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方法论文_时永胜1,郎丽萍2,付庆磊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方法论文_时永胜1,郎丽萍2,付庆磊3

(1、3国网郑州供电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2国网荥阳市供电公司 河南荥阳 450100)

摘要: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措施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规划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出智能控制的策略,提升自动化水平,避免功能问题,减少干扰因素,促使自动化技术发挥最大效用,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重点加强智能控制方法的优化,从而达到其目的。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方法。

关键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智能控制;方法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1.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1.1.1、多样化功能

通过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作方案的优化,有利于实现二次系统功能的综合性优化,进行变电站内部功能组合的优化设计,进行继电保护模块及监控模块的有效协调。

1.1.2、数字化系统

数字自动化系统的构建,有利于实现内部程序控制模块、测量装置管理模块等的协调,实现各种功能程序的协调应用,通过对通信网络的应用,实现各种工作程序的串联,有利于接口功能模块的有效性扩充,有利于信息共享性的增强。

1.1.3、智能化监视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智能化监视模式的应用,在无人值班时,通过对人机联系功能的应用,实现操作维护模块与变电站监控模块的协调,工作人员通过对监控屏幕信息的分析,可以进行变电站工作程序的实时性监视。

1.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优势

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无功补偿电容器、有载调压变压器等的自动化控制,能够根据母线电压水平状况,进行电容器投退的调节,满足变压器调档的要求,实现电压整体合格性的增强,有利于增强电力系统内部各个设备的整体安全性,有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实现各类工作损耗率的降低。通过对这种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电力量数据工作模块及信息传递模块的协调,实现这些工作数据的计算及判断,有利于值班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变电站系统整体供电性的增强。在变电站工作模块中,通过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有利于缩减变电站的整体投资成本,有利于减少变电站的工作空间,该系统进行了通信网络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系统结构方案的优化,有利于增强资源的共享率及信息利用率,进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建立,进行变电站占地面积的减少,进行变电站投资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提升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作安全性及可靠性,满足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的要求。

1.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目标

变电站智能建设工作为智能电网的运行提供了支持,同时也是电网数据采集的源头与命令执行单元。作为智能电网的组成部分,电网管理方式在不断变化与更新,发展方式也在转变,相关技术在持续发展,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对智能电站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在建设目标方面,智能电站系统高度集成,结构布局会更加合理,应用技术或者是设施都会更加先进,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当前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突出节能与环保。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措施

2.1、设备层

设备层在变电站自动化智能控制中,主要对变电站中的设备进行管控,比如进线回路、电机回路等回路和设备的设计和配置。通过对设备层的智能控制能够对运行操作进行规范化,同时变电站的设备层在智能控制的状态中,能够对变电站进行远程监督和控制,保证了设备层智能控制的独立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设备层中有很多运行的对象,有电气一次设备、终端设备和智能构件等,只要是在智能控制的管控下,就能够支持变电站的自动化。比如,设备层进行智能控制引入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推动了智能控制的发展,也满足了变电站自动化的要求。设备层的智能控制措施目前能够进行电容器组等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利用智能控制规范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结合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层运行的智能控制措施,能够在变电站自动化现场计算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根据变电站运行中的各种参数数据,对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判断,保证智能控制的精确度和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

2.2、间隔层

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通信接口单元,另一个是保护测控单元,在设备层和站控层两者之间,间隔层起到中转和连接作用,间隔层还能够起到消除距离、设备数量对变电站自动化的干扰,保障间隔层长期有效的在变电站自动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间隔层的智能控制措施中建立了长期有效的信息通道,能够主动分流设备层的设备运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有助于变电站建立稳定的结构状态,作用于变电站的整体自动化系统。间隔层的运行被智能控制所规范,明确了间隔层处于系统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

2.3、站控层

站控层的实践性比较高,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站控层的智能控制也提出了实践性要求。站控层主要是在后台监控方面发挥作用,进行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变电站处于自动化运行状态时,站控层会收集变电站的运行信息数据、参数变化数据还有处理相关数据,从而达到提升站控层实践能力的目的。站控层在智能控制中提供报警,进行和设备层之间的智能通信。站控层智能控制方式是运用数据分析并且自动化监视,并能够对运行状态进行自我诊断,还具有一定的自愈功能,使变电站中的设备都能够表现出智能化的特性。

3、智能控制法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具体应用

3.1、模糊控制器

一方面,以模糊逻辑芯片为基础。通常情况下,此类控制器主要是为了满足硬件设备需求而制成的,具有敏捷、精度高等特点,然而由于受到硬件设备系统的影响其灵活性大打折扣,且价格相对较高增加了成本,使得其普及度并不高。

另一方面,以数字控制器为基础,这类控制器主要是有单片微机为主的硬件系统、基本算法构成的,能够突破传统数字控制方法的弊端,促使原有的控制器转变为模糊控制器,从而构成全新系统,而这整个过程就是使用软件模糊化后进行的模糊推理,以此来实现智能控制目标。

3.2、接口装置

接口装置的设置主要是将控制对象作为基础,对其控制量及状态量进行转换,再将其传输到控制器当中,计算最终结果,再将结果传输到执行机构当中,发出指令后,执行机构将对被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以此来确保供电系统稳定运行。

3.3、其他方面

执行机构主要是由步进电动、伺服电动等构成的,电力装置被控对象分类较多,且均呈现对立现象,例如:有线性和非线性、有时时滞与无时时滞等被控对象。另外转感器是将速度、压力、流量等非电量为基础转化为变量的传感器,与模糊控制精度息息相关。

被控对象的实际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模糊控制器的选择,基于此,在实际应用中要坚持合理原则,选择合适的控制器,且优先质量好的设备,以此来保证精确度。

总之,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在迎来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靠、稳定性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计算机等技术的出现,促使电力系统逐渐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且普及度日渐提升,因此加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运行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2):203.

[2]刘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项目过程管理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36):224-225.

[3]郑飞.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微机继电保护的相关分析[J].电子测试,2016,(20):112-113

论文作者:时永胜1,郎丽萍2,付庆磊3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2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中的智能控制方法论文_时永胜1,郎丽萍2,付庆磊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