尽阐述了Goolge入侵世界文化的观点。他说:“我认为Google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将打破现有的文化平衡,让英美文化占据上风,这非常危险。”他以法国电影举例,称正是由于法国政府的强力支持,法国电影才能在好莱坞电影大举入侵中茁壮成长[3]。Google计划遭到五大出版商的起诉。尽管出版业界在抵制Google创建数字图书馆的计划,然而,2007年早些时候由雅虎、惠普、adobe组建的名为“开放内容联盟”(Oca)组织正在推进新计划以挑战Google,并已经得到了微软以及北美、欧洲十多家大学的支持[4]。

其二,信息服务提供商挑战图书馆服务。

信息服务提供商过去无法控制有形的书刊资源,如今有了数字技术,他们加大投入建立大规模的全文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正通过各种方法试图控制数字资源,与此同时,他们还直接向用户提供基于网络的免费检索和收费传递服务,形成不依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而各图书馆要通过他们购买国内外数据库,使图书馆受到了双重的威胁和制约(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直接服务与从信息服务提供商那里获得服务资源),随着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不断提价和对信息服务提供商的依赖,图书馆的忧患正在加剧。

其三,社会信息机构挑战图书馆服务。

情报研究所、其他信息中介机构等正在分享社会对图书馆服务的信赖和支持。图书馆要么被其他机构的服务兼并,要么兼并其他机构的服务(如上海图书馆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后的图书情报服务一体化),要么独立发展(保持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看来,图书馆服务能否保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色并壮大自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其四,社会文化机构挑战图书馆服务。

在国家大力发展公共文化的新形势下,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面临着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谁在公共文化体系积极主动,谁就会发挥重要作用并获得突出地位。2007年下年,媒体纷纷报道,博物馆正大量免费向社会开放(但也暴露出参观者素质问题及引起的管理和文物保护问题)。2008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报道,国家图书馆开始大量减免服务收费。文化系统的这一减免收费虽没有对各地明确要求,但已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场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档案馆连锁反应的“免费风”,社会文化机构与图书馆的相互影响将不断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优化。

其五,媒体挑战图书馆服务。

报刊媒体、网络媒体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媒体,广电媒体虽是一种流态的媒体,但有一定的滞后性,它需要将所拍摄的素材经过后期制作后,再播放出来给受众。而流媒体完全是一种即实的、动态的媒体,完全能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即时地传播和发送信息给所需的客户。“欧洲数据”调查发现:2003年人们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为3小时39分钟,比2002年增加15分钟。针对媒体的发展,图书馆如何收藏媒体资料,如何开发利用媒体资源,是一个难题。而媒体的发展不断地吸引观众,这对图书馆服务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值得关注。

1.4 “物理”与“虚拟”的僵持对抗

其一,物理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同时发展使服务成本大大提高。

在数字图书馆被一度“鼓吹”和“炒作”之后,图书馆遭遇的现实:开始以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化来减少人力和物力的希望已经破灭,以数字化来替代实体图书馆的理由也不充分,结果是每一个图书馆都没有用数字化来替代物理的图书馆,也没有节约人力、物力与经费,相反还有增加的趋势。因为,图书馆既要保存传统的文献,又要大量订购数字资源,使得图书馆的资源成本、服务成本和运行成本大大增加。

其二,无纸化与反无纸化同时存在。

美国情报学家兰卡斯特的《未来图书馆》曾声称:“在无纸交流系统中印刷品将消失,作为机构的图书馆将消失。”在无纸办公、无纸社会和虚拟社会遭到质疑时,反无纸化声音开始强烈。而事实是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同时在增长。据新闻出版署公布的统计数据,2001年图书、期刊、报纸等印刷型文献出版的品种与10年前相比分别增加了67.7%,37.0%和27.4%。读者既离不开信息化和数字化带来的方便,又不能离开纸质文献信息,特别是相当一大部分的中老年读者群尤其如此。这样的局面给图书馆读者服务增加了两个方面的压力,既要考虑馆藏纸质资源的利用,又要考虑馆藏数字资源的利用;既要满足读者的数字信息需求,又要满足读者的传统文献需求。

其三,读者在选择物理与虚拟空间徘徊。

由于物理与虚拟两个空间同时作用于读者,读者不得不在两个空间徘徊。目前,读者时间压缩现象严重:人们平均睡眠时间比80年前少了2小时;34%的人在路上吃早餐;66%的年轻人同时上网与看电视;43%的人因为信息泛滥无法决策。DaVinci研究所执行主任Thomas Frey认为,图书馆的发展趋势之一即“时间压缩改变图书馆读者的生活方式”[5]。

2 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

图书馆服务面临如上挑战,如何应对?图书馆人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贸然反对或抵御竞争对手或新的服务。创新是图书馆服务应对挑战的最重要的出路。

2.1 思想先行——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化趋势

服务要发展,思想要先行,图书馆界已普遍认识到理念创新的重要性。有人认为,当前图书馆服务创新应改变以下四个方面的观念:一是改变“以我为主”的服务观念,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二是改变“静态僵化”的服务观念,树立“搞活创新”的服务观念;三是改变“重藏轻用”的服务观念,树立“服务第一”的服务观念;四是改变“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观念,树立“服务到家”的主动服务观念。提出确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新理念:一是以人为本理念;二是公平理念;三是法治理念;四是普遍服务理念[6]。这种认识对于改变长期以来公共图书馆服务相对薄弱的现状是有益的,但从21世纪的发展需要看是远远不够的。笔者从整体图书馆事业的角度,在《当代图书馆服务的10个理念——新图书馆服务论之二》中,提出10个理念:USE——一切利用;USER——一切用户;OPEN——开放服务;FREE——免费服务;FACILITIES——便利服务;HUMANISTIC——人性化服务;INDIVIDUALIZED——个性化服务;MARKETQDING——营销服务;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竞合服务;INNOVATION——创新服务。

这里特别要强调竞合服务的观念,竞合就是竞争与合作,是从企业竞争环境发展为竞合环境,是企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竞合共赢文化的时代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特殊市场环境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竞争特色;二是从创业到创新、从竞争到竞合的经验总结;三是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四是符合建设和谐企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趋势[7]。这一观念正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旅游竞合[8]、城市竞争[9]等。

2.2 延伸服务——图书馆服务的广普化趋势

延伸服务是图书馆服务从传统服务到现代服务,从以馆内服务为主向馆外服务延伸与发展。

一是网络延伸。网络扩大了图书馆服务的空间,促进了图书馆服务的延伸。网络不仅仅将图书馆服务上网,大大方便了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也扩大了图书馆从区域影响扩大到国家的甚至国际的影响;而且将读者概念发展为用户概念,传统意义上的服务统计发生了变化,依靠读者证统计服务逐渐失去了意义,“到馆率+点击率”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新指标。

二是实体延伸。体制改善了图书馆服务,促进图书馆服务的体系化。总分馆制的设立使区域服务整体设计、整体实施,发挥整体效益。在总分馆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图书馆向社区服务发展,送书下乡、流动图书馆、建立社区分馆等形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天津图书馆以延伸服务作为创新服务的突破口,通过开设社区及行业分馆、发展流动汽车图书馆、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出图书借阅“订单式”服务和电子文献网上阅览“一码通”服务、举办公益性讲座等方式,把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触角向行业、社区和农村延伸,已在全市建立社区和行业分馆123个,流动汽车服务点36个,网上阅览用户达6524人,数字化资源库15个,数据量260GB,每年举办公益讲座50多场。天津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引起了文化部的重视和新闻媒体的报道。2007年5月15日至16日在天津市召开的全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经验交流会上,天津图书馆的经验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还交流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及深圳图书馆的服务经验。天津图书馆服务模式已在全国公共图书馆推广。延伸服务模式在今后一个时期将得到进一步探索和充分发展。

将延伸服务纳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已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全力推进。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2007年5月11日至16日在湖南考察时就明确强调,要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与此同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在全国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经验交流会上明确指出,要用创新机制来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当前要重点在四个方面加大力度:大力推进总分馆制,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互联网资源延伸图书馆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流动服务,继续开展讲座、展览和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另外,为加强图书馆服务工作,文化部近期将陆续出台一些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建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推动服务工作广泛、深入、持久开展,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10]。

2.3 知识服务——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趋势

(1)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兴起。

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是在不断提升的,有三个台阶。一是文献服务,二是信息服务,三是知识服务。这一路径反映了服务从依赖资源、技术与工具到越来越依赖图书馆人的智慧。

知识服务近几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第69届国际图联大会及理事会于2003年8月在德国柏林市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知识之门——图书馆:媒体、信息、文化”。2003年9月,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主办,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和厦门大学图书馆承办了以“知识化信息服务”为讨论主题的“第十七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研讨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由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承办了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第29分会场,即“信息导航员——为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服务”学术研讨会。2004年9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召开第十八届全国计算机信息管理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定为:“知识服务的关键技术”;10月,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中国科技大学图书馆承办了“走向知识服务——文献情报服务发展与创新学术研讨会”。2005年8月,湖北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和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联合举办“网络时代的知识服务学术研讨会”;2005年9月,《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杂志社举办以“知识服务中的关键技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

(2)图书馆知识服务是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从方式方法上,信息服务依靠的是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手段开展服务,而知识服务则是依靠智慧组织服务。信息服务是以规范化的信息资源收藏和组织为标志,信息服务是从工作对象而言,它组织与提供的是信息或信息资源。知识服务是从工作方式而言,是知识化的服务。

从目的上,信息服务是为了满足一切读者所有的需要,而知识服务是为了适合读者所有的需要。

从效果上,信息服务强调提供信息要广、快、精、准,而知识服务强调服务的价值与效用。信息服务是信息社会一般性的服务;知识服务是信息社会高层次的服务,是知识含量高的服务。

(3)知识服务是面向用户以知识为中心的结构化服务。

知识服务是以灵活的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和调动知识工作者的智慧进行的特定问题的分析、诊断、解决为标志。如果说信息服务重视读者需求,那么,知识服务则重视对读者有益。

(4)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运营模式。

一是参考咨询中心模式。参考咨询中心模式主要包括:用户一般咨询服务、专题咨询服务、远程检索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本馆资源导航、学科导航服务、网络导航服务、网上合作咨询服务、用户培训服务、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服务、特色数据库建设等。参考咨询中心模式要求馆员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其内在特征和价值进行深度分析、综合加工,并融入自身知识,形成实用性的知识增值产品以提供给用户,这种服务模式是一种知识增值服务模式。

二是顾问公司模式。顾问公司模式可能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依靠团队力量来组织和提供服务;二是加入到用户团队中,作为用户团队处理信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在成员来进行服务。

三是协同沟通模式。营造协同沟通的环境成为知识服务的一项重要课题。这里的协同沟通具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图书馆内部人员的合作;二是服务人员与用户致力于解决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三是各图书馆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图书馆可通过创建协作研究平台、协作学习平台、专题BBS研讨、专业社团(Community of Practices,COP)、网络视频会议等方式,使用户与用户之间、用户与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主管部门之间、图书馆与资源供应商之间等建立参与、互动、和谐的良好关系,从而实现共赢。

2.4 专业服务——图书馆服务的分科化趋势

(1)从一般性服务到专业服务。

图书馆的专业服务是与一般服务或普通服务相对的概念,早期称之为定题服务(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这种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即是专业服务。专业服务是运用专业知识,面向专业或学科进行了深层次高级服务。

(2)专业服务体系。

专业服务并不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专门部门完成的,而是由图书馆各部门共同完成的,由分散于各种服务之中的共同构成的一个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基础性服务,即在图书馆一般服务(面向大众服务)中的专业服务,如借阅服务中的专业书刊资料提供;参考咨询服务中专题咨询。

二是专门性服务,即以专门部门或专门人员开展的服务,如资料室专门服务——学科资料采集与提供;学科馆员服务——专业对口服务。

专业服务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是创始阶段,实质是信息服务;第二是探索阶段,实质是准知识服务;第三是发展阶段,实质是知识服务。任何图书馆开展专业服务,都应当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不同类型图书馆的专业服务在服务项目和服务重点上是有区别的,见表2。

(3)专业服务的理论。

如果说一般服务的理论是“用户中心论”,那么,专业服务的理论是“学科中心论”;如果说一般服务的理论是“需求满足论”,那么,专业服务的理论是“过程定向论”;如果说一般服务的理论是“信息服务论”,那么,专业服务的理论是“知识服务论”。

(4)专业化服务模式。

专业化服务模式主要有:一是定题(SDI)服务模式,在网络环境下,传统的专题跟踪服务向网络定题服务发展,继续发扬主动性与互动性、知识性与专深性、针对性与连续性的服务特点,以用户信息需求为中心,选准服务课题,开发定题信息服务系统,挖掘定制服务,创新定题服务。二是门户网站(Portal Website)服务模式,利用门户网站的综合资源开展服务。三是学科导航(Subject Navigation)服务模式,以学科导航系统作为服务平台。这一模式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建学科导航项目;第二类是链接其他院校或文献信息机构的学科导航服务;第三类是既有自建的学科导航项目也有对其他学科导航的链接。据2007年对183所高校图书馆的调查,有95家图书馆提供学科导航服务,包括“学科导航”“学科信息导航”“学术资源门户”“学科网络资源”等多种形式[11]。四是知识库(Knowledge Bases)服务模式,以专题知识库作为服务平台。五是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服务模式,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学科馆员服务就是这一模式。此外还有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学科馆员部,负责全院总馆的学科馆员工作和各分馆的学科馆员工作,直接为科学院各研究所对口服务。

2.5 个性导向——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趋势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提出,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图书馆大众化服务无法满足特定的需要,而不同类型的读者、不同地区的读者、不同文化的读者对服务有不同的要求,读者的个体特征及个体需求特征日益明显,读者不满足于图书馆提供的普通服务,希望从更加个性的服务获得收益。二是长期以来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过度的制度管理或定量管理使服务僵化,因而出现了从个性化需求到个性化服务、从制度化服务到人性化服务的趋势。

个性化服务模式也称为用户中心服务模式,是根据用户的需求条件,从全局信息空间中构建主动的、集成的个人信息空间集合的服务机制。分类定制服务、智能代理服务、垂直门户服务、数据挖掘服务、呼叫中心服务、知识推送服务等都是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基本服务方式。

MyLibrary服务是典型的个性化服务模式。美国华盛顿大学、北卡州立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开发的MyLibrary、MyGateway等是当前开发应用较为成熟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模式系统。MyLibrary由MyLinks和MyUpdates两部分组成。MyLinks是为用户个人提供搜索和组织数字化资源的一种工具。MyUpdates是将图书馆新到的资源及时通知用户的一种工具。MyLibrary是商业网站个性化方案在图书馆领域的深化发展。

2.6 品牌服务——图书馆服务的特色化趋势

图书馆服务必须体现特色。特色是一个图书馆服务区别于其他馆服务的标识,是图书馆的特别价值所在。只有走特色化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开发馆藏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开发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开发服务“市场”,图书馆服务才能在服务竞争中获得优势,才能获得读者和社会的真正支持。

公共图书馆重点体现居民服务特色。如纽约皇后区公共图书馆就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特色服务的,为多种族居民服务成为皇后区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在法拉盛图书馆的国际资源中心,是为庆祝皇后区和纽约多种族传统、多样化资产而设立的,为整个大都会区域想要了解世界民族、文化和语言,特别是在国际商务、旅游、交通、研究和教学的人们提供资源、信息和参考。该馆的成人学习中心为成人读者服务包括旅游、小团体指导、基本写作、阅读资料、数学和誊写技能。为讲其它语言的人学习英语的服务包括小对话组、计算机辅助指导、语言技巧和语法资料以及视听资料。洛杉矶公共图书馆中央馆,国际语言部是中央馆服务的又一重要部分,是全美非英文图书藏书量最大的公立图书馆。提供有书籍、杂志、报纸、录像带、百科全书和光盘等。有多种语言文字的资料,最常用的语言有亚美尼亚文、中文、日文、韩文、俄文和西班亚文。Fletcher Jones语言学习中心是该部的特色。

高校图书馆主要体现学科服务特色,如大学生学习图书馆、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高校文库、特藏室等,体现了以学术为中心或以专题为中心的特色。

特色图书馆的出现是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集成化。特色馆藏是从馆藏文献出发,利用资源特色;特色服务是开展开发性服务,而特色图书馆是以专门的机构形式固定下来,有长期的发展计划,独立的场所、人员与经费,融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为一体的专门化的组织。

以温州市图书馆为例,1999年温州市图书馆创办鞋都图书馆。其后又建立了温州服装图书馆。2004年4月21日,温州服装图书馆暨温州服装信息中心开馆,位于温州图书馆一层,面积600平方米。设有会员服务区、图书阅览区和休闲区。还设有布料展示区,有来自韩国、日本、意大利的数千种服装布料展示,计划每天上新布料几十种,甚至上百种。

香港中央图书馆的玩具图书馆非常典型。该馆专为0-8岁儿童而设,提供启发智能的玩具和教育材料供家长与子女在馆内使用。馆内四个主题角:婴孩游戏区、模仿及想象游戏区、创意游戏区、智慧游戏区。馆藏约1400件玩具,将玩具分为十类:棋板游戏、咭牌游戏、电脑型玩具、技巧游戏、砌图游戏、建筑游戏、创意游戏、音乐游戏、体能游戏、扮演游戏。

服务特色化有利于形成图书馆服务品牌。图书馆服务要有品牌意识,服务品牌是服务内涵与外延以及价值的体现,包含着六个因素:一是服务质量。由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承诺等构成质量评价标准。二是服务模式。包括经验模式(如外包、自主、特许等服务扩张模式)、管理模式等方面,服务模式与服务反应速度、服务规模等共同构成服务的三大核心竞争点。三是服务技术。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服务的技术创新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四是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要考虑服务的成本。五是服务文化。建立在客户导向的品牌文化,随着组织、社会等因素变化而变化。六是服务信誉。实现承诺,注重诚信,对服务品牌是一个关键要素。

2.7 开放获取——图书馆服务的自由化趋势

开放获取运动(Open access)是当代图书馆的一个热点。开放获取服务有三种:

(1)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服务。

目前在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三个组织是:BioMed中心、PLoS(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和PubMed中心。BioMed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一个赢利性的出版公司,出版有150余种生物学和医学的开放存取期刊。PLoS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组织,成立于2000年,于2004年8月出版了其第一份开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之后又有PLoS Medicine、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PLoS Genetics、PLoS Pathogens、PLoS Clinical Trials这些开放存取期刊相继问世。PubMed中心是关于生物与生命科学的一个完全免费获取的期刊知识库,由美国国家健康机构(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所支持。

开放存取期刊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存在的有名称的期刊,同意提供其内容并一定程度上的免费获取的资源,如PubMed中心。还有一种是新兴的电子期刊,建立在无订阅费的商业模式上,其代表有BioMed中心和PLoS所出版的一系列期刊。这种期刊的原理是作者发表论文要收费,而读者对论文的获取是免费的。作者发文所需费用因期刊而异。如每发表一篇论文BioMed需500美元,而PLoS需1500美元。开放存取期刊可能的收入来源有广告收入、赞助、政府补助等,但最主要的固定收入还是作者所付的发表费用,以此来弥补同行评议、编辑、准备工作等的基本成本。

但严格的评审制度在保证了开放存取期刊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开放存取期刊的运行成本。一旦作者或机构对于收费方式感到不满或无力承担,开放存取期刊就失去了稳定的经费来源,没有充足的经费来保障同行评议过程,就无法保证开放存取期刊的质量,从而也就失去了同传统期刊进行竞争的优势。

(2)学科知识库(Disciplinary repository)服务。

对于学科知识库来说,虽然已有一些成功的典范存在,如高能物理和数学、计算机领域的arXiv,还有认知科学领域的CogPrints,但这些学科知识库的成功并不代表学科知识库能够在所有的学科领域取得成功。事实上,在其他领域,学科知识库的建设与发展并不是很顺利,其建立缺乏全面性,缺乏推动其发展的有效动力,从而不能得到有效普及。

(3)机构知识库(Institutional repository)服务。

机构知识库的兴起的原因有三:一是传统学术出版体系的局限。由期刊价格危机、知识产权的限制、原生资料的保存利用问题而引起;二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互联网的普及与电子出版技术的完善、互操作协议的完善、机构知识库构建所需软件的开发利用而引起;三是开放存取运动的兴起。由个人网站的局限、开放存取期刊的局限和学科知识库的局限而引起。

国外典型的机构知识库有:

eScholarship——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2000年7月发起的机构知识库。有加利福尼亚的Berkeley、Davis、Irvine、Los Angeles、Riverside、San Diego、San Francisco、Santa Barbara、Santa Cruz十所校园的180个院系参与其中,收集有预印本、报告、同行评议论文、期刊等多种类型的资料,包含有10743条记录,已被用户下载全文2583299次。

DSpace联盟——DSpace联盟包含了所有使用DSpace软件构建机构知识库的研究机构。该项目从众多的参与者中选择了以下8所大学作为主要实验对象,即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华盛顿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罗彻斯特大学、马萨诸塞技术学院。至2004年6月项目结束时,在全球范围内有将近50个研究机构加入DSpace联盟,并有一百多家机构正在运用、测试、评估DSpace软件,而且这些机构库中累积的记录数已达到60000条,并在日益增加。

(敬卿 编发)

标签:;  ;  ;  ;  ;  ;  

当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趋势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