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于药物致肝脏损害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疗程1月,对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5例患者经优质护理,治疗总有效率为94.3%;经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 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药物性肝损害治疗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护理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在所有药物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约占1O%~15%[1],大约有1000余种药物可能导致肝损害。因此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和护理工作值得注意的问题。药物性肝病是指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临床表现多变,以急性肝损害为主[2],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为提高药物性肝损害的护理质量,规避医患纠纷,为患者争取更有利的治疗时机,我们对我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3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护理,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5例DILI患者中男性16例,女19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4±21)岁;临床表现以食欲不振、乏力、皮疹、黄疸、发热、尿液浓茶样为主。诊断依据:(1)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害;(2)初发症状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3)病毒性肝炎血清标识物均为阴性;(4)有药物性肝损害史,再次误用相同药物;(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06;(6)有肝细胞损害或肝内胆汁淤积的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具备上述第1条再加上其它条件中任何2条即可诊断药物性肝损害[3]。
1.2疗效标准 (1)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正常;(2)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肝功较前明显好转;(3)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加重,肝功较前无好转。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方法
2.1饮食指导 对DILI患者主张采用高蛋白、低脂肪、适量糖类和热量的饮食。其营养支持应遵循合理配膳、注意烹调、结合经济条件与生活习惯等四项基本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给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能促进肝糖原合成、增强机体免疫力,还具有抗癌作用;肝功能不全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争取达到1.0~1.5 g/kg,伴有腹水患者蛋白质可增至每日2~3 g/kg,血氨升高患者应限制蛋白质摄人量;注意烹调过程尽量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2.2基础护理 (1)注重休息、适度活动:症状明显或起病初期嘱其应卧床休息,并讲解卧床休息可促进肝脏血液循环,使肝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肝脏的恢复,在稳定好转期,可适当活动,生活要有规律。(2)皮肤护理:做好皮肤清洁,对于出现皮疹或皮肤搔痒现象者,嘱其不要搔抓,保护皮肤的完整性,避免发生剥脱性皮炎或皮肤感染发生。(3)用药护理:遵医嘱严格执行药品的使用时间、剂量,确保精准用药;同时密切观察用药不良反应,避免出现其他药物副作用。
2.3心理护理 患者对肝脏的损害非常担心,对其愈后及今后的生活等思想顾虑重重,又怕停药耽误原发病的治疗,大部分表现精神紧张、情绪低落、悲观。护士每天接触患者时间最多,在平时的宣教中帮助患者和家属树立信心[4];对药物性肝病的医学知识及治疗、愈后给予适当讲解,说明药物的毒性,绝大多数病人停药后可恢复,积极保肝治疗及监测的相关化验,列举治愈的实例,给予患者疏导,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4 健康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药物毒性意识,不要擅自购买不明来历的药物。身体不适及时就医。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是否有黄染;是否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皮肤是否瘙痒及二便的颜色等。如出现上述情况,立即报告医生,停用药物,密切监测肝功能的进展情况,尽早进行保肝治疗。加强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意识,提高诊疗技术水平,讲解化验检查的重要性,与治疗疾病的关系,使患者能乐于配合,主动接受检查与治疗。
3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治愈1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94.3%;经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为100%。
4讨论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在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导致的疾病。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有报道,从开始用药到出现肝损害的平均时间为(19.5±7.7)d[5]。为防止DILI的发生,护理人员在患者服药期间应告知患者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确保DILI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患者在服用抗结核药物等易于导致DILI的药物时,可常规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C及护肝片进行预防治疗[6]。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环境护理非常重要。因重症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轻症患者可进行下床活动,患者的活动范围多在病房内,因此,病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湿度及温度适中、阳光充足,环境需保持整洁、舒适。另外,肝病患者免疫力较差,因此,需建立严格的探视制度,控制进出入病房的人数。总之,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智颖,徐雪荣.我院医院制剂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43-144.
[2]蔡冬格.分析临床应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状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09):152-153.
[3]马凌,杨芳玲,杨奇帅.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8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092-2093.
[4]任彦微,徐齐峰,辛宝双.探讨抗结核资料HBV感染的结核病患者肝损害的发生于处理[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3,26(12):599-600.
[5]刘晓茹.抗结核药物致肝脏损害的防治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233-234.
[6]许东,赵满芝,孙登顺,等.87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回顾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3,23(02):112-113.
论文作者:武洪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患者论文; 药物论文; 药物性论文; 肝脏论文; 症状论文; 例数论文; 皮肤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上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