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心理疏导三问三答
田 梅
如果说思想工作是基层干部的“看家本领”,那么心理疏导则是一项新要求、新技能。一说到心理,很多人还不免产生一些神秘感,出现“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如何区分”“怎么才能猜到别人心里的真实想法”“如何做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如何融合”等困惑。对心理疏导工作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有助于消除基层干部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推动心理疏导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如何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
来自一线的干部最经常向我们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他们从经验上感觉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是两回事——思想问题是轻的,心理问题是重的;思想问题通过教育能够解决,心理问题只能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才能解决;思想问题只是一时的困扰,心理问题却可能对官兵个体和部队的安全造成危害。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常出现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误判。例如,我们让官兵判断四种现象——性变态、装病、政治立场不坚定、偷东西,哪些是思想问题、哪些是心理问题?大家普遍会在“偷东西”的判定上出现激烈的争论。那么到底什么是思想问题、什么是心理问题?他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
思想问题是指官兵在面对现实困扰时产生的是非、善恶、美丑、利害等价值判断问题。心理问题是指个体感到痛苦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切问题。与思想问题相比,心理问题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存在强烈心理冲突。心理冲突是指两种不同的动机同时出现、势均力敌的紧张状态。例如一个人偷了东西,并不感到内疚和羞耻,反而觉得偷盗满足了自己享受的欲望,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思想问题;另一个人偷盗之后,感到恐惧和羞耻,但如果不偷,又会感到强烈的、无法平息的欲望,因此总是处在痛苦的心理冲突中无法摆脱,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心理问题。二是讲道理无法解决这些心理冲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场景,一位战友失恋了,非常痛苦。我们开导他说:“人生何处无芳草,值得爱的人很多,何必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呢?”他会说:“你说的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这种道理都懂,但痛苦情绪就是无法排解的状态,就是典型的心理问题。可见思想问题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心理问题是心理冲突问题,它们的判断标准不同,没有绝对的轻重之分,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都会对个人成长和部队建设造成危害。
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很难把它们完全、绝对地分割开来。例如青年官兵最常出现的部队环境适应问题,典型表现为强烈的追求自由、受人尊重、有价值感的“自我期待”,与现实生活中必须“服从”的职业要求引发的矛盾和冲突。这一问题,既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也是一个心理冲突问题。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理想与现实、责任与利益的关系,有助于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掌握心理疏导的知识和方法,了解官兵的需要、情绪、性格特点,有助于增强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如何融合
思想教育重在说理和教育,是对官兵道德及行为的指向和规定,是外界要求逐步内化的过程;心理疏导重在理解和陪伴,让官兵更多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个体需要外显、外化、实现的过程。理性的思想教育与感性的心理疏导对于官兵更好地适应部队生活、更多地挖掘自己的潜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军政治工作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很多走进官兵内心的原则和方法,如教育要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要坚持以表扬为主,要注重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培养干部对士兵的感情,培养士兵对干部的感情,培养全军官兵对军队的深厚感情,等等。这些原则和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符合了官兵寻求尊重、寻求认同的心理需要。
结果显示,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由13.72%降低至6.60%,肺不张由15.28%降低至7.12%;中重度疼痛发生率由91.5%降低至53.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由平均2.96天降低至1.26天;患者疼痛自我评估率由11.1%提高至89.2%,医护对患者的疼痛评估率由67.14%提高至100%;患者及家属对快速康复知识知晓率由改善前的38.1%上升至94.3%;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由平均10.2天缩短至平均8.6天。
同时,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的工作方法差异很大。思想教育重在“说理”,发挥的是“嘴”的功能,要向官兵灌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心理疏导重在“倾听”,更多地发挥“耳朵”的功能,要让官兵更多地叙说“自己的故事”。把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融合在政治工作当中,基层干部要能够在“教育者”“疏导者”这两个不同角色间灵活转换,不仅培养“讲”的能力,还要锻炼“听”的技术。通过投入“听”、适时“反馈”、积极“关注”,达到官兵宣泄情绪、寻求理解、获得支持的心理效果。
三、基层干部怎样做心理疏导
基层心理疏导经常面对保密原则和知情权相冲突的情况。例如,一些领导希望掌握官兵的真实想法,这时能不能汇报?官兵的心理痛苦涉及到战友、家人等第三方人员,这时该不该告知相关人员?在疏导过程中,发现与疾病相关的隐私、暴力伤害他人的倾向、明显的自杀意图,此时还要不要保密?面对这种冲突,基层干部必须掌握好“保密例外原则”:一是当发现官兵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倾向时,必须向其直属领导及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汇报,保证官兵自身及部队的安全;二是发现官兵可能存在精神疾病时,必须向直属领导汇报,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三是疏导内容涉及战友、家人、领导时,只有在“基于管理教育上必须知道”的情况且取得官兵同意时,相关人员才享有知情权。
(一)建立关系是基础。我国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著名心理治疗师曾奇峰这样来描述心理咨询的过程:“在咨访关系中,全神贯注的倾听、设身处地的理解、不离不弃的陪伴,就是为了给来访者一个足够安全的场域,可以安心卸下这么多年来因需要扮演某种角色而形成的层层防御。在这样的场域中,即便坦承自己的怯懦、恐惧、阴郁、不完美,也会被无条件的接纳和理解。”基层心理疏导工作虽然没有专业心理咨询那么高的要求,但无条件接纳和理解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当官兵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遭遇诸如婚恋情感、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或打击,需要倾诉、渴望理解、期待改变的时候,心理疏导的功能正是以理解尊重的态度、人文关怀的陪伴,和陷入痛苦、困惑中的战友一起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发掘对他有用的资源,达到身心平衡与健康。
(二)保密原则很重要。心理疏导解决官兵的心理痛苦,往往要触及“自我否定”“低价值感”“不安全感”等等官兵无法坦承面对的“心结”,而这些“心结”往往与我们人生经历中的冲突、矛盾、失败相关,常常会涉及个人隐私,官兵非常担心这些信息会被如何对待和使用。保密原则——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随意透露谈话内容——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是心理疏导起效的重要保障。
兰德计划的第一份报告《环球实验宇宙飞船的初步设计》是当时针对卫星空间飞行器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的最全面的工程研究。
浅谈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 韩彦龙,李洪生(10-187)
心理疏导不是一般的聊天谈心,不是教条式的空洞说教,更不是“一眼就看出他在想什么”的未卜先知。它通过特定的伦理要求和技术方法,为陷入困惑矛盾中的官兵提供心理支持与成长助力。
基层心理疏导执行保密原则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向官兵介绍心理疏导的保密要求,并承诺严格保密;同时,必须向官兵介绍保密例外原则,说明保密原则是建立在保护官兵绝对安全基础之上的;在每次疏导结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询问官兵是否同意将一些必要信息告知第三方人员,以改善官兵的现实处境和人际关系。必须强调的是,无论哪一种保密例外,都必须严格控制知情范围。
(三)积极关注是关键。在进行心理疏导时,最难处理的是官兵对心理疏导的阻抗。阻抗是指官兵在疏导过程中通过沉默、迎合、外部归因等方式,拒绝自我暴露和自我改变。阻抗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害怕暴露自己会受到惩罚,不愿意面对改变的痛苦,不相信疏导者能够真正帮助到自己。积极关注是打破阻抗、顺利开展疏导的关键。积极关注就是看到官兵行为背后的积极动机,寻求建设性的解决策略。以网络成瘾为例,手机依赖行为背后的动机是:网络是重要的社交渠道,游戏能获得现实中无法感受到的成就与轻松,上网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如果我们把网络成瘾的疏导目标定为“立即停止上网”,他的生活可能只剩下压抑、无聊、寂寞,会更加痛苦。如果把目标重新定义为“塑造积极的替代行为”,如运动、投入到任务中、与身边人交流,在上网以外的现实里拥有如同上网时的乐趣与成就,来控制上网的时间与次数,最终培养青年官兵与上网欲望相处又不至于被欲望控制的能力,更容易成为官兵尝试改变的起点。
1.资本成本决策工作前期:在这一时期,数据模型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实现基于模型的可视化操作,并达到多方协同工作的效果;2.资本成本决策工作中期:在这一时期,可以对管理工作进行合理的进度管控、质量管控,并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并进行成本清单标准化;3.资本成本决策工作后期:在这一时期,可资本成本鞠策标准深化应用,实现对多项目的综合管理,并且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累计保存。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基层心理疏导只能解决一般性的心理问题,即虽然感到痛苦,但不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当官兵出现伤害自己或伤害他人的倾向的时候,一定要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当一个人已出现诸如幻觉、错觉、妄想、哭笑无常、行为怪异、社会功能严重退化等症状,必须尽快去医院治疗。
【作者系武警指挥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