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伶 古结莲 郑伟杰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儿科 广东广州 510610)
【摘要】目的:探讨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组60例与B组60例,A组采用炎琥宁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阿糖腺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对PCT、hs-CRP水平影响。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较B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T、hs-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组PCT、hs-CRP水平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也能降低PCT、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糖腺苷;炎琥宁;病毒性脑炎;PCT;hs-CRP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060-02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脑实质性炎症,主要发病机制是由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健康[1]。目前治疗该病的通常采用降低颅内压、抗炎、改善脑循环等对症治疗方法,急性期采用三氮唑核苷、炎琥宁等药物恢复脑功能健康,但仍无法彻底根治该疾病[2]。为探讨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新方法,我院采取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对PCT、hs-CRP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小儿病毒性脑炎中选取12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60例,男29例,女性31例,年龄1.34~15.28岁,平均年龄(8.31±1.47)岁,病程2~5d,平均病程(3.25±0.72)d;B组60例,男性25例,女性35例,年龄1.73~14.92岁,平均年龄(8.33±1.72)岁,病程2~4d,平均病程(3.17±0.75)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与临床症状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纳入标准:(1)患者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病毒性脑炎;(2)年龄12岁以下者;(3)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4)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2)患有先天性心脏疾病者;(3)对本实验药物过敏者;(3)患有其他脑部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A组加用炎琥宁(南开允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967)治疗,使用前将本药品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用作静脉滴注,0.16g~0.4g/d,1次/d,10d为一个疗程。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阿糖腺苷(广东先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9896)200mg以500ml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15mg/d,1次/d,10d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指标
1.3.1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用药后影像学CT检查恢复正常,临床体征消失,脑功能恢复健康;有效:用药后临床体征明显好转,脑功能得到改善;无效:用药后脑部感染无减轻反而加重,实验室检查结果无改善。
1.3.2 PCT与hs-CRP水平检测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取空腹静脉血2ml,通过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待测,采用降钙素(PCT)ELISA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货号:ml064311)测定PCT,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elisa试剂盒(产自上海澳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注册号国药管械(进)字2002第3400153号)测定hs-CRP。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与分析均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A组总有效率为85.00%,B组总有效率为96.67%,A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结论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由多种细菌与病毒经消化道、呼吸道或其他途径透过血脑屏障感染脑实质引起,通常分为急性和亚急性起病,其临床表现为恶心、发热、抽搐、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并伴有共济失调、脑膜刺激征阳性等并发症[3-4]。由于患者感染程度和病变部位与其体质和外在环境因素有关,因此治愈过程较困难,也为家庭及患者带来沉重负担和心理压力。
炎琥宁是一类由穿心莲提取物通过酯化、脱水、提纯而成的中成药,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水肿和渗出等作用,静脉注射在体内作用时间长、分布广,体外可灭活呼吸道病毒、腺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杀菌、清热、抗病毒和镇静作用[5-6]。阿糖腺苷是广谱类DNA病毒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及酶活性,控制病毒基因表达,从而发挥抗病毒效能[7]。相关研究表明[8],由于细菌感染时会产生内毒素与细胞因子等诱发多种免疫细胞表达,导致PCT、hs-CRP等大量分泌,使PCT和hs-CRP明显升高,因此PCT、hs-CRP可作为诊断早期细菌病毒炎性感染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组,治疗后B组PCT、hs-CRP水平较A组低,表明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具有相互协同、增强作用,可有效缩短病程、缓解临床症状,且患儿耐受性好,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炎性反应作用,对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阿糖腺苷联合炎琥宁可有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也能显著降低PCT、hs-CR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怀珍,陈兰举.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全科医学,2018(1):5-6.
[2]邵亚望,沈开慧,张孟孝,等.更昔洛韦配伍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102例效果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9):1243-1244.
[3]王瀞萩,吴至凤,余秀梅,等.视频脑电图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监测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6(b06):2007-2008.
[4]张丽娜,马茂雷.阿昔洛韦与纳洛酮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s1):172-173.
[5]张跃军,张立梅,焦春发,等.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和成人病毒性脑炎的血清学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s1):1-3.
[6]张跃军,张立梅,焦春发,等.高压氧辅助阿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J].临床误诊误治,2016(s1):86-88.
[7]郭黎,段武琼.炎琥宁联合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3):82-84.
[8]肖朗,刘慧敏.血清IL-6、hs-CRP及PCT水平检测在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细菌性脑炎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临床药物,2016(8):535-538.
论文作者:刘洁伶,古结莲,郑伟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脑炎论文; 腺苷论文; 小儿论文; 疗效论文; 水平论文; 炎琥宁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