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医院 北京市顺义 101300)
关键词:肠内营养;腹泻;重症医学;护理
肠内营养(EN)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经胃肠道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的支持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EN在应用过程可出现多并发症,其中腹泻最为常见,发病率在2%[1]。腹泻会限制EN的效率,致使水、电解和酸碱平衡失调等,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死率。本文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
1肠内营养发生腹泻的原因分析
1.1营养液的输注总量和速度。ICU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对营养液的耐受性降低,容易腹泻。肠内营养液输注的速度越快、量越大,越容易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继而导致腹泻。
1.2营养液的配方。肠内营养液的营养素来源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电解质和水。当肠内营养液的渗透压高时,引起高渗性腹泻;脂肪含量高或者比例失衡,易诱发腹泻。膳食纤维过多,会加强对肠壁的刺激,导致腹泻。乳糖不耐症患者应用含有乳糖成分的营养液,容易引起腹泻。
1.3低蛋白血症。ICU患者常伴有多器官功能不全,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2],因此,低蛋白血症是 ICU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者在出现低蛋白血症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进而导致肠黏膜水肿,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引发腹泻。
1.4药物因素。ICU患者多数病情危急,需联合用药,抗生素使用的时间长、用量大,口服钾制剂,肠道菌群药物等,使元贝肠内分布的菌群发生改变,引起肠道的吸收功能障碍,加上患者本身抵抗力降低,易引起腹泻。
1.5护理人员从操作不当。肠内营养操作一直被认为是非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对其重视不够,易造成营养液或器具的污染,对患者造成潜在的威胁。
2 预防及护理措施
2.1适宜的输注总量和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ICU患者个体差异大,应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情况与需要量,制定适宜的总量和速度。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现临床大多采用肠内营养泵控制营养液滴速,可维持24小时持续输注以稳定血糖。
2.2选择适宜的营养液配方。目前肠内营养制剂种类繁多,应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对热量及营养素的需要情况等综合考量,选择最适宜的配方。
2.3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及护理规范。
操作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要遵照循序渐进、营养液浓度由低到高,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一般从40-50ml/h开始,以后每6h逐渐增加20-30ml/h,直至100-120ml/h。护士管理营养液时,对已开封的营养液应低温储存,且不超过24h。护士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流程,注射器、营养泵管等一次性物品避免反复使用,营养管应每日更换,并定期为患者更换胃管。鼻饲结束后用温水冲管,避免营养液积存在管内变质引起腹泻[3] [4]。
2.4合理用药,预防菌群失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适度应用胃肠动力药物,适当给予益生菌药物或制剂,最大限度保护胃肠道功能,减少腹泻的发生。
2.5加强病情观察。在使用肠内营养液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观察患者的肠鸣音、大便次数、量、颜色及性状等。对于已发生腹泻患者,加强观察有无脱水、尿量改变,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发生,早期发现,及时给予对症处理[5]。
2.6心理护理及皮肤护理。ICU患者多数卧床,发生腹泻后,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尤其清醒的气管插管患者,无法顺利表达,护理人员需耐心开展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患者释放精神上的压力。
患者腹泻后,需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发生皮肤破损、湿疹等进一步的并发症。
ICU 肠内营养患者腹泻发生率相对较高,建议临床上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评估,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对低蛋白血症患者可先行肠外营养,合理应用抗生素,适当调整药物,合理使用肠内制剂,掌握患者基础情况与治疗措施,针对性地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腹泻的发生[6]。
参考文献
[1] 赵媛嫒,张梅.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EJ].护理与康复,2012,1l(3):222--224.
[2] 危娟.林凤英.莫红平,等.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8):954--959.
[3] 张红燕.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B):34—35
[4] 黄文达,李宁江.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原因分析.中国医学工程,2011.19(12):41—43.
[5] 蒲秋霞,沈丽娟,包戈华,ICU肠内营养腹泻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护理与康复,2018,17(4):6-8
[6] 方卉,吴晶洁,袁亚芬,ICU肠内营养患者发生腹泻的影响因素,浙江实用医学,2018,23(4):261
论文作者:丁宁 张金伶 范征 刘彦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患者论文; 营养论文; 营养液论文; 发生论文; 并发症论文; 制剂论文; 药物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