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小学 731799
摘 要: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既要避免因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而导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又要避免因过于注重文本内容的分析而导致的对文本的朗读不到位,还要使阅读教学达到要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我采用了“读通、读熟,读懂,乐背”三步走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自主阅读 读通 读懂
第一步:读通、读熟
1.读通。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借助拼音识字,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较缓慢,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读通课文有困难,且易导致学生因困难或失败而害怕阅读。因此,要给学生留一定的预习时间。
(1)预习时间安排:
我把晨读作为学生的预习时间,给至少15分钟。由于小学生自我约束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晨读时间往往不知道做什么,我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预习新课,教阅读方法,提阅读要求,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2)预习要求:
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我对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要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发音清楚,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
(3)预习过程:
先学生试读:按要求边看拼音边读汉字,不求快,但求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然后同桌互读:要求一个学生读时另一个学生必须手拿好笔,边听边圈点勾画,圈出读错的地方,勾出读得不够好的地方,画出读得好的地方,并做到提出改正意见,自己也能读好。最后教师检测:检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明确自己的不足,教师便于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尤其是易读错的字词和难读的长句,要进行必要的纠正和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在预习《美丽的丹顶鹤》时,学生对于“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读不好。我及时指导范读,纠正“引吭高歌”的“吭”的发音,学生很快就把它读好了。既给了学生自学的机会,又在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及时的帮助,学习效果自然很好。
2.读熟。
教育家叶圣陶强调语文宜熟读,须熟读。熟读是在读通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到通顺流畅,有一定的速度。在教学中,学生熟读文本有利于掌握字、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所以,我通常采用分小组赛读、同学之间挑战读、与老师比一比等赛读方式,收效颇佳。
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时,我提前把评分标准写在黑板上:读错、读漏字一个扣0.5分,句子读破扣1分。词语读得特别好加0.5分,句子读得特别好加1分,整篇课文读得通顺流畅加1分。出示后让学生知道这一标准,再分成小组赛读,评出小组优胜者;接着采取了挑战赛,让学生自由选择比赛的对手,进行挑战;最后鼓励学生与老师比一比。在这样的赛读中,学生不知不觉把课文读熟了。
第二步:读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读懂”,对低年级学生,“懂”的要求不能过高,但不能没有。可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总对学生缺乏信任,总在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太难了?他们能解决吗?当学生的思维稍有障碍,教师便立刻将问题包办。正是这种不信任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求知探索的劲头被扼制了,久而久之,便会从不需思考到不愿思考,再到不会思考,也许真的会变得笨起来。我们要学会信任自己的学生,尽量点拨而不是包办。
第三步:乐背
小学生好动、爱玩,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顺应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了借助课文插图练习背诵、边看学生表演边背诵、边回答问题边背诵、边看板书边背诵、边听音乐边背诵等方式,做到让学生喜学乐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积累的目的。
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时,由于课文中的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于是我要求学生边看插图,边回忆课文内容。学生很容易就把看到的图象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课文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又如《蚂蚁和蝈蝈》一课,我给学生准备了《蚂蚁和蝈蝈》的动画片,可是没有声音,在背诵课文时,请学生当配音演员,给动画片配音。学生不仅给动画片配了音,还能根据课文中“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进行动作表演,个个在兴趣盎然中完成了背诵。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把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做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时时处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及阅读能力。
论文作者:杨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0
标签: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读得论文; 边看论文; 自主论文; 读懂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5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