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许多技术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态势尤为迅猛,正是受到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各个行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在这种环境下,我国电力行业也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来改善电力系统过去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调控一体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是在现代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互相补充和融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被广泛运用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由此,本文将电力系统的概述、调控一体化的特点及优势进行描述,并着重分析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期望进一步促进调控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实现电力系统从电能生产到最终管理各个环节都不需过多人力投入,自行控制调配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电力系统自动化涵盖的方面较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①发电控制自动化是一重要方面,发电控制自动化是通过计算机实时监测对发电系统中的频率和负荷进行采集并能自动调节和分配,以此来实现发电控制自动化。②管理系统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部分,其涉及到较多专业领域的内容,如财务、设计、人事、资料和施工等方面。③配网自动化是结合了多种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线上线下的监控与调度,是保障配电网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在发生故障时能对故障源进行及时隔离,缩小停电影响范围和缩短停电时间,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这些方面都体现了较高的自动化水平,对提高供电效率、供电质量以及服务水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
二、调控一体化的特点及优势
(一)、调控一体化的特点
调控一体化的应用能改善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弊端,使其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要原因是调控一体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调控一体化的实时性,其主要是基于遥控和遥信技术的基础来发挥的,能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准备实时的采集,并有专门的数据库来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并能对分析结果发出相对应的指令,整个过程准确且快速。调控一体化具备的实时性,能使工作人员及时的掌握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并能在第一时间对异常情况进行把控,比如发生故障时,能迅速触发报警装置,向控制中心发出警报,极大程度地减轻了调控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其次,调控一体化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主在于其开放的模式和结构,提高了各数据和信息的兼容和连接,也使得电力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得到了加强,能有效的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
(二)、调控一体化的优势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调控模式中要经过相当复杂的程序以及较多的层面,使得调控工作的工作量大且繁琐,难以避免在工作中出现较多的失误,在处理故障方面,故障信息要经过多层传递,所需要的时间较长,故障的处理难以做到准确且及时,使调控质量大打折扣。而结合现代先进的通讯及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调控一体化的模式,更能应对当前电网规模扩大、网络结构复杂及用电需求猛增的状况,相较传统调控模式来说,调控一体化具有更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调控一体化将电力系统中的一些重要系统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具备调度的功能,还能同时实现电力系统的监控和维护;由于调控一体化同时具备多项功能,能使调度人员从繁琐的劳力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多的是使用脑力进行工作,减少了调控人员的工作量,使其工作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也降低了调度工作中人为因素引发错误的发生几率;并且调控一体化还能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一体化调控大大减少了人员方面的需求,能实现人员投放最小化,因此,经济效益更高;其次,由于调控一体化使得调度工作人员的质高于了量,提高了员工的各方面的能力,使之处于较高水平。从调控一体化的上述优势可以看出,调控一体化能使电力系统朝着健康且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一)、调控一体化在设备建模层的应用
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主要体现在其设备建模层的应用,现阶段,电力设备为了跟上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的脚步,就功能和形式方面进行着不断扩充,因此,越来越多数量和形式的新电力设备投放到了电力系统之中,随着新的电力设备投入,紧跟着二次设备的相关分析工作也全面开展,面对这种新设备的投入频率增高,使得二次设备分析的工作量较大,因此,积极引进二次设备描述模型能有效减少工作量。然而,受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限制,不能实现监控二次设备的现象频发,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调控一体化,能起到改善二次设备描述模型的功能的作用。在二次设备描述模型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建模技术,建模需要对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间隔层、设备层和站控层这三个层面,其中以设备层为主,相关分析一般都在设备层开展,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对设备的分析会重复一次,因此,设备层被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这两种类型。我国电力系统对一次设备的分析技术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技术也较为成熟,但在二次设备的分析上仍是起步阶段,这主要是二次设备中会有一些技术层面的难点,因此,调控一体化的应用正是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点,对二次设备的分析技术进行充分补充,以此促进此技术的发展。
(二)、调控一体化在数据信息采集和分流上的应用
调控一体化在信息的分析整理方面具备较强能力,因此,将调控一体化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信息采集和分流上,能实现紧密联系主站服务器与人工站,将这两者所采集的信息进行集中化处理,将一些无用信息有效排除,能使分析和整理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并将分析之后的数据进行综合并上传,再合理的实施调控,分不同层面进行调控展示,在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三)、调控一体化技术在关键技术中的应用
调控一体化还被应用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一些关键技术中,主要关键技术包括以下几种:首先,调控一体化还被应用在人机展示层,在应用调控一体化之前,人机展示层的会要进行多次检测,人机展示层的调整和控制需要根据每次的具体检测结果来进行,过程比较复杂,而在应用了调控一体化技术之后,整个过程变得连贯且流畅,并且很多程序得到了简化,效率得到了提高;其次,调控一体化被应用在应用层,实现了调度和监控这两种的互相配合,能同时发挥作用,应用层功能得到增强。调控一体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应用,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许多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和补充,使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范围更大,功能更全,进一步作用于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上。
总结:综合上文的描述可以看出,调控一体化具有较多的优势以及具备一些鲜明的特点,并且应用在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许多方面,改善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不足,提高了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水平,并起到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的作用。因此,在电力系统将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加深对调控一体化的研究,使其更好的作用于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更加全面的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进行内容补充,不断提高其水平,进而对我国电力系统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李红蕾,戚伟,陈昌伟.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研究[J].陕西电力,2010,(5).
[2]李也白,温尚龙.浅析调控一体化在县级电网的应用[J].浙江电力,2011,(3).
[3]钱金霞.探析电力系统自动化中调控一体化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4,06:53+55.
[4]张競,杜中剑.简析调控一体化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4:19.
论文作者:胡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较多论文; 工作论文; 用在论文; 功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