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问题_北京庙会论文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文化遗产论文,物质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北京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许多建筑、文物等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持续散发着生命力,增加了北京古都的历史底蕴,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是一笔重要的文化财富。因此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推广与传承下去。综合近几年北京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机制建设还是从实效来看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在现实保护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一、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近年来,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持续发展,取得不错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不断推进;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传承模式不断成熟;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不断完善。

      1.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的新进展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开始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北京一直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致力于市级、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北京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级宝塔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有效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

      首先,各区县致力于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不断地将一些优秀的非遗项目纳入区县一级保护体系。以2013年为例,各区县推动新一批的非遗名录项目评选,东城区、西城区、密云县分别进行了第四批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选定的项目分别为东城17项,西城28项,密云4项;朝阳区、丰台区和门头沟区则评选本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分别选定10项、9项和4项非遗项目。新评选的项目涉及到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医药等各个方面,突出了代表性和可传承性,体现了精、细、全的特点。北京各区县除了推动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设,还积极整理申报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到2013年,北京已有12000多个项目确认为非遗项目,其中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108项,列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235项。依托各级名录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此外,近几年北京市与京杭大运河沿线地区积极合作推动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项计划于2009年全面启动,前期进行了大量宣传、沿线景观保护和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其中2013年就投入3000多万元对玉河故道参观栈道、通惠河通州段堤岸进行了环境整治,使得大运河北京沿线河段环境风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多年的努力在2014年终于收获硕果,6月22日,经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表决,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包括北京等六省市共同的文化财富。

      2.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广与传承模式的推进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找到生存空间并延续下去,因此不断深入探索推广与传承模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题中之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主要是面向公众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并且喜爱,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通过技艺传递、文化沟通等方式使其延续下去,并保持其文化活力。近几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承模式不断成熟,在承“天时”、借“地利”、聚“人气”的过程中体现了良好的氛围,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所谓承“天时”,就是利用节庆日和特定纪念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集中展示和宣传。近些年北京在非遗文化的宣传方面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重大节日与重要纪念日的宣传非常集中,形成了热闹红火的氛围。非遗文化与节庆文化的结合,传统的节庆文化与非遗文化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为节日增添了喜庆色彩,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寻找到合适的契机。春节与元宵期间,一直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的重头戏。首先是持续时间长,在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天天有活动;其次是活动场次多,根据北京市文化局网站提供的材料,2013年春节期间,京城重要的春节庙会、民俗文化活动有27场,几乎每场都包含有非遗展演活动。这不仅包括第30届龙潭文化庙会、第28届地坛文化庙会、2013北京厂甸庙会这些有影响的大型庙会,也有像第3届东城区新春非遗庙会这样专门以非遗展示和传承为主题的庙会,除庙会之外,还有各种类型的非遗展览和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再次,这些非遗展示的内容精彩丰富,可谓“场场有精彩,个个有绝活”,涵盖了曲艺、杂技、民间舞蹈等各个门类,可谓精彩纷呈。

      除春节与元宵之外,还有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的时机。以传统的方式纪念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主打情感牌、文化牌和民俗牌,用非遗文化展示传递传统节庆文化所注重的亲情、友情。此外,非遗文化活动与传统节庆民俗紧密结合起来,这使得非遗项目展示真正融入到民俗文化整体中,向广大民众解读非遗文化、团圆文化与节日吉祥文化之间的精神联系。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日也是非遗项目集中展示的时机。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作为“文化遗产日”,以增强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各区县结合自身非遗文化资源,集中力量举办各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展演、展览。2014年6月14日,是北京市第九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当天北京房山区水峪村、北京民俗博物馆、朝阳区文化馆、西单文化广场等文化场所、社区、村镇都纷纷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非遗项目展示宣传活动。广大群众在文化遗产日多姿多彩的展示活动中,享用了一场美妙的非遗文化大餐。

      借“地利”,就是因地制宜,灵活而富有实效地举办各类非遗文化宣传保护活动。近些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历史文化遗产地、园林馆所以及商业场所举办大量宣传和展示活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与传承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到2014年,北京拥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12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为数众多的市级、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地成为承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展示活动的重要场所,形成一种良好的联姻关系。

      近些年,北京节日中的各种非遗展示活动相当一部分选择在历史文化遗产地举办,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春节期间,在地坛、东岳庙等庙会中常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集中亮相;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中,颐和园、圆明园等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地也会举办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活动。这样,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互映衬,彼此融合,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和历史文化氛围。除历史文化遗产地和各类文保单位,北京还拥有大量具有文化功能的园林馆所,包括各类公园、文化场馆等。比如东城文化馆、西城文化馆等场馆以及北京园博园、北京国际雕塑公园、玉渊潭公园等园林场所近几年都举办了不少非遗宣传和推广活动,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它们非常适合非遗项目的展示和宣传。除此之外,商业场所也是非遗展演展示的重要地方。商业场所需要非遗展示来聚拢人气,而非遗项目也需要商业场所搭建经济效益转化的平台,两者结合可以实现文化和经济的共赢。北京大栅栏商业街、前门历史文化街、潘家园等商业场所都是一些非遗项目经常露面的地方。这些商业场所的“非遗秀”依托商业街,将非遗项目的商业潜力和文化元素充分挖掘出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效益。

      聚“人气”,就是利用非遗项目聚集人流,形成广泛影响,活跃民众日常生活。民间生活是非遗的源头,也是非遗文化得以生存的土壤,非遗文化其实活在群众中间。北京不少非遗项目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真正源于群众、服务群众,在群众的参与中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充分利用节日庆典,在热门文化景点和商业街进行推广和传承活动,是为了在群众中聚集更多的人气,获取更多的喜爱和支持。近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民间,进村落、进社区、进学校,不少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展演活动都在民众中开展得红红火火,将非遗文化的魅力完美地展示出来。另外,北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上坚持开放原则,加强与外界交流,将其它地方优秀的非遗文化请进来,鼓励北京代表性非遗项目走出去。在相互交流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为非遗文化进一步聚集了人气。近些年北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频打非遗牌,提升了北京的文化形象,增加了北京在国际上的文化知名度。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建设的新局面

      

      

      

      近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还在于保护机制建设不断开创新局面。首先是逐渐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生存在于传承人将技艺和文化一代代传下来,因此建立健全传承人授徒、传艺等一套机制非常重要。近几年北京在遴选代表性传承人,启动名家传艺工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2012年底到2013年初,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498人。其中北京市有32人入选,占全国总数的6.4%。此外,北京市文化局重视开展“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希望以此带动传承人机制的发展。2013年6月8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北京市文化局举办了“名家传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传艺工程”启动仪式,包括京剧名家梅葆玖、象牙雕刻大师李春珂、泥人张彩塑传承人张锠等8位名家公开收徒,共有27名学徒现场行拜师礼。北京希望以此为契机,将“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逐步制度化、规模化,确保非遗文化能够薪火相传。

      其次是丰富和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奖评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奖评机制的激励,丰富和完善奖评机制需要多方入手。包括规范奖评机制的内容与形式,引入学界、社会公众等多方力量参与,建立官方、民间多元化奖评体系等。官方的评奖具有权威性,显示了官方在非遗文化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北京文化机关通常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中会颁发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奖项。这些政府牵头的评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树立了典型,增加了非遗传承人和单位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借助网络新媒体,公众也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奖评机制的发展。在自媒体时代,网络大众品评成为奖评机制的重要环节,公众的口碑影响着非遗项目的人气和声誉。引导和规范这种自发、散乱的品评模式,使其成为非遗文化发展的促进力量,这应是完善奖评机制的题中之义。

      再次,近年北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着力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机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艺术和科学价值,加强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对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依托首都优势科教资源,通过增加科研投入、扩大专家智囊队伍、细化研究方向等措施,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机制。依托这套机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提升、资源升值和效益转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们通过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研究,厘清非遗保护中的关键性问题,为相关政策制订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体现了研究学者在非遗保护上的价值。

      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分析

      1.面向大众传播冷热不均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知名度、商业前景、展示效果等方面差别较大,形成传承传播上冷热不均的局面。回顾近年北京各种非遗展示活动,京西太平鼓、地秧歌等展示效果强、京剧、昆曲、相声等知名度高、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等商业前景好的非遗项目传播热度不减。那些知名度不够、商业开发不足、不利于大规模集中展示的非遗项目在传播中则频频遇冷。有些非遗项目更是很少进入公众视野,仅仅停留在非遗名录上,成为濒死的文化。

      形成非遗项目传播冷热不均的局面具有客观原因,而非遗项目自身宣传意识不强、传播手法单一、传播效率低下等主观方面也是重要制约因素。一些非遗项目传承人、传承单位具有浓厚的等、靠、要思想,等机遇、靠政府、要资金、要政策,相比那些积极、灵活、主动地传播文化的非遗项目,在群众中遭到冷遇也在情理之中。

      非遗项目传播冷热不均直接的影响是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丰富性大打折扣,观众容易对北京非遗文化形成片面理解,忽略了非遗文化的整体魅力。非遗项目传播冷热不均间接的影响是导致社会资源过度集中到部分非遗项目上,影响到北京非遗文化整体发展布局。

      2.依赖官方扶持利弊皆有

      

      政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推动力量,官方的政策、资金与平台等方面的支持直接关系非遗项目的存续和发展,税收政策,资金投入等离不开官方的扶持;非遗展示平台搭建、人才培训开展、社团建设、非遗项目间的串联协调,离不开官方的组织。政府搭台,文化唱戏,非遗项目搭上政府顺风车,往往意味着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另一方面,非遗项目的发展基础在民间,过于依赖政府奶水喂养,失去民间文化底色,就会形成不扶就倒、不养就蔫,不喂就死的尴尬局面。这种无视民间活水,缘木求鱼之举,不仅给政府形成包袱,也给自身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的局面。

      3.文化绑定战略得失参半

      政府作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推手,常将不同的非遗项目进行文化绑定,打包推出,一方面是基于集中打造文化名片的战略考虑,另一方面是宣传冷门非遗项目的无奈之举,从效果来看则是得失参半。多种非遗项目在大型展演活动中同台演艺,增加了活动的观赏效果,一些冷门项目也增加了登场亮相的机会;如果非遗项目搭配失调,非遗集中展示活动常常变成无分主次轻重的文化大杂烩。

      不同的非遗项目拥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示风格和效果千差万别,传承人和单位各有利益诉求。如果政府意志越俎代庖,无视现实差异,盲目随意地搭配组合,不利于文化的和谐发展。这种情况在某些春节庙会中已见端倪,地方政府为了办好庙会,凸显热闹气氛,网罗众多非遗项目一哄而上,导致乱相百出。这是展演活动缺少筹划,文化绑定欠缺考虑的结果。

      4.参与商业运作瑕瑜互见

      北京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本身具有商业性,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王致和腐乳酿造技艺等非遗项目已形成颇具规模的产业。北京绢人、京剧脸谱、京绣、景泰蓝等工艺品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京剧、昆曲等传统戏剧在演出市场上拥有较为稳定的票房收入,这是非遗项目进入市场参与商业运作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商业运作也是一把双刃剑。近年北京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同程度地存在唯市场化、唯经济效益的弊病。一些商业老字号利用非遗文化资源广开分店,扩张过快导致文化产品的品质下降,影响了品牌形象。文化发展有自己的规律,过度聚焦商业利益,就会忽视文化内涵,非遗文化将变得快餐化和平面化。因此非遗文化发展不能一切向钱看,以经济效益为唯一的评价依据,回到文化,深挖非遗的历史价值,打造非遗的文化品格,是非遗项目长久保持生命力的必然路径。

      三、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分析

      1.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后续保护工作

      近些年,地方政府和各级文化机构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将非遗项目的数量、级别等视为政绩考核的标准。过于强调这些容易量化的硬性标准,出现项目申报时一窝蜂,顺利进入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后便以为大功告成,实质性的保护就此遭到搁置。

      国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体系目的是为了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规范化、制度化,着力点在于非遗项目的长远发展,如果仅仅热衷于非遗项目的申报,则无异于本末倒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成功以后,需要落实对新申报项目的扶持,真正将这些非遗项目当作宝贵的资源,带动地区文化发展。

      2.引导有质量、有深度的文化传播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进课堂、进社区、进村落、在文化传播方面形成热闹而丰富多彩的格局,但同时存在重热闹而轻内容,重展示而轻内涵的问题。非遗项目承载深厚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播如果缺乏历史文化价值的深耕,就会沦落为节日气氛的点缀,商业文化的配角。

      非遗文化传播需要讲究质量,讲究深度,有意识地引导文化内涵较强的展示项目和观众见面。对注重文化内涵建设的非遗项目进行适当扶持,开放公共文化场所举办非遗文化公益展演,加强非遗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投入,将非遗文化的传播推广常态化、日常化、深入化,在群众中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形象。

      3.坚持精品意识,优选精品项目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不同级别,客观上划分了非遗项目的历史文化价值。从文化发展全局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搞一刀切,平均分配各项资源不现实。优选文化价值较高的精品项目,重点推出发展前景较强的强势项目,可以有效利用社会文化资源,将非遗精品打造成北京城市文化名片。

      坚持精品意识和兼顾非遗项目整体发展是不矛盾的,向精品倾斜并不意味着对其它非遗项目的发展不闻不问,要防止资源的过度集中,提倡以精品带全局,以精品促发展,形成示范效应,带动非遗文化的全面发展。

      4.在生产性保护与过度商业化之间寻找平衡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最有效的途径是形成一套良性自循环系统,在生产性保护中将非遗项目发扬光大。非遗项目需要形成生产——消费——再生产的体系,打通生产和消费环节,为非遗的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生产性保护必须是良性的循环,不是恶性商业扩张。坚守文化品格,防止过度商业化,在文化与商业之间寻找平衡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相关单位借势商业发展,合理利用市场资源,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各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利用商业获利反哺非遗文化建设,以商业涵养文化,以商业促进文化,以商业凝聚文化,实现商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

      5.对接现代生活与现代文化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必须与时俱进,和现代生活与现代文化接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馈赠,要使非遗活在当下的文化生活中,不和现代生活产生距离,需将非遗文化看成是开放发展的文化,根据时代变化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过程中,保留传统文化精髓,有节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代改造,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生存并不断焕发活力的保证。

标签:;  ;  ;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问题_北京庙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