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论文,社会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精神与能力在人类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离开创造力,人既不能有什么预见,也不会有什么发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全世界的知识总量平均七至十年翻一番,近10年来的发明创造比以往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用人类创造的最新的知识财富来武装下一代的头脑。知识无穷,但人生有涯,只有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主要是创造思维能力,才能迅速而有效地掌握知识,将来也才有可能独立地创造性地工作和不断更新知识。不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里成为强者是不可能的。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不仅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也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
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即开创未来的能力,创造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智力,它是建立在一般智力基础上的更高级的智力。创造活动是人的全部智力和体力都处于高度运动状态下进行的活动。因此,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达到了高水平。它不是某一智力因素的单一表现,而是综合了人的智慧、才能、情感、意志、道德、个性等全部的心理因素。
一般地说,任何人都有创造的禀赋,有人认为,将儿童与成人相比较,创造力似乎更多地体现在儿童身上。当然,儿童的创造才能还处在形成之中,有待于培养和发展,远没有达到出成果的阶段,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潜在的能力。每位家长都不能低估孩子们的创造潜能,而要善于发现、培养、发展孩子的创造潜力,使这种潜在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
首先,家长要充分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创造精神,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艾伯特·詹奥吉曾经指出:“创造就是和别人看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实质上就是鼓励与支持他们树立敢于破除迷信的思想以及敢于打破陈规戒律的雄心壮志。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启蒙老师学习。被后世尊称为“百代画圣”的吴道子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是与他的启蒙老师正确引导分不开的:
据说,吴道子刚刚学画时,曾拜一位普通的画匠为师,这位在历史上甚至没有留下名字的老画匠虽然自己在绘画上没有取得什么突出成就,但是却很懂得教育艺术。他循循善诱,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全部画技传授给了学生吴道子。当他发现弟子的画技已经超过了自己时,又胸怀坦荡地建议吴道子另择高师,继续深造。更为可贵的是,他用自己一生总结的经验教训,教育弟子要想取得突出成就,必须破除常规,敢于走前人未曾走过的路。当吴道子即将拜离师傅出外游学时,老画匠对他讲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道子,师傅苟活一生,只是个村野画匠,如今你的技法,确实已经在我之上,凭你这身本领,自然可以出去闯荡了。不过,你要记住我的一句话:若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必须‘不拘成法,另辟蹊径’。”
“不拘成法,另辟蹊径”八个字,正是老画匠半生的心血的结晶。他多年辛苦作画、庸庸碌碌,但是却从自己的教训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不循陈规、大胆创造。他把这个心血凝成的经验教训毫无保留地告诉给弟子,表现出他的诲人不倦的高尚品德。“不拘成法,另辟蹊径”这句话成为吴道子一生学习奋斗的座右铭,他正是遵循着老师的道路不断地有所创新,不断地前进的。
吴道子在离开蒙师以后,按照“不拘成法,另辟蹊径”的指示,首先在学习上打破旧有框框,他一反传统学画的老路,不是拜画家为师,而是拜书法家张旭为师,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张旭是唐代著名的狂草书法大师,他向以不拘一格、敢于创造的精神为人称道,人们颂扬他为“狂”,正是对他的创造精神的肯定。吴道子跟张旭学习书法,一方面从他笔走龙蛇的草书艺术中吸取营养,一方面学习张旭的创造精神。经过刻苦努力,终于熔书法绘画为一体,首创“兰叶描”技法,当他完成了这段学习任务,准备拜离张旭时,对张旭讲了自己的心里话。他说:“弟子本习丹青绘画,可惜现今画坛技法俱已陈旧。弟子志在创新。幸得偶见恩师书法,笔走龙蛇,大气磅礴,猛悟得若能以书法绘画,便可一改前代画风,于是拜在恩师门下。现在弟子就此告辞,还要去云游山川、庙宇,再创山水画技!”吴道子的大胆创造精神使得一向不师古法勇于创造的张旭也深为叹服。他不得不承认:“绝顶聪颖绝顶狂,天生道子世无双!”
以后,吴道子又遵照蒙师“不拘成法,另辟蹊径”的教导,云游祖国壮丽河山,师法自然。从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受到启发和陶冶,创造出不用勾勒放笔挥洒的“泼墨写意山水画”,终于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开创精神的著名画家。
科学的创造不是靠毫无根据的空想可以实现的,而是在广泛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晶。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绝不意味着可以放弃学习,异想天开。而是让他们抱着科学的态度,在认真继承前人遗产的基础上去发展和创造。这就是中国古人常讲的“有法”与“无法”的辩证的关系。所谓“有法”,就是要认真学习和继承前人之“法”,为自己今后的发明创造奠定坚实的基础,或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与教训;“无法”则是指不要将别人经验当作千古不变的教条,使自己做古人经验的奴隶,“有法”是“无法”的基础,“无法”是“有法”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每一位师长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既要培养孩子“无法”的大无畏精神,又要教育他们发扬“有法”的科学态度,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创造型人才。
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创造中获得美的享受,是培养他们创造精神的有力措施。创造过程能给人以最美好的精神满足,从而把创造视为崇高的事业。一个孩子画出一幅好画,创造出一个精巧的手工作品,解出一道难解的数学题,写出一篇文情并茂的作文,其兴奋心情不亚于科学家作出重大科学创造时的狂喜。这时候,要帮助孩子认识这些创造劳动的真谛,帮助他们分析这些作品的妙处所在,引导他们领略自己作品的情韵与味道,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经常这样做,就会激起他们的创造欲望,使他们的创造热情越来越强烈。
其次,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客观环境与心理环境两个方面。良好的客观环境有两个特征:良好的影响和启发;自由活动的天地。支持孩子参加有益的课外科技活动,带孩子到大自然与社会中去广泛观察与学习,让孩子更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物,这些都可以对孩子的创造力发展起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启迪作用。
为使孩子能够具有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
创造的最大心理障碍是胆怯。胆怯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勇敢、自信心是保证创造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马克思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要反复教育孩子,不要畏惧,不可怯懦,勇往直前,大胆创造!
创造的另一个阻力是过分地自我批判,过分地求全责备。如果要求孩子在开始创造各种作品前就要构思得十全十美才能动手,那么恐怕他一辈子也不会有真正的发明创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根据对二百个在各行各业做出成绩的超级明星的研究发现,这些明星的父母们并非一开始就有什么宏伟的远景计划。如果在孩子的创造还没问世的时候就过分挑剔与批判,只能把创造扼杀在摇篮之中,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无所作为了。
创造的第三个障碍是倦怠。聪明来自勤奋,坐享其成、守株待兔,永远不会有任何创造。
创造的第四个障碍是发展的片面性与狭隘性,一个孩子只有在智慧、情感、意志等各方面都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每位师长必须从一开始就注意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心理环境,同以上严重妨碍创造力发展的心理障碍作斗争。
最后,要采取科学与有效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这样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三种:
1.“开放式”学习。
开放式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主张冲破一切禁锢,打开五官大门,张开思维之网,尽力接受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对于具有开放思维的人,哲学家康德作过一个生动比喻说,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而是像法官命令证人回答问题那样,主动出击。
培养孩子具有开放式思维,对他日后能否成为创造型人才关系甚大。相传非欧几何是亚·鲍耶在研究他父亲终生未能完成的欧几里德几何中一个问题时建立的。为什么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父亲一辈子做不成的事情,而初出茅庐的儿子却建立了奇功呢?原因在后者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角度设想,打破原框框的束缚。否则,儿子也会重蹈父亲的覆辙。
培养开放式思维人才的最好方法是实施开放式学习。所谓开放式学习,就是对一个问题不限于一种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在几种可能的答案中经过分析、比较、推理,得到最正确的答案;不只是了解有限事物的联系,而应该让孩子寻找更多事物的可能存在的联系;不仅满足于孩子已经获得的知识那些部分,更应让孩子主动地学习了解还没有掌握的未知部分。在引导孩子进行开放式学习过程中,只能启发、诱导,给以必要的帮助,切记不可包办代替孩子解答问题,更不应凭自己有限的知识或经验从而轻率武断地去回答哪怕是看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我国古代有一个“执竿入城”的笑话,就是讽刺这种人的:
鲁国有个人带着一根长竿子进城,开始他把长竿子竖起来拿,进不了城;后来又把长竿子横过来拿,也进不了城。横竖都没法进城,急得他在城门前团团转。不一会,走过来一位老人,这老人看到这种情景,就对拿长竿子的人说:“我虽然不是圣人,可是也可以说是见识广博的人了,你想带着长竿进城,为什么不把它一断两截呢?这样不就可以进城了么?”拿竿的人听信了他的话就把长竿截成两段,走进了城门。
这个故事里的执竿者确实是很可笑的,但那位自称见识广博、以教育者自居的老者却更为可笑。按照他的主意,城门进是进去了,可是好好的长竿却毁坏了,稍有理智的人也会懂得:这不是解决执竿入城的好办法。
日常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自以为高明和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家长,对于年轻人提出的问题,往往采取不假思索随意回答的态度,有时候这种回答,表面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但细琢磨却并不完全正确,甚至是错误的。因为,知识是无限的,而人的智慧就个体来说总是有限的,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往往也存在多种答案,要选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并不容易的,像执竿入城这样的简单问题是这样,更为复杂的问题更是这样。所以作为教育者,对于受教育者的任何疑问都不能掉以轻心,即使是表面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也应采取严肃认真和审慎的态度。像那位老人那样不负责任的教育态度是不足取的。
这种态度的不足取,不仅在于答案本身的错误,而且还在于它对受教育者产生的不良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由于家长和教师经常的随意回答孩子的发问,就会使一部分孩子产生依赖思想。阻碍他们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对于另外一些孩子来说,等他们觉悟到这些答案部分或全部的错误和不确切时,又会对师长威信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动摇。
2.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用语。从表面上看来,这个词似乎有些深奥难懂,其实它的意义非常简单: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说,就是将先前的学习所得(不论是知识、技能、原则、方法等)变化地运用。迁移从作用上分,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先前的学习对以后的学习发生积极的影响就是正迁移,比如:一个人学会了骑自行车,就便于学习驾驶摩托车;学习了整数加减法有利于学习整数乘除法等等。反之,如果先前学习对以后学习产生消极影响,这就是负迁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迁移能力对形成创造力大有益处,我国古代有一个“泰豆教驾车”的故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泰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驾车能手,他在教徒弟造父学驾车时采用的方法很特别:开始,他找来一些木桩,把木桩按步伐长度有规律地排好。然后,他要求徒弟跟随他在木桩上练习急走,并告诉徒弟:“如果走得同我一样快,就掌握驾车技术了。”
后来,造父通过这种训练方法,果然又快又好地学会了驾车技术。
泰豆为什么能够利用走木桩的方法训练徒弟的驾车能力呢?原来,这正是运用了技能迁移的规律。他通过引导造父在木桩上急走,来训练脚、心相应,节奏协调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将急走中获得的心理品质、能力和技艺推广到驾车上去,从而掌握人与马、马与车相应一致,操纵自如的技能。这种训练方法正是利用了技能的“正迁移”规律。迁移的有效条件是新旧知识技能之间的共同要素,泰豆之所以用行走训练驾车,也正是利用行走中脚与心相应配合同驾车时手与心、人与马之间相应配合具有共同要素的原理。
在教育中正确掌握和利用迁移的规律对指导学生学习很有意义。例如,在学习某一项原理时,可以运用理解的迁移:着重理解一两个典型例子,再由此及彼地、举一反三地学习。
3.脑轰法
这是创造工程奠基人奥斯本在1939年发明的一种方法,也称智力激励法。其实也就是一种集体思考的方法。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的不少大学里开设了这门课程,日本发明协会也在各地成立了许多集体发明创造小组。在全日本少年发明展览会中荣获首相奖的五项佳作奖展品,都是应用此法创造的。
“脑轰法”一般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让大家围绕一个题目自由联想,自由发言,尽可能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在所有的意见都提出来之前,不进行任何评价,即使是不能实行的意见,也要鼓励发言人畅所欲言,这样大家可以互相启发,开阔思路,想出更多的主意和办法。
家庭可以利用这种形式,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家庭成员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职业不同,看问题想问题的着眼点也不同。大家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和观点,对于帮助孩子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开阔思路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