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王伟

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王伟

淮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江苏省 223300

摘要:今天,建筑界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生存艰难,赢利微薄,转型升级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建筑施工技术,认真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否则便无法提高企业的生命力与竞争力,更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将探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的要点。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要点

1建筑施工技术

1.1桩基技术

目前,国内桩基技术主要包括灌注桩技术与管桩技术。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混凝土管桩由工厂制造,每一根管桩在出厂前都经过了多道程序的检查,强度高,承载力强,抗弯性高,比灌注桩施工更易实施机械化施工,且管桩吊装方便、接驳迅速,施工速度高,在施工中又不会产生污泥、废水;但采用锤击法沉桩,噪音与振动较大;混凝土灌柱桩在施工时则不会产生噪声与振动,也不会造成地面隆起、侧移,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实际桩长、桩径、桩顶与桩底高程,加大承载力;灌注桩可适用于各种软硬岩层、土体,灌注桩的配筋率也低于管桩,造价比管桩便宜30%~60%,施工设备也较为于简单、轻便,但施工工艺复杂,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在施工中还会出现泥浆渗流与填土堆积等问题。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现场实际条件选择桩基技术。

1.2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是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与寿命。现代混凝土技术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技术、高强混凝土技术、钢管混凝土技术、型钢混凝土技术、免振捣混凝土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预制混凝土技术等等。但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技术与清水混凝土技术在国内推广得并不顺利,国内建筑施工主要采用现场湿浇,搅拌混凝土后在施工现场即时进行浇筑,在施工常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可采用分层浇筑,浇筑后需采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并进行为期14天的养护。

1.3深基坑支护技术

现在城市里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它们的建筑高度也在不断上升,与之相应的是,高层建筑的基坑深度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必须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支档,进行加固和保护。这就需要应用卜鲁姆法、盾恩法、相当梁法等极限平衡法进行基坑设计,应用弹性支点法解决变形问题,还要应用有限元法,让平面、空间、土体与结构共同发挥作用。常用的基坑支护结构有放坡、土钉墙、重力式水泥土墙;支挡、拉锚式围护墙;拉锚式支锚体系或内支撑支锚体系。施工企业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非软土地区,一般采用复合土钉墙;在软土地区,需要以水泥土搅拌桩进行支护。

1.4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2016年,国务院发文部署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非常简单:采用工业化方法,在车间里生产建筑构配件,再把它们运到现场装配起来即可。这种技术污染少、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但目前全国新建建筑面积中装配式建筑占比不足5%。

2建筑工程管理的要点

2.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普遍耳目闭塞,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与专业化管理意识,又拒绝学习、引进国外工程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施工企业改变“重经验,轻管理”的传统观念,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不断改革、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施工企业可以与设计单位合作,探索以设计为核心的总承包制,将一个项目的机电、建筑、结构等等内容都囊括进工程管理;施工企业也可以以项目办事处为主体,分别设立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负责合同管理、技术管理、施工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创新是无老路可循的,需要施工企业在实践中自己大胆摸索。

2.2探索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首先,施工企业必须选择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施工管理人员,再对他们进行培训,把他们打造成专业化管理人才;其次,在施工管理中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在施工准备阶段,必须科学制定性价比最高的施工方案,必须通过价值工程法选购价廉质优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实行全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再次,在施工管理中必须践行人性化管理,要关心每一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工作、生活上的具体困难,要主动为他们治疗各种伤病,要保证施工人员每一天都能洗上热水澡,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温暖与尊敬。有条件的施工企业还可以学习国外工程管理,在施工中引入了BIM技术,精确计算每一天、每一个班组的工程量,指导大家有序施工。

2.3注重现场管理细节

必须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每次交底后要形成书面文件,由各施工班组签字确认后留存;在施工现场,必须严格划分作业区域、作业道路,画下红线,严禁人员逾越红线之外;要合理编制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每道施工工序,杜绝工作交叉;同时做好工程调度,合理安排、认真统筹,保证物资、设备的供应和现场施工人员的配备。

3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间的关系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缺乏职业化、专业化、高水平的建筑工程管理团队,工程管理混乱无序,全无章法,更不能保证项目质量(现在国内建筑的寿命已经不足30年)。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仍以劳动力密集型模式为主,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大量依赖人手操作,而施工人员一般是季节性、流动性很大的农民工,因此施工企业也就习惯随便拼凑一个班子进行临时性、粗放式工程管理。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建筑施工技术,当前落后的建筑工程管理与落后的建筑施工技术是互相联系的。而发达国家建筑行业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用技术密集型模式取代取代劳动力密集模式,可以有效加强建筑工程管理。

4如何通过发展建筑施工技术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既然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是互相联系的,那么,施工企业就应当通过发展施工技术来加强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这需要施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并积极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桩基技术方面,施工企业可以尝试扩孔桩施工法、预先钻孔压浆成桩法、钢管桩埋入施工法;在混凝土技术方面,施工企业应尽可能淘汰落后的现场湿浇,而积极应用预制混凝土与清水混凝土,以减少资源消耗;在深基坑支护技术方面,施工企业要尝试应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大尺寸矩形混凝土灌注桩(Barette)、新式静载荷试桩法等新工艺。此外,施工企业必须全面推进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建筑施工,必须尽可能用机械化作业取代人工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建筑工程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5结语

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关系到每一家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关系着建筑业的未来。我们必须针对当前建筑施工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机场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要点解析[J].管理观察,2019(01):45-46+49.

[2]杨铁民.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8(24):40-41.

[3]张晓.机场工程管理及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21):182-183.

[4]刘泽玲.机场工程管理及水泥混凝土道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1):149-150.

论文作者:王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要点探讨论文_王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