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论文_邵红萍

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论文_邵红萍

邵红萍(四川省青神中学 四川 青神 612400)

摘要: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延展与创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能够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多元化发展需求也是,信息时代下重要的人才培养策略。本文简要分析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并提出具体的课程评价策略,系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信息技术,评价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106-01

引言

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保证教学评价,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评价的激励与促进作用,加强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实现信息技术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加强高中生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有助于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色,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促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延展与创新。

一、传统高中信息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质量监督与激励导向作用,通过加强课程评价体系的促进,能够加强新课程改革与发展,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于缺乏多元化的信息评价,评价内容略有缺陷,严重影响着,课程评价的科学性,也阻碍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一)缺乏教育本质功能

学校的教育本质在于教书育人,能够使学生接受心灵洗涤,铸就高尚灵魂。但是当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过程中,却忽略了教育本质,教师过于重视强调文化知识的讲解,但是却并未加强学生行为道德与你脑袋有校牌,培育,由于传统的评价,使教育教学滑向极端,例如过于重视语、数、英与高考相关的课程评价与教学,却忽略了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学与评价。此种教育评价方式难以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不利于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

(二)学生缺失主体意识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够机械式的学习,成为了学习的奴隶。教师与学生、家长过于重视文化课成绩,并且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也违背了身心发展的规律,此种教学模式严重抑制学生的思维拓展,并且成为学生发展中的消极意志因素。

(三)评价尺度略有缺陷

在传统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落后,评价方式呆板,只是重视学生的结果性评价,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心态的评价,难以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身心发展状况,挫伤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够反映学生近阶段的个性特征与身心状态。由于评价尺度略有缺陷,过于追求升学率,却忽略了学生与教师的劳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面向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延展创新,新课程标准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更新了学生与教师的思想认知。所以面向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够展开多元化的评价,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学习,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应当关注学生的成长点滴,能够对学生在课堂上活动表现情况进行及时的记录,例如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是否提出了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是否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是否与其他同学进行共同学习。通过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能够采用形成性评价进行有效描述,可以加强评分与等级评定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应当重视评价的激励作用与正面鼓励作用,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二)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当积极选取具有可操作性的信息技术题目,使学生能够明确任务的同时,加强动手操作,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也可以进行课后搜集资料,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实践能力的有效考查。这就需要教师提问的问题,既要包含考查内容,提问形式灵活多样,体现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可以采用无纸化考试,运用计算机编制数据库,考试时从中随机抽取试题,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在计算机上有效作答,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评分,其中考试是传统考试的升级,但是考查内容仍然是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由于此种教学模式具有操作性以及实践性,所以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考查。

(三)重视对学生全面信息能力的综合评价

课程评价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导向,应当服务于教学,并且服务于学生,所以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学生全面信息能力评价的有效分析,加强评价过程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作用。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当运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审视课程评价能够多元化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展开学生自主评价,或者是小组互评,通过加强师生互评以及学生自主评价等多种方式,使课堂评价效果更加全面客观,能够有效解决评价单一这一缺点,学生也能够更加容易从而改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自己,能够积极的面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改善不足之处,发展学习长处,加强小组探讨交流,切实实现优势互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进而提高课程评价的应用性与价值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课程教学特色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增强专业知识,创新教学理念,能够运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能够通过多元化的信息技术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冯萍.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6,(11):40-40.

[2]陈绵慧.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179-179.

[3]包小科.关于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6):112-112.

[4]李冬梅;新课标下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1).

论文作者:邵红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论文_邵红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