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业成就_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的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生论文,学业论文,思维论文,风格论文,成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提出

思维风格是Sternberg在总结了各种早期风格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风格概念。

Sternberg认为思维风格不是能力,它是个体运用能力的偏好,每个个体拥有一组风格,而不是拥有某一种风格,具有相同能力水平或能力类型的人,可能拥有不同的思维风格,同样,具有相同人格特点的人也可能拥有不同的思维风格,因此,思维风格既不属于能力范畴,也不属于人格范畴。

Sternberg认为可以像政府机构一样按照功能、形式、水平、范围和倾向五个维度对思维风格进行细致区分。他提出按照功能,可以将思维风格划分为立法型(legislative)、执法型(executive)和评判型(judicial);按照形式,可以将思维风格划分为君主专制型(monarchic)、等级型(hierarchic)、寡头政治型(oligarchic)和无政府型(anarchic);按照水平,可以将思维风格划分为整体型(global)和局部型(local):按照范围,可以将思维风格划分为内倾型(internal)和外倾型(external);按照倾向,可以将思维风格划分为自由型(liberal)和保守型(conventional)。

自1988年Sternberg首次提出该理论至今,大量研究都从不同角度对思维风格进行了探讨。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Sternberg思维风格理论结构的验证,所得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研究得到了3个维度,有的得到了4个维度,5个维度,同时这些维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不尽相同,对总变异的解释率也不相同。第二类研究是对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的考察。结果发现二者之间有显著相关。但是,究竟哪些思维风格与学生的哪些学科有显著的相关,不同研究者得到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且已往的研究大多都是在大学生样本中进行,很少以中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按照Sternberg的观点,思维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受年龄、性别、文化、父母受教育水平与教养方式以及学校教育和职业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作为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他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所从事的主要活动与大学生相比都有很大差异,因此,有理由相信,他们的思维风格与大学生并不完全一样。另外,从理论上讲,对一个理论建构合理性的验证,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比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更为合理,而已有的研究大多使用的是探索性因素分析。因此,本研究拟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Sternberg的思维风格理论在我国中学生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中学生的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北京市选取一所普通中学,随机整群抽取560名学生,有效被试490名。被试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被试的分布情况

初一

初二

高一

高二

合计

男生

5874

 63  

42

237

女生

6065

 6464

253

合计  118

  139

127

  106

490

(二)研究工具

1.Sternberg编制的《思维风格调查表》(中文本)

该量表由13个分量表组成,每一个分量表代表一种思维风格。每个分量表由8道题构成,共有104道题。13种思维风格分别是立法型、执法型、评判型、整体型、局部型、自由型、保守型、君主专制型、等级型、寡头政治型、无政府型、内倾型和外倾型。

采用利克特式7点量表记分。每个量表的平均分为该量表的得分,所以,每种风格的得分在1~7分之间。

2.学业成绩

收集最近一次的期中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与外语成绩,并以班级为单位对各科成绩进行标准化。

3.数据管理

采用Spss8.0和AMOS4.0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思维风格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对思维风格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原手册及我国武欣与张厚粲的研究中提供的信度资料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介于0.47至0.82,大多在0.70以上,与原手册和武欣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具体见表2。在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的信度系数为0.9325。

表2 思维风格量表的信度分析

注:表中的数字为克伦巴赫α系数。

2.效度分析

,Δdf=23,p<0.001,说明研究数据更好地拟合了二级相关模型,因此,按照五个维度对思维风格进行区分的理论在我国中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以此为基础编制的思维风格测验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二)中学生思维风格的发展特点

1.中学生思维风格发展的总体特点

首先,考察中学生思维风格得分的总体情况,结果发现,我国中学生中得分较高的思维风格是立法型、自由型、外倾型和等级型;得分较低的是保守型和局部型。详见图1。

图1 中学生思维风格的总体特点

就思维风格的各个方面而言,在功能方面,中学生倾向于立法型,不倾向于评判型;在形式方面,中学生倾向于等级型,不倾向于寡头政治型;在水平方面,中学生倾向于整体型;在范围方面,中学生倾向于外倾型;在倾向方面,中学生倾向于自由型。

2.中学生思维风格的发展趋势

表3 不同年级和性别在四种思维风格上的交互作用

   保守型

整体型  寡头政治型 君主专制型

初一年级   0.811

 0.571  -0.498

 1.511

初二年级

-1.612

-2.876*  -1.197

  -1.013

高一年级

-2.484*

1.158

-0.094

  2.363*

高二年级

-3.841**  -0.906  -3.823**

-1.737

注:表中数字为t值,*表示p<0.05,**表示p<0.01。t<0时,男生高于女生;t>0时,女生高于男生。

(三)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1.各种思维风格得分与学业成绩的简单相关分析

对语文、数学和英语考试成绩的标准分和各种思维风格类型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被试在立法型、评判型、自由型、等级型思维风格上的得分与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显著相关。具体结果见表4。

2.各种思维风格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学业成绩上的差异分析

表4 各种思维风格类型得分和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标准分的相关分析

注:表中数字为积差相关系数。*表示p<0.05,**表示p<0.01

按照被试在各思维风格量表上的得分,将每一种风格类型都按照得分的上、下27%划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然后对各种思维风格高分组和低分组的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的标准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除了执法型、整体型、局部型、保守型以及寡头政治型的差异不显著外,其余都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君主专制型、无政府型、内倾型和外倾型在数学和英语成绩上达到显著水平,而在语言成绩上差异不显著(表略)。

3.具有各种思维风格典型特征的被试在不同学业成绩上的差异分析

按照Sternberg的观点,如果在被试在某种思维风格上的得分属于上25%,则他具有该种思维风格的典型特征。所以,可以按照思维风格的五个维度,将具有不同思维风格典型特征的被试区分开。例如,在思维风格的功能维度中,将立法型得分属于上25%,而执法型和评判型得分均不属于上25%的被试确定为具有典型的立法型思维风格特征的被试(简称立法型被试);将执法型思维风格得分属于上25%,而立法型和评判型得分均不属于上25%的被试确定为具有典型的执法型思维风格特征的被试(简称执法型被试)。

比较上述各类被试在不同学业成绩上的差异情况,结果发现,除了在思维风格的倾向性上,自由型被试的各科学业成绩均显著高于保守型被试的各科成绩,在思维风格其他维度上,各类被试的学业成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具体见下页表5。

四、讨论

(一)思维风格的理论及我国中学生思维风格发展的特点

Sternberg认为思维风格是部分社会化的结果,会受到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提出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考察该理论在我国中学生中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二阶理论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数据,即思维风格包含五个维度的理论结构较为合理。

表5 思维风格不同维度上典型被试的学业成绩差异情况

 功能

水平

范围

倾向性

形式

数学成绩

 0.889  0.128  3.811  9.669**  2.19

英语成绩

 0.240  0.163  2.00

16.418** 3.70

语文成绩

 0.132  0.222  0.035  6.733** 3.748

注:表中数字为F值。**表示p<0.01。

和已有的大量研究进行比较后发现,Sternberg的思维风格理论不仅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大学生样本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在我国中学生样本中也具有较好的信度。另外,由于我们使用的是验证性因素分析,而已有大量研究均采用的是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所以很难对结果进行直接比较,不过我们的研究结果很直接地验证了Sternberg五维度理论的合理性。这说明Sternberg提出的思维风格理论在我国中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对中学生思维风格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后发现,我国中学生各种思维风格的得分均处在较高的水平。其中,立法型、自由型、外倾型和等级型思维风格得分最高,保守型和局部型思维风格得分最低。按照Sternberg的观点,具有立法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创造性地、有安排、有计划地解决问题;自由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面对不熟悉的、不确定的情境,做事情喜欢标新立异;外倾型思维风格的人是人际关系导向的,喜欢与别人一起做事,关注外部世界;等级型思维风格的人有很好的秩序感,可以同时面对多种任务,处理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而保守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熟悉的环境,做事情喜欢墨守成规,局部型思维风格的人喜欢处理具体的、细节的任务,做事情喜欢注重细节。这说明从思维风格的角度来看,我国中学生更喜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做事情喜欢标新立异,喜欢与他人共事,关注外部世界,可以胜任同时处理多个任务,但同时,他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也容易忽视具体的细节问题。

考察不同年级中学生在不同思维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结果发现,高中男生在保守型得分上显著高于高中女生,说明高中男生更喜欢在熟悉的情境中,按照习惯的行为方式做事情。另外,高二男生在寡头政治型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按照Sternberg的观点,在寡头政治型思维风格上得分高的人在面对有冲突的任务的时候,常常感到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说明高二的男生在秩序感上略逊于女生。而初二男生在整体型思维风格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说明该年龄段的男生与女生相比,更喜欢处理大的、抽象的事物,喜欢从整体着眼。而高一女生在君主专制型思维风格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一男生,这说明该年龄段的女生更倾向于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一个目标或者一项活动。同时,这些不同年龄段学生在不同思维风格类型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也证明了Sternberg所提出的思维风格的发展在部分程度上是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会受到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另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学生在思维风格类型上的不同表现也提醒教育者可以从思维风格这个新的视角来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为细致和有效的教育指导。

(二)关于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

正如前文所述,许多研究者对于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本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城市中学生的立法型思维风格、评判型思维风格、自由型思维风格和等级型思维风格与学生的各科学业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从思维风格的角度来看,那些更喜欢创造性解决问题、更喜欢分析和评价已有事物和观念的学生,以及那些喜欢接受挑战,做事情更喜欢标新立异、处理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的学生在各科学业成绩上具有较好的表现。这一结果和国外对大学生样本进行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基本类似的,同时,和大量研究结果一致的是,思维风格得分与学业成绩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比较小(小于0.20),这可能是因为思维风格本身不同于能力,因此,它与学业成绩的相关不像能力与学业成绩的相关那样密切。当然,到底是什么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外,我们对那些具有各种思维风格典型特征的被试的学业成绩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思维风格典型被试间的学业成绩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也证明了Sternberg的观点,即思维风格本身并不具有明显的好坏优劣的差异,每一种思维风格都是有利有弊的,关键是如何使每种思维风格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Sternberg提出思维风格能够影响个体能力的作用效果,只有当环境、能力和思维风格这三者之间达到了较好的匹配,个体能力的作用才可以发挥到最大。例如,学生的思维风格是立法型的,如果教师对他的学习指导是与之匹配的,给他布置的作业任务也是非常具有创造性的,那么,此时该学生完成该任务的效果就是最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风格都是很难改变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却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思维风格类型,提供与之匹配的教育指导和作业任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力,同时也就做到了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从而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

根据这种观点再来看本研究中得到的思维风格和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我们可以认为目前的考试评价体系,更符合立法型、评判型、自由型和等级型思维风格的特点,也就是说目前学业考试提供的任务更适合具有这四种思维风格的学生做答,所以,这四种思维风格的得分与学业成绩的相关较为显著,但是同时也由于目前只是考察了任务和思维风格的匹配,并没有考虑能力因素,所以,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如果要进一步对思维风格、能力和学业成绩进行分析,首先应该考虑思维风格与能力的类型匹配,然后根据不同的匹配方式设计不同的学业任务,从而更细致地分析思维风格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标签:;  

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业成就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